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倾城吧 关注:153贴子:7,738

·|凤舞倾城——「资料」十七世纪满族人的命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取名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人们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愿望和寄托。历史上不同民族有其各不相同的命名习惯,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十七世纪的中国满族人,从居住于东北一隅,到稳固地统治全中国,民族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族人的起名也同时产生变异。
  人们的名字是在初生或童稚时期,由家长起定,所选择的文字,蕴含了家长的期望。十七世纪满人为子孙起的名字有多种含义,兹缕列于次:


1楼2014-02-22 08:41回复
      (1)以动物命名
      贝勒杜度(Dudu,1597—1642年),名字意思是斑雀;镇国公哈尔萨(Harsa,1605—1651年).名字字义是蜜鼠;摄政王多尔衮(Dorgon,1612—1650年),名字意思是獾。这些是直接以动物命名。还有以动物体中的一个部位起名的,如贝子博和托(Bohato,1610—1648年),名意是驼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2-22 08:42
    回复
        (2)以属相命名
        中国古人以十二个动物配十二地支,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每年一个属相,共十二属,循环使用。十七世纪满人有用属相取名的习惯,如辅国公固尔玛浑(Gulmahun,1615—1681年),名字意思是兔子,但固尔玛浑这个名字的得来并非崇拜动物,而是来自属相,他出生的1615年是兔年。十七世纪有两个满人叫尼满(niman),一个是子爵,另一位是战死疆场的前锋,名字的意思是山羊,因为他们是属羊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2-22 08:43
      回复
          (3)以矿物命名
          三等公诺敏(1682年袭爵),名字意义是铅矿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2-22 08:43
        回复
            (4)以山河命名
            男爵噶尔汉(1657年袭爵),名字是河汊子的意思。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2-22 08:43
          回复
              (5)以用物命名
              人们的用物品类繁多,被满人用以为子孙起名的不少,如:
              亲王博洛(Buro,1613—1652年),名字的本意是凉帽。
              贝勒阿敏(Amin,1586—1640年),名字字义是后鞍桥。
              内大臣鄂硕,取名的原意是“驾鹰的三指皮巴掌”。
              额驸苏纳(Suna,17世纪上半叶),名字本意是“牵狗的皮条”。
              大学士马齐(Maqi,1651—1738年),名字字意是“拴秋的铁钩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2-22 08:44
            回复
                (6)以数目字命名
                当婴儿出生时,以其父祖年龄数目字为之起名。如轻车都尉那丹珠(Nadanju,1712年袭职),名字意思是七十,可能是于其父内大臣硕岱(1629—1712年)七十岁时出生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2-24 13:15
              回复
                  (7)以排行命名
                  以婴儿是父亲的第几个儿子来起名,如老五叫孙查齐。或不严格论排行,以出生早晚来定名,如清太祖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Ajige,1605—1651年),名字是小儿子的意思,一等侯费扬古(fiyanggu)名意同于阿济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02-24 13:16
                回复
                   (8)用体形特征、身体的某一部位命名
                    以皮肤黧黑而起名,如颖亲王萨哈璘(Sahaliyan,1604—1636年),又如銮仪卫冠军使萨哈连(Sahaliyan)。
                    用红眼边、烂眼皮作名字,如贝子傅喇塔(fuluta,1622—1676年)。
                    因小时爱尿炕,起名尿炕孩子,如参领席特库(1634年参加对明朝作战。)
                    因长得细高起名,如男爵噶达浑(?一1657年)。
                    用大腿作名字,如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一1667年)。
                    以胎起名,如豫亲王多铎(Dodo, 1617—1649年)。
                    用上牙嗑下牙起名,如额驸何和哩(1561—1624年)。
                    因相貌或作风像汉人而起名叫汉人,或叫蛮子相,如敬谨亲王尼堪(Nikan,1610—1652年),又如理藩院尚书尼堪(1595—1660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2-24 13:16
                  回复
                     (9)用反映好品格的字义命名
                      如协办大学士阿克敦(Akdun,1685一1756年),名字字义是坚固、信实。
                      这种寓意取名,在传说中的“三仙女”名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姐恩古伦(Enggulen),名字意思是恪守纲常、纯正无邪的女子;二姐正古伦(Jenggulen),名意是笃守贞操、纯正无暇瑕的女子;三妹佛库伦(fekulen),即神话中诞育满洲先祖的仙女,她的名字意思是爱好新奇的天真女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02-24 13:17
                    回复
                       (11)其他
                        两江总督噶礼(?一1714年),名字的意思是“让他拿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2-24 13:17
                      回复
                          前述十七世纪满人命名中借用动物、矿物、属相、山河等的名称,反映出那时满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及与自然物的关系。人们和大自然共存,接受它提供的丰富生活资源,也承受它时而带来的灾害,对它既感谢又敬畏,于是在对自然界还缺乏科学认识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采集业、狩猎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存在着崇拜自然的观念。到农业社会,也还是靠天吃饭,同样盛行自然崇拜。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满族先进地区的生产方式已从渔猎过渡到农业,但人们自然崇拜的观念变化不大。动物、矿物、属相、山川是身边事物,对它们有所了解,用它们的名称作孩子的名字很方便,适合于当时人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用那些名称寄托了对孩子的愿望,即希望子孙能像动物那样茁壮灵巧,生生不息;能像矿物、山河那样坚实雄伟。至于人和动物同名,今天看来似乎不雅,但十七世纪的满人并没有这个概念,他们的那些名字,正是自然崇拜的表现。


                        13楼2014-02-26 14:20
                        回复
                            满人以父祖的年龄给新生婴儿命名及用排行取名,是用名字纪念父祖,使孩子长大之后知道父祖养育的恩德,能够孝敬长上,永远不忘祖宗,这是祖先崇拜的表现。


                          14楼2014-02-26 14:20
                          回复
                              吉祥名字的选取,虽然出现得很早,但普遍性远不及前述的自然物多。到十七世纪末,这一特征开始发展起来,其标志就是康熙皇帝(1654—1722年)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给儿子们命名采取了汉字规范性作法,即每人的名字取两个汉字,其中一个字为诸子所共用的排行字,就是“胤”字,另一个字也有一个共同的偏旁,是“示” 字,“胤”字字义是继、嗣,取这个字表示子孙相承续。“示”字与其他字搭配,成许多字,各有其义,如废太子名胤礽(1674—1724年),礽是有福的意思。第十四子胤祯(1688一1755年),祯是吉祥的含义。第七子胤佑(1680—1730年)的佑字是神相助、天保佑的意思。第四子胤禛(雍正皇帝,1678一1735年)的禛字是因真诚受福的意思。康熙帝给诸子起名,希望他们吉祥有福,世代相传。康熙帝又给孙子辈起名,排行字取“弘” 字,是广大、扩充的意思。皇家起名的改变,标志着满人起名用意方向性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上层人士当中,十七世纪末期以后,人们命名日益重视吉祥幸福、品格修养和字义文雅方面,而反映自然崇拜观念的名字逐渐减少。


                            15楼2014-02-26 14:21
                            回复
                                十七世纪满人名字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通称,不像汉人,在大名之外,还有表字、别号、室名等等称谓以表示风雅,便利别人称呼和自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个别满洲文人学习汉人,另起字、号。不过这一现象尚少,到十八世纪以后才多起来。


                              16楼2014-02-26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