打坐吧 关注:110,189贴子:948,901
  • 7回复贴,共1

菜鸟,希望给一些打坐注意事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3-29 14:49回复
    坐姿的问题
    坐姿有双盘、单盘、散盘、缅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觉舒适为主,不要追求高难度,不能因为坐姿的不适影响了心的突破。因为我们是练心的,不是练习身体。心达到一定的层次,心柔软了,身体自然会柔软,自然能双盘起来,大道自然。
    上座和下座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能保证身体前倾,不至于摔倒,不至于向后仰,能够持久。同时初学坐的时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产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过高,不能坐在床沿上,有时候稍稍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所以尽量坐得靠近地板,离地板近一些,位置不能太高。
    坐上之后,先是活动一下,稍稍地把腰、肩膀等等的都活动一下。活动之后,肌肉的筋腱不再那样的强力。也就是说突然让它处于紧张状态之后,它不是很舒服的。活动之后这样坐的时候容易让气脉流畅,不至于产生更多的问题。活动之后,然后就端端正正的坐下来,一定要让腰部挺拔有力,头顶微微向上顶,然后身体略略的前倾。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放松,只放松加强逻辑思维的那些肌肉群(面部),把那些肌肉群放松,腰部的肌肉群不用放松。然后呢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腿疼不可能升起,腿疼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观自己设置的观察对象,多设置几种观察对象,反复的观。在不断的调整观察对象的过程中,心情慢慢的处于平静状态。这样就可以。
    下坐的时候,这就视具体情况了。
    如果你没有达到高层次的话,下坐的时候,你就可以先把身体,尤其是关节位置,轻轻地拍打拍打,然后揉一揉,腿伸开活动一下,稍稍活动活动,脖子扭扭,脸搓搓,后脑勺、头顶都可以拍拍,然后身体气血流通之后,再下坐。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下坐之后的按摩的动作,这个以前接触气功的人可能对这个了解得特别多,这个也没必要执着。心稍稍放松一下,因为心在上一个阶段它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的,现在拍打的目的是让这个心调动起来,让身体的觉知恢复,恢复之后汗毛孔就关闭了,不容易受风寒。然后就可以下坐。
    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到风地去,就在背风的地方稍稍活动。
    如果你觉得比较昏沉,接下来就可以在背风的地方搞一些活动,比如走动一下让身体稍稍汗出。
    那些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对这些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也可以经过那种活动,也可以拍打拍打身体等等,但不拍打也没关系的,对这个要求不是非常高了,只要不到风特别大的地方都行,他能扛得住的。因为清明是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的,因为他特别专注,特别专注,这种汗毛孔就不像平常那样,它有一种特殊的状态,所以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
    所以这就是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堕入细昏沉,就是坐的过程中出现细昏沉,这种情况就和一般情况下处理一样;对于那种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他可以拍打,也可以直接就下坐,因为下坐之后他的腿气血都是流通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活动的,他也不需要特别的去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要出汗啦等等,这个倒是对于他来说不是非常重要。这个也是因人、因情况而异的。
    大致就这些吧,其它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有的同志接触的是气功和其他,他们对这个讲得特别的多。比如说上坐前要少吃饭、松带等等;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去解手等等。讲得特别特别的多。不过这个对于一个已经能够经常达到高层次人来说,这个就不算什么;不能达到高层次的人要稍稍注意一下,有一定好处。
    但是总体来说身体是如幻的,这些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突破的问题,突破之后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所以说在坐的过程中,尤其是不能像有的人讲的那样:坐下来之后,放松,然后把哪些都穴位打通了,然后开始吸收能量啦等等。这个绝对不行!不能这样!当你有了这样的观念的时候,你首先就有一个“我念”在里面,当“我念”生起的时侯你就很难达到一个高层次,你就还是在低层次进行,无法跳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咱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搞那种能量吸收等等那是在现在这种状态进行的,有一种心物的对立。咱们这个地方完全就是心物是一体,它是比较究竟的。心物是一体,不存在说你去吸收能量,没有这些东西的。


    IP属地:广西2楼2014-03-29 14:51
    收起回复
      怎样放松
      打坐,通过身体的放松达到静,这一点,对很多人都适用,要注意的是,你在使用这个放松去达到静,那么催眠师也照样是使用放松的,催眠师不断地暗示放松、放松。他们也有很多技术,也是通过这种放松达到静的。同样的,我们在睡眠的时候,也是通过放松去达到静,在静的基础上,才能进入睡眠。所以放松是睡眠,入静、催眠共同的基础。
      打坐的放松和他们的放松有什么区别,区别点就在于用心不同。其他的放松有一个特征是,不对任何对象形成专注。
        打坐的放松则是一种专注的放松,对放松的每一个过程、细节,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比如说,在放松的过程中,你放松眉头,你就明显的知道你在放松眉头,放松嘴巴,放松鼻骨,然后再放松脖颈,放松肩膀,每一步放松都清清楚楚,一定要非常非常清楚的!
      打坐需要放松的部位,是那些辅助逻辑思维的肌肉群和部位,眉头、鼻子、脸颊、嘴部、颈部、双肩,双臂。腰部和背部是不需要放松的。
      从哪个部位开始放松,看个人的情况,有些人眉头容易紧张,有些人双肩容易紧张等等,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相同的是,需要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进行专注的放松
      放松的原则:体会过程,享受过程。
        比如放松肩膀,我们现在把肩膀放松了,但隔了一会儿又紧张了,那就再放松。就这样,一个部位往往需要反反复复许多次,甚至很长时间。不要急,不要追求结果,要学会体会过程,享受过程。
        一定要仔细地、细心地、柔软地、耐心地体会这个放松的过程。过程本身就是美好,要学会享受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动不动,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切断身体和思维的关系。
      放松到位的感觉:心里一点都不会觉得烦,一点都不会觉得紧张,心感觉很清凉,很有耐心,很喜欢坐。
      放松是初学的一门必修课,需要专门花时间去练习,放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放松肌肉群仍感觉不能放松到位的,听轻悠的音乐,观察静境等等,都可以综合运用。
      比如设置静境来观想。具体方法就是在脑子里幻想(观想)一种美好的境界,可以是自然风景,可以是美好的场景。
      强调一点观想的场景中,不一定符合逻辑和现实,可以天马行空,尽量设置一些和高级状态相应的物体和场景。例如:翠绿色的玛瑙、晶莹剔透的水晶、圆润透亮的玉石、金光闪闪的黄金、可以是玉石做的柔软的草地、银光闪闪的水银形成的湖水、可以是翠绿透明像宝石一样的树林等等。
      自己的心一直观想自己设置的美好的境界,以自己感到愉悦为标准的美好境界,一直在这个境界里观想,不仅仅是粗略的观想,要观想到自己境界了里的一丝一毫,把每一个细节都观想的清清楚楚,比如观想树叶要观想到树叶上的脉络,一点一滴。观想金鱼要观想到金鱼身上的每一片鳞片,观想风吹草地要管想到小草摇晃一点一滴,总之就是要把现实生活中快节奏东西,在自己观想的境界里把你的镜头拉近,让境界里的每一样物体都放大,每一个动作都放慢。


      IP属地:广西3楼2014-03-29 14:56
      回复
        怎样观手
        为什么选择观手,在身体的各部位中,手最与心相应,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觉受比较敏感,注意力容易集中,容易形成专注,因此,通过观手可以引导心快速达到入静和突破。
          手怎么放置。双手平放或叠在一起,随便怎么放都可以,因为这个手无论你怎么放,它都不容易出现问题,同时也很容易产生感觉,所以这个是非常自由的。另一点,你可以在静的情况下做,也可以在运动中进行。
        躺着观还是坐着观?随便,姿势是很随便的,你觉得哪种姿势最容易升起感觉,就用哪种姿势。不管是躺着还是坐着,都以自我感觉舒适、平稳为主,标准以身体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为准。这样,就可以一心于心了。
          首先放松,要高度的重视放松,经过放松到位后,把注意力放在一只手掌上,随着专注力的增强,手掌会出现麻、涨、热的感觉,选择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来体会,比如,选择热感,这时候,要放弃体会其他感觉。体会热感、热度一丝一毫、很微细微细的变化,要静静地体会、高度专注的体会它的非常微细的变化过程。
        当你的心越来越柔细,和这种一丝一毫的变动融为一体的时候,慢慢的,你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觉受就会越来越微弱,心已经非常专注于这个热感。手的这种热感的稳定,标志着心的稳定;手的轮廓,身体轮廓的丧失,标志着你将不再走神;这时候,你就逐渐和这个热感融为一体。当你和这种热感融为一体的时候,很快会有暖洋洋的感觉迅速包围整个身体。这就完成了欲界定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酥暖。
        观手,刚开始的时候,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原因在哪里,第一就是,手的感觉没有升起,因为你手的感觉不明显、没有升起,这样就导致没法集中,等到手的感觉升起之后,非常明显之后,就很容易集中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观手的时候,不是去体会手掌在哪里,而是去体会手掌升起的麻、涨、热各种感觉中,其中的一种感觉。只要盯住一点感觉,就可以带动全身。一既一切,突破一点,也就突破全身。同时,要在心上下功夫,让心专注于一个感觉一丝一毫的变化,体会越细越好,越耐心越好,这样,可以让心稳定的处于柔细的状态。
        观手也要有一定的方法,有的人一开始观的时候这种气感就特别的明显,有的人不行,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和这个心能不能集中,心情是不是平静,这些原因。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说,你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观手的运动,手像打太极拳一样慢慢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你体会那种手的麻、胀、热等等,体会这个觉受,让这个觉受先提起来,有了这样的觉受之后,你就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后也可以把手垂下来,垂下来之后它就容易出现这种胀,特别容易出现胀;等这种觉受升起的时候,明显的加重、升起的时候,然后你就可以平放着观;等到这种手的感觉已经很明显了,专注力已经能够增强了,然后手的运动幅度就慢慢开始变小一点;渐渐地过渡到观这个手指的运动了,手掌稍稍的伸缩,稍稍的张开、合住等等,就观这种微细的动作,在这种微细的动作中,体会那种气机是怎样的收缩和膨胀的;再进一步,手就不用动了,就慢慢的体会这手中的气机它是怎样的在一点一点运动的;慢慢的也不用再体会这个运动了,因为你不是练气功的,不再体会这个运动,就体会这种手的热度它是怎样一丝一毫很微细很微细的变动,静静地体会这个变动。当你的心越来越柔细,和这种一丝一毫的变动融为一体的时候,慢慢的你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觉受就会越来越微弱,心就完全就专注,专注于这个气感,这样你就逐渐和这个气感融为一体。当你和这种气感融为一体的时候,很快的这种气团,这种气的暖洋洋的感觉迅速的就包围整个身体。这就完成了欲界定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酥暖。所以就通过这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先看一下自己属于哪种层次的,比如说你刚开始的时候属于气感一点都不明显的,那你就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动作,总之让这个心能够专注;如果你的气感特别的明显,那你就不用辅助的动作,就这样静静的观就行。
        还可以这样观手,我们现在静静地坐下来,但因为刚从烦乱的生活中出来因而思维非常混乱,杂念纷飞,无法专注地观察手的感觉。这时候就要顺应此时思维状态的动的特征,因势利导,观察手的细微的动作。你可以让手指微微的移动,观想写毛笔字、画画等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慢慢地小幅度的运动,保持心的平静、柔软、美好。这样观想一段时间,心就会平静很多,你会感到这时候手指的运动已经变得多余了,已经不想再动了。这时候就要顺其自然地让手停下来,不要再动,仅仅只在心中继续专注地观想手的运动。渐渐地,你终于能够非常专注地在心中观想手的运动,再也不会走神了。就这样,继续在心中默默地观想手的重复运动,越慢越好,你将觉得这种观察多么美好,你将非常享受这种观察,在不知不觉中你将进入高层次思维状态,你将彻底摆脱身体上的任何感觉,哪怕是癌症的疼痛,这时候也将无影无踪。时间将变得飞一样的快,你会不动不摇地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IP属地:广西4楼2014-03-29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