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才想明白了,为什么我当时看李锦绣的这篇文章,会感到不对头,就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一些细节不对劲。如该文中引入的这一段:
“(崔)乾佑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崔)乾佑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当时我就发现两上疑点:1、当时十几万人的大战,崔乾佑的陌刀手,只有五千人,这能顶什么事?2、就是这陌刀手列的位置,是阵后。所以,怎么看,陌刀也不是肉盾兵种。
那么答案就出来了,陌刀在对付骑兵时,他的作用,不是正面迎着敌人的骑兵,进行劈砍。而等我方步兵肉盾和敌人骑兵纠缠时,向敌骑发起反冲锋,打退敌人的骑兵。这一段李锦绣的文章中倒是提了这么一段:
“(贺鲁)众且十万,来拒官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 击之。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定方令步卒据原,攒矟外向,亲领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
这一仗中,苏定方有效的使用了步骑合击战术,以步兵的长矛方阵作为肉搏,让敌人的冲锋受挫时,这时再出动骑兵,击溃了对方的骑兵。而到了唐朝中期,由于唐军马匹数量的大减,没有唐初的这么多骑兵了。这时候,唐军就大量的发展了陌刀这种兵种,其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对付骑兵,而为了部份取待骑兵的作用。也就是说,陌刀手真正的作用,是作为“两条腿的骑兵”,在阵后充当充预备队的作用。如:
“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步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天宝七载,安西都知生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禄山之乱……贼将李归仁初以锐师数来挑战,我师攒矢而逐之,贼军大至,逼我追骑,突入我营,我师嚣乱……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刃而出,如墙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