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是流传在受佛教影响的东亚国家里的特有现象,而在西方,它只是野生动物复健wildlife rehabilitation的最后一个环节。所谓野生动物复健是指为那些受伤、遭遗弃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提供救护、安置、喂养,最终使其返回自然的活动。考证起来,西方的动物复健远远没有像我们那样可以轻易追溯到1000年前陈玄奘放生红鲤鱼那么历史悠久,实际上它仅仅起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环保主义一起兴起的。然而只不过短短不到四十年,动物复健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严谨、科学、有序的高度专业化社会行为。在许多国家,单凭热情热心是不能成为野生动物复健员wildlife rehabilitator的,虽然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一个志愿工作,但还是需要持证上岗。
国际野生动物复健理事会International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Council和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复健员协会National Wildlife Rehabilitator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野生动物复健简化标准 第三版》Minimum Standards for Wildlife Rehabilitation中的野生动物复健的标准化程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