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81,569贴子:4,203,950

【原创】浅论“铁炮传来”对日本战国历史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送百度。本子铁炮镇楼。
一篇关于战国时期日本火绳枪发展概况的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另:为阅读方便起见,文章里的注解原文就不加上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2-13 20:05回复
    【摘要】16世纪中叶,“铁炮”(即欧洲火绳枪)传入日本。此后以九州南的种子岛为基地,铁炮和火药的制造方法迅速传遍日本各地,并逐渐成为战国时代诸大名军队中的重要装备,1575年的长篠合战则是其威力的显著体现。铁炮的传入及其在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引起了兵器和战术的变化,促进了日欧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关键词】铁炮传来;铁炮;日本战国;影响;长篠合战
    16世纪中叶,战国时代的日本迎来了两件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天主教和欧洲火绳枪的传入。前者促进了日本文化与西欧文化的交流,并以“切支丹时代”之名为人所知;后者则以“铁炮传来”之名载入史册,促进了战国时代军事技术的进步以及日欧贸易关系的发展。


    IP属地:广东2楼2014-02-13 20:06
    收起回复
      一、铁炮传来
      “铁炮”(てっぽう)一般指15世纪出现于欧洲、并伴随着对外殖民和航海活动传到日本的火绳枪。但在日本的历史文献中,“铁炮”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指最初由中国带来的火器。
      日本人对火药武器的首次接触来自元世祖忽必烈的对日战争。“中国元军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用兵日本时,把火器带到了日本,日本人才知道世间已经有了火器,并把火器称作‘铁炮’。它最初是指元军使用的震天雷式铁火炮,后来又指日本人自制的火炮与步枪”[1]。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火器通过中日贸易传入日本,并开始逐渐投入实战。如,文安三年(1446年),行誉和尚在其《盖囊抄》中写道:“铁炮为何物也?答曰:写成铁炮,用纸制的则称为纸炮。”日本火器史学者洞富雄认为,这种铁炮是当时元军使用的铁火炮;文正元年(1466年)的《荫凉轩日录》中有“琉球国官入参,退出之时,于摠门之外边,放‘铁放’一两声,人皆听而惊颤也”[2]这样的记载,其中的“铁放”是一种小型火器;“应仁之乱”时期,日本的碧山和尚在《碧山日录》中记载,日本应仁二年(1468年)十一月六日的记事称,应仁之乱中,细川胜元东军的赞岐守备之兵营,为城下之固,筑起城墙、城楼、武器库、飞炮、火枪(等)战攻之具所制悉备焉。洞富雄据此记载分析,认为此中的火枪当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军所使用的火铳相类似,是日本人使用火铳的最早记载,是中国明朝手铳直接或间接传入的证据[3]。至16世纪初,也出现了中国火枪制造技术传入日本的记载。据《北条五代记》,日本永正七年(1510年),中国的枪传入堺市,堺市有多名锻工学习造枪,不久枪的制品又传到关东一带[4]。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时期中国火器已经传入日本并在实战中开始运用,但在日本,小型携带火器作为步兵武器发挥威力并在战争中展示其真正价值,应是从欧洲火绳枪传入种子岛、即1543年的“铁炮传来”开始的。
      日本天文十二年(1543年)8月25日,一艘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吹到了九州萨摩以南的种子岛,给日本火器发展带来划时代变化的“铁炮传来”的故事也由此展开。鹿儿岛大龙寺禅僧南浦文之(なんぽぶんし)所著的《南浦文集·铁炮记》中对当时的情形作了详细的记载:
      “隅州之南有一岛,去州一十八里,名曰种子。……天文癸卯秋八月二十五丁酉,我西村小浦有一大船,不知自何国来,船客百余人,其形不类,其语不通,见者以为奇怪矣。……贾胡之长有二人,一曰牟良叔舍(フランシスコ),一曰喜利志多侘孟太(キリシタダモッタ),手携一物,长二三尺,其为体也,中通外直,而以重为质。其中虽常通,其底要密塞,其傍有一穴,通火之路也。形象无物可比伦也,其为用也,入妙药于其中,添以小团铅,先置一小白于岸畔,亲手一物修其身,眇其目,而自一穴放火,则莫不立中矣。其发也,如掣电之光,其鸣也,如惊雷之轰,闻者莫不掩其耳矣。……时尧不言其价之高而难及,而求蛮种之二铁炮以为家珍矣。其妙药之捣筛和合之法,令小臣篠川小四郎学之,……时尧把玩之余,使铁匠数人熟视其形象,月锻季炼,新欲制之,其形制虽颇似之,不知之底之所以塞之。其翌年,蛮种贾胡复来于我岛熊野一浦,……贾胡中幸有一人铁匠,时尧以为天之所授,即使金兵卫尉清定者学其底之所塞,渐经时月,知其卷而藏之,于是岁余而新制数十之铁炮,然后制造其台之形制,与其饰之如键轮者”[5]。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种子岛家第十四代当主种子岛时尧(たねがしまときたか)目睹了铁炮的发射情况,惊叹为稀世之珍,不惜以高价购得二挺,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获得的两挺铁炮。随后时尧一面下令家臣篠川小四郎向葡萄牙商人学习火药的捣筛和配制之法,一面召集数名工匠,采砂铁精练锻铸,试图根据原品进行仿制。但是,虽然工匠们非常细心地分解仿制了每一个部件,造出的铁炮样子也与原件毫无二致,却始终无法试射成功。直至第二年,又有葡萄牙商船光临种子岛,锻冶工匠八板金兵卫(やいたきんべえ)向船上的葡萄牙工匠悉心求教铁炮制造术,终于在天文十四年(1545年)仿造出了日本“国产第一号铁炮”[6],他首制的日本第一挺铁炮至今仍作为传家之宝珍藏在种子岛家族中。同时铁炮的批量制造也迅速开始,据日本“国友之里”资料馆的资料记载,种子岛的工坊在一年多时间内就制造了数十挺之多[7]。


      IP属地:广东3楼2014-02-13 20:07
      回复
        为了提高发射效率,大约在1570年左右,出现了缩短火药装填时间的“早合”[1](はやごう)之法。所谓“早合”,即事先将分量等于铁炮一次发射剂量的火药和弹丸混合包好、制成一组弹药,随后将多组弹药放入特制的装具(竹筒、革筒)中携带。使用时一次性同时倒入火药和弹丸、再用送弹棍将其捣实即可准备发射。熟练掌握“早合”之法的铁炮手,只需经过18-20秒就能为第二次射击准备好弹药。相较之下,不采用“早合”的铁炮手则需38-40秒才能准备好第二次射击的弹药[2]。此后,这一方法被广泛推广,逐渐成为日本铁炮的固定配件。
        可以说,从“铁炮传来”到17世纪初,日本铁炮走的是轻型化发展道路,并且在改良铁炮性能的过程中突出强化了其实用性特点,即灵活机动、射程较远、打击精度高,在内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铁炮(明朝和朝鲜称其为“鸟铳”)也给明军和朝鲜军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与日本军队的对抗中,明朝将领及火器专家逐渐认识到日本“鸟铳”的威力与优越性。抗倭名将戚继光曾指出:“诸器之中,鸟铳第一,火箭次之”[3]。火器专家赵士桢更直言“自鸟铳流传中国,则诸器(指明朝军队主要装配的轻型火器)又失其为利矣。诸器一手持柄,一手燃药,未及审固,弹已先出,高低远近,多不自由。鸟铳后有照门,前有照星,机发弹出,两手不动,对准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长气聚,更能致远摧坚”[4]。文禄·庆长之役(ぶんろく・けいちょうのえき)时期,日本铁炮也令中朝士人印象深刻。诸葛元声在其《两朝平攘录》中称,鸟铳“用实铜铸成,以利锥研成,孔极光润,不用木柄,紧系于臂,实药加丸,随发随至且无声,人不及避”[5],1595年朝鲜主簿申忠一出使建州女真,女真酋长马臣向他打听日本情况时,申忠一告诉他,日本人不仅善于使用鸟铳,“能潜行草间,放丸必中”,在马臣出示其盔甲询问鸟铳能否击穿时,申忠一的回答是“鸟铳防丸,能穿两重真木防牌笼以薄铁者,透过此盔,何足道哉”!令马臣大为惊讶[6]。从上述言论中不难发现,日本铁炮在当时的东亚地区是居于先进水平的。


        IP属地:广东6楼2014-02-13 20:11
        收起回复
          当然,“武田军折损一万”是被夸大的说法,因为按当时的常识,一支军队的战斗人员伤亡过半就已是毁灭性的打击,一万五千人的武田军战死者竟达一万之多,这一状况有些不合常理,加上《信长公记》有意隐瞒联军损失的处理,便更显得这个“折损一万”的记载疑点重重、难以相信了。《长篠日记》称,织田军以战死六千的沉重代价斩获首级七千。这与《信长公记》中“从来就没有不损害己方利益就能完美地击破强敌的例子,但是武勇的信长公在冥冥之中的庇佑之下,做到了”[1]的记载、称联军损失微小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当时战场常识,损失占全军总兵力两成的情况下,信长军其实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了。据此推断,信长在长篠的胜利很可能并非一般观念中的全胜,而是一场险胜、惨胜。
          如前文所述,织田军数次被敌军逼退、赶进栅栏内,加之此前信长给部下下达过“必要时可以暂时后退”的命令,因而第一线的联军士兵在受到武田军轮番冲击之时,产生畏战心理进而群起撤退的情况是可能的。如此说来,织田军在战前设置的栅栏,不仅阻碍了武田军骑兵的冲击,也使意欲擅自逃脱的士兵能在战场上立定位置、继续作战。这样的战前准备,可能与信长在姉川合战(あねがわのたたかい)中遇到的险情有关。1570年的姉川合战中,织田军十三段阵地有十一段被敌军突破,信长却无法挽回全军败走的连锁反应。虽然后来因为家康军的奋战得救,但是,织田军战斗力弱的想法就此牢牢地留在了信长的脑海中[2]。为了避免姉川合战中的颓败之势再度出现,信长就决定在战场上建造栅栏,作为收容败退士兵的明确界线。总之,栅栏不仅是为了阻挡武田军的突击,也是为了控制织田军因士气崩坏而溃退存在的。庆幸的是,由于联军的数量优势和铁炮使用,在己方部队崩溃之前,总算是先让敌军溃散了。在家康支配地生活的《长篠日记》原作者阿部忠政(あべただまさ),虽从织田方的视角记述了长篠合战,不过他并无特意夸大织田军的胜利或损失的必要。无论如何,他的记载至少可以表明:此役织田军的战死者也相当之多,长篠合战对织田、德川联军而言应是一场惨胜。
          至于普遍认为的“织田铁炮战胜武田骑兵”这一观念,其真实情况也并不确切。诚然,信长借助地形优势、防马栅栏,以及集中铁炮部队、分批轮换射击的战法最大程度地弥补了铁炮的诸多不足,赢得了对武田军的胜利,但以当时铁炮的射程和威力,仅仅依靠铁炮部队是难以战胜武田军的,而即便按三千挺铁炮算,铁炮部队在长篠的织田军中所占比例不过十分之一,双方交战的主力部队还是骑兵和足轻,也很难说它对联军的胜利起着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武田军也并非没有铁炮部队,其所占比例甚至与信长军不相上下。据《甲阳军鉴》收录的元龟二年发给河洼信实的兵役文书,各兵种的数量依次为骑马3、铁炮5、持枪5、长刀5、长柄10、弓2、旗3[3],其中铁炮部队的比重约占15%,骑兵部队的比重则不足10%。河洼信实的知行为397贯(换算为石高794石),这个数字不过是当时组成武田家百万余石的一千多个家臣中的单个样本,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武田家中武将的军役内容全部视作同样比例。但粗略估计,若长篠合战中的一万五千武田军按照河洼信实的赋课内容来构成的话,武田军铁炮的数量也有二千二百支以上,并不比织田军的铁炮数量逊色多少。
          至于武田军的骑兵数量问题,除了上述的河洼信实军役文书中介绍的情况外,《甲阳军鉴》卷六品十四还写道:“武田家的大将和亲兵,每一备(约一千)数量的人里,有七到八人(作为指挥官)骑马,剩下的人把马牵在后面,使用长枪作战(需要使用马匹的时候则见机行事,一般在前进或追击时上马)”[4],另外《甲阳军鉴》品第十七·武田法性院信玄公御代総人数事部分中还记载武田家的骑兵兵力约为九千人,这个数字超过了武田家最大动员数三万人的30%。即使考虑到《甲阳军鉴》可信度不高的意见,假设九千骑兵过于夸张、实际数量为其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武田家的骑兵数量也在三千至四千五百人左右[5]。以此推算,长篠一万五千人的武田军里大约只有一千五百至二千二百人的骑兵,在军中的比例和数量都与铁炮部队大致相仿。
          所以,与其片面将长篠的胜利称为“铁炮对骑兵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信长在战前准备和战法运用上对胜赖的胜利。长篠的胜利,更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联军兵力优势和采用适当战法的缘故。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纵观长篠合战,无论是决战前奥平信昌以五百人坚守长篠城十天、为联军争取宝贵时间,还是设乐原决战中居于守势的联军胜利都表明,辅以合理的战术,当时的铁炮能够在防御作战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帮助己方军队获得胜利。综上,笔者认为长篠合战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使越来越多战国大名开始接受并重视铁炮这一新兵器的实战作用,同时铁炮也开始逐渐取代历来作为主力远程兵器的弓箭,成为部队编组中更为重要的部分。相应地,铁炮的产量也在不断高速增长,更有效发挥铁炮效能的各种战术也与铁炮的产量提高和配备普及同时出现。简言之,长篠合战并非使战国大名认识铁炮功用的“开创者”,而是深化其认识的“催化剂”。


          IP属地:广东9楼2014-02-13 20:15
          收起回复
            五、铁炮对日本战国史的影响
            铁炮的传入及其在战争中的批量使用,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队构成的变化
            铁炮传来以后,随着铁炮被引入军队以及铁炮队的组成,长枪大量被铁炮取代。以1575年长篠合战为标志,装备有铁炮的步兵集团逐渐成为军队主力。长篠胜利后不久,信长将自己的铁炮部队扩充至3500人,“信长军中大概有3500名火枪足轻。这些足轻有信长直属的,也有从各分国征集来的。从各分国征集的人数从50名到100名不等”[1]。在长篠合战中惨败的武田胜赖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在铁炮部队的使用上输给了织田、德川联军。因此,武田胜赖在战后通过反省,加大了铁炮在军队中的比例,“在长篠合战后,胜赖在1575年12月16日发布的条目中说,火枪至为重要,今后要减少长柄枪,挑选有才干的足轻拿起火枪,没有弓箭、火枪训练的一律不准带来,要时时派出检使指导改进,如果发现没有弓箭、火枪锻炼者要处以过失罪,还说谁准备了大量弹药就视之为忠节。1576年,不断将军役摊派给国内众将,令确立训练有素的步兵为火枪射手,各自准备弹药300发。这虽说已经迟了一步,但毕竟注意到了火枪的重要性。晚了一步是毫无疑问的,长篠的败战起因于对新武器利用的疏忽,是千真万确的”[2],而武田氏的变化只是众多大名军队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越后大名上杉景胜(うえすぎかげかつ)就明显提高上杉军队中铁炮部队的比重,根据天正三年(1575年)上杉家军役帐的记载,上杉谦信时期诸将动员的5509人中,铁炮部队仅有316人,所占比例不足6%[3],而到了1600年关原合战前夕,上杉景胜的八千七百士兵中已经有了二千铁炮部队,比例上升到23%左右。而关原之战中的东军大名伊达政宗(だてまさむね)在其三千士兵中组建了一千二百人的铁炮部队,其比例达到40%,这一数字居诸大名之首[4]。信长的继承者、最终实现日本统一的丰臣秀吉,以及建立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也都十分重视铁炮部队的建设,在后来的文禄·庆长之役、关原合战和大阪之阵中都投入使用了大量铁炮,足以表明铁炮部队在军队中重要性的提升。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2-13 20:16
            收起回复
              (二)军队战术的创新
              铁炮应用于战争后,不仅改变了战国大名军队中各兵种的比例,也通过战争实践进行了战术创新,实现了日本战国时代军事艺术的完善和发展。战术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完善了步兵集团化条件下的多兵种协调作战,二是产生了多种适合于发挥铁炮作用的铁炮战术。
              如前所述,由于当时的铁炮具有击发速度慢、间歇长、威力和精度不足等缺陷,才使得铁炮在军队中并没有彻底代替其他冷兵器。直至德川幕府初期,刀剑、长枪、弓箭等武器仍与铁炮共存,军队由包括长枪队、弓箭手和铁炮手在内的步兵集团及骑兵队共同组成。综合前述的大名军役情况表,可知此时的日本军队仍以步兵(铁炮队、长枪队、弓箭队)为绝对主力。战时,一般是以铁炮队与弓箭队充当前锋,对敌军进行火力压制、在步兵与敌接战前尽可能杀伤敌军。当前锋行至与敌军距离较近时,铁炮队先向敌军进行第一轮齐射,随后弓箭队则与铁炮队对敌军进行第二轮齐射。两军间隔仅数十米时,铁炮队与弓箭队则向军阵两边散开,为后排的长枪队腾出空间,己方的长枪队便快速冲向敌阵、与敌军长枪队交战。在两军的长枪队激烈交战时,骑兵队既可伺机而动、迂回至敌军侧翼或后部夹击敌阵,亦可在胜负分明之时突击敌阵、一举奠定胜局。铁炮部队不仅成为实施步兵集团化战术的重要部分,也使得步兵集团化战术得以完善。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诸多利于发挥铁炮作用的铁炮战术,除了前文提到的“早合”之法以及信长的“三段击”之外,传诸后世且有史料可考的铁炮战术,著名者还有九州岛津氏使用的“钓野伏”[1](钓り野伏せ)和奥州伊达政宗组建的“骑铁”[2]部队。
              “钓野伏”由九州大名岛津义久首创,其大致内容为:在野战中把全军分成三队,其中两队在事前于中军两侧埋伏,然后抓住时机从三方把敌人包围并歼灭。首先实力较弱的中军与敌人正面交战,稍战片刻后便假装败走后撤,此谓“钓”(钓り),待到追击的敌军进入伏击圈后,事先安排好的伏兵从两侧实施包围,此谓“野伏”(野伏せ),这时先前诈败的中军掉头反攻,从而完成三方包围、歼灭敌军。通过“钓野伏”,伏兵中的铁炮部队可以借助隐蔽的优势充分准备、以齐射打击较为集中的敌军、更能有效地取得胜利。岛津氏积极使用此战法,差不多在所有野战中都企图以三方包围的方式歼灭敌人。后来岛津氏以此战法在耳川之战、冲田畷之战、户次川之战等重要合战中获胜,一时间几乎成功把九州统一。
              “骑铁”(骑马铁炮队)是由伊达政宗组建的新兵种,实现了铁炮队与骑兵队的结合。伊达政宗利用奥州当地产马的优势,在军师片仓景纲(かたくらかげつな)和铁炮专家铃木重朝(すずきしげとも)的帮助下组建了骑铁部队。其作战方式为:布阵时将装备有铁炮的骑兵队置于第一线,作战时骑铁队率先突击,以其机动性使用铁炮对敌军进行快速、突然的射击,待敌军阵线散乱时,骑兵队继续突入敌阵、扩大胜果的同时为第二线的步兵创造胜机。但骑铁却并未解决铁炮击发速度慢的问题,难以对敌实施持续有效打击,加之骑铁所配置的近战武器较短,因而在受到敌军长枪队攻击时往往难以对付。而伊达政宗使用骑铁的战例也极少,仅有的记载是在大阪夏之阵时的道明寺之战中,伊达政宗利用部下的八百骑铁成功突入敌阵、配合伊达主力攻势击败了两支丰臣军队。但在随后与真田幸村部交战时,侧翼受到冲击的伊达军在一番混战后便撤退。随着大阪夏之阵结束,道明寺之战也成为伊达骑铁的绝唱。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2-13 20:17
              收起回复
                (三)促进日欧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铁炮传来”不仅使日本军队结构和战术产生变革,也标志着日本与西方交流的序幕。在铁炮传入以前,日本仅同中国、朝鲜等少数亚洲国家有贸易往来。随着铁炮的传入,西欧物质、文化也不断进入日本。1543年后,葡萄牙人开始以马六甲为中心,经营日本、南洋、中国和印度间获利巨大的亚洲居间贸易,而在贸易中获利的九州大名也积极加入对外贸易行列中,促进了日欧贸易的发展。葡萄牙商人把“本国的枪支、火药,中国的生丝、绸缎,南洋的香料(丁香、豆蔻、胡椒、龙涎香等)运进日本,从日本赚取大量白银并运出刀剑、铜、海产品、漆器等货物。企图获得贸易利益的日本九州大名欢迎葡萄牙人来到自己领地贸易,肥前的平户、长崎和丰后的府内(大分县)等地便成了此种所谓‘南蛮贸易’的中心”[1]。
                随后,日欧的文化交流开始与贸易关系并行发展。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Xavier)将天主教传入日本后,天主教传教士也蜂拥而至。他们利用部分大名对贸易利益和新式武器铁炮的强烈需求,使大名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的同时,还获得了在大名领地内自由传教的权利。从此,日本开始接触到以天主教为代表的西欧文化,其中的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以及西欧服饰、饮食、娱乐等物质文化,对日本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日本人眼界大开,从而诱发了他们了解世界的好奇心。此外,传教士还在日本设立教堂和开办教会学校传播西方科学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日本人对西欧文化的认识。至1582年前后,“日本各地教徒已达15万人,教堂200多座。……欧洲传教士还在日本开办教会学校,传入先进的天文、地理、数学、航海术、造船术、西洋活字版印刷术等科技知识,以及西方的文化和音乐。日本使用活字版印刷出版了《天主教教义》、《日葡词典》、日译本《伊索寓言》等书籍”[2]。由于这种“南蛮文化”在日本民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传和认同,才使得它能在日本传播近百年之久。虽然由于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自1640年以后基本断绝了与除荷兰外西欧各国的交往,但它作为日本吸收西欧文化的初步尝试,为幕末日本近世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明治维新前后欧美文化的输入、日本近代化历程的开启奠定了历史基础。


                IP属地:广东12楼2014-02-13 20:18
                回复
                  全文毕,欢迎建议指正。


                  IP属地:广东14楼2014-02-13 20:20
                  回复
                    好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2-13 21:31
                    收起回复
                      铁炮的机头向前击发真残念,搞得整个击发组件靠后,握把空间小了,没搞出欧佬的鱼尾托


                      IP属地:北京16楼2014-02-13 21:44
                      收起回复
                        曰本真有三十万挺铁炮?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2-13 23:22
                        收起回复
                          元帅的帖子终于出来了,滋呲一下。


                          IP属地:日本20楼2014-02-13 23:30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4-02-13 23: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