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作用举足轻重,为解决目前胶州湾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胶州湾生态平衡,由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组织起草的《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昨日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万振东作关于《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水域面积缩小39%
万振东在作说明时提到,近几十年来,胶州湾保护形势日趋严峻。胶州湾水域面积急剧缩小,由于填海造地、工程建设、泥沙淤积等多种原因,胶州湾总水域面积不断缩小,已从1928年的560平方公里下降到2012年的343.5平方公里,面积缩小了约39%。直接造成海湾纳潮量减少。纳潮量的减弱和最大表层流速的减缓,导致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降低和自净能力降低,又加剧了淤积。
同时,胶州湾海洋污染防治压力不断加大。近些年,虽然本市在胶州湾沿岸建设了团岛、海泊河、李村河、镰湾河等多个污水处理厂,并进行了升级改造,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大量城市生产、生活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入胶州湾。我市直接注入胶州湾的河流多达十几条,输入大量泥沙,而且相当部分河流是周边城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排污渠道,影响胶州湾水质。据统计,2012年,胶州湾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57.1%,第三类及以下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占胶州湾海域面积的49.2%。
湿地鸟类减少50种
目前,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胶州湾海域是多种鱼类重要的洄游栖息地和产卵索饵场所,但因大规模围填海工程造成的地形和水流变化,严重影响了鱼群的栖息环境和鱼类的洄游规律,尤其受沿岸排污、入湾河流排污的影响,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12年夏季生物多样性监测表明,胶州湾海域底栖生物、浮游植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均较低。
同时,胶州湾湿地不断遭受蚕食,湿地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调蓄水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胶州湾湿地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河口海湾型湿地,是亚太地区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更是青岛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胶州湾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由1988年的508平方公里下降到2008年的348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985年胶州湾湿地曾调查到的鸟类有206种,目前仅发现156种。
减少打“擦边球”行为
万振东在说明时提到,在制定法规时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保护与利用,必须把保护优先作为遵循的最高原则,所有利用都要服从于对胶州湾的保护。《条例(草案)》对胶州湾从海域到沿岸陆域,从环境到资源,从地面到空间,从预防治理到整治恢复,都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努力实现对胶州湾的全面、立体保护。在全球海洋灾害强度和频率上升的趋势下,胶州湾沿岸及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风险预防理念,同时还要坚持“不重复、有特色、可操作”原则。为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条例(草案)》尽量把有关范围、标准、要求、措施等规定得明确、具体,以减少打“擦边球”行为,减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