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挖坟说刀的事,闲来无事,也随便说说。
选刀,主要是看用途。没有万能完美刀,同样也没有万能完美材质。不同的应用场景意味着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任务不同,对刀的具体需求也就不同。不同需求导致了不同的材质选择,不同的开锋(开刃)方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他处理工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长度,不同的厚度,不同的重心位置等等。除了面的的具体任务导致的各种不同,对刀的偏好也因人而异,也许没有绝对的对错,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会有更合适和相对不适合的区别。
关于选择刀具,我的建议是这样:
1、确定应用场景,列出具体任务列表。
2、选择必须完成的任务,标记,并根据重要程度排序。必须完成的任务,决定了刀(或其他工具)的大部分特性。
3、根据任务场景,确定刀具(或其他工具)的维护能力和维护需求。(对于刀具来说,维护需求主要是打磨,对于其他工具来说,除了维护需求可能还有故障修复)
关于刀具材质:
选什么材质,对于非材料/冶炼/金属热处理专业人士来说,很头疼,我个人通常是看硬度(刀具通常会标称硬度),并根据声称的热处理工艺或材质本身的热处理工艺特性以及使用口碑来猜测韧性。
随便说说常见的钢材俗称,因为我对钢材了解不多,若有错就请大神们指出吧。
1.高速钢
高速钢这个称呼,指的是一类相对适用高速运转机械装置上使用的钢材,因为高速运转中的摩擦会带来高温,此类钢材的特征是退火温度较高,通常在500度以上。除此之外,并不代表其他内容。(啥叫退火,不知道的就去查查维基百科吧)
2.花纹钢
所谓花纹钢,是指表面呈现花纹的钢材,也就是仿制的大马士革钢。据说大马士革钢的工艺已经丢失,现代有观点认为当年用于冶炼乌兹钢的某特有微量元素的矿脉开采殆尽导致了无法再冶炼出乌兹钢,所以大马士革钢“失传”了。此类钢材的截面有花纹,看起来很漂亮。但花纹钢的成分很多种,十八世纪就开始通过多种金属折叠锻打仿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和瑞典研究人员发明了粉末冶金,导致理论上几乎任何两种热工效应类似的金属都能做出花纹钢。说了这么一大堆,想说明的就是花纹钢这个说法/名称不能代表钢材的任何特性。
3.粉末钢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明的,大概方法是用金属粉末混合出想要的几乎任何比例的极其均匀分布的合金,不同元素的占比对合金的最终物理特性的影响可以控制的极其精确并且可以分布的极其均匀,对合金钢材的各种物理特性上限改善非常明显,比如硬度和韧性。
BTW:这种方法搞出的钢材成本较高。
BTW1:粉末钢只代表一种合金钢材的冶炼方法,不代表任何具体钢材特性。
4.不锈钢
通常所说的不锈钢有两大类,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镍由于对动物有明显的致癌作用,许多领域无法应用,且自然储量小,价格高。刀具制造领域用的基本是铬不锈钢,铬含量多少决定了钢材的抗氧化性能。同样,不锈钢也是个笼统的说法,除了说明有抗氧化方面的能力之外(仅仅手不锈钢还不能确定抗氧化能力,要知道铬含量才能评估),并不能说明钢材物理特性,不锈钢的成分构成也不仅仅是铁和铬,铬更多的是提高抗氧化能力,其他成分构成更多决定了物理特性。
5.高碳钢
高碳钢是指含碳量高于0.6%低于2%的钢材。(含碳再高的就是铸铁了)高碳钢的特点是硬度高,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同时韧性也会变得越差(所谓韧性更差表现就是更脆,玻璃和陶瓷硬度就很大,但很容易打碎)。很不幸,高碳钢也只是一类钢材的称呼,这个称呼并不能具体表明钢材的物理特性。
6.其他
弹簧钢、工具钢……也跟上面的几种称呼类似,是一类共有某些特点的钢材的统称或俗称,并不代表钢材的具体物理特性。
一种具体的钢材,决定了钢材的热处理特性和各类性能极限,但最终使用的不同热处理方式会导致最终成品的物理特性千差万别。关于钢材和热处理工艺,我并不十分了解。就刀具最值得关注的硬度和韧性方面,我大致知道的情况是追求最高硬度的处理工艺不能得到该款钢材的最高韧性,追求最高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同样不能得到最高硬度,这两个指标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下呈现不同程度的互斥。
要想知道一个钢材的物理特性以及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能得到的韧性和硬度情况,至少要知道钢材的名字(标准钢材名字就意味着具体的各类元素占比,甚至各种热处理工艺所能达到的物理特性指标都是现成的数据)或各类元素占比。
BTW:很多公司的专利钢材只有名字,没有详细元素占比和热处理工艺说明,但会标称成品的性能指标。(硬度、韧性、耐腐蚀等)
=========================================
以下是我关于求生刀选择的建议:
1、水滴头。 (细活好用,我认为高强度材质刺穿、挖掘方面的功能需求非必须功能,因此不选T头)
2、单刃。(一面刀刃足以完成切削功能,刀背够厚,增加强度)
3、全刃,无齿。 (除非你打算随身再带一个齿刃磨具,另外齿刃的快速割断绳子特性我觉得不是必要需求)
4、同时会带另外一把狗腿、柴刀或斧子,建议选凹磨刃,只此一把建议选平磨刃。 (凹磨相对易磨损,但打磨也相对省力,平磨强度高一些,打磨略费劲)
5、韧性追求高于硬度追求。(前提是刀具硬度不低于55HRC,实际上超过50HRC对付小型兽骨和木头就无压力)
6、整体龙骨结构,刀把部分与刀刃最宽处等宽或接近等宽。(整体龙骨的刀具强度较高,简单说就是耐操,应对恶劣环境下的暴力使用)
7、刀鞘结实。 (刀鞘如果不结实损坏了,一把没有刀鞘的中直刀,携带就挺麻烦)
8、刀最厚处大于等于4mm。(个人推荐值,这是在整体重量和强度上的一个折中)
9、只有一把刀,建议刃长大于18cm。 (即>7英寸,这个是个人推荐值,我自己选择的在便携和各种必要功能实现的一个折中)
10、必须是直刀。(实践经验显示,无锁定机构折刀易自伤,即便有锁定机构的折刀,刀身与刀柄连接处的强度也是个弱点,在恶劣环境下暴力使用风险较大)
*这个建议列表就不跟各位大神讨论了,选择理由都尽可能的说出来了,很多特点是个人习惯和个人折中选择。
选刀,主要是看用途。没有万能完美刀,同样也没有万能完美材质。不同的应用场景意味着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任务不同,对刀的具体需求也就不同。不同需求导致了不同的材质选择,不同的开锋(开刃)方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他处理工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长度,不同的厚度,不同的重心位置等等。除了面的的具体任务导致的各种不同,对刀的偏好也因人而异,也许没有绝对的对错,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会有更合适和相对不适合的区别。
关于选择刀具,我的建议是这样:
1、确定应用场景,列出具体任务列表。
2、选择必须完成的任务,标记,并根据重要程度排序。必须完成的任务,决定了刀(或其他工具)的大部分特性。
3、根据任务场景,确定刀具(或其他工具)的维护能力和维护需求。(对于刀具来说,维护需求主要是打磨,对于其他工具来说,除了维护需求可能还有故障修复)
关于刀具材质:
选什么材质,对于非材料/冶炼/金属热处理专业人士来说,很头疼,我个人通常是看硬度(刀具通常会标称硬度),并根据声称的热处理工艺或材质本身的热处理工艺特性以及使用口碑来猜测韧性。
随便说说常见的钢材俗称,因为我对钢材了解不多,若有错就请大神们指出吧。
1.高速钢
高速钢这个称呼,指的是一类相对适用高速运转机械装置上使用的钢材,因为高速运转中的摩擦会带来高温,此类钢材的特征是退火温度较高,通常在500度以上。除此之外,并不代表其他内容。(啥叫退火,不知道的就去查查维基百科吧)
2.花纹钢
所谓花纹钢,是指表面呈现花纹的钢材,也就是仿制的大马士革钢。据说大马士革钢的工艺已经丢失,现代有观点认为当年用于冶炼乌兹钢的某特有微量元素的矿脉开采殆尽导致了无法再冶炼出乌兹钢,所以大马士革钢“失传”了。此类钢材的截面有花纹,看起来很漂亮。但花纹钢的成分很多种,十八世纪就开始通过多种金属折叠锻打仿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和瑞典研究人员发明了粉末冶金,导致理论上几乎任何两种热工效应类似的金属都能做出花纹钢。说了这么一大堆,想说明的就是花纹钢这个说法/名称不能代表钢材的任何特性。
3.粉末钢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明的,大概方法是用金属粉末混合出想要的几乎任何比例的极其均匀分布的合金,不同元素的占比对合金的最终物理特性的影响可以控制的极其精确并且可以分布的极其均匀,对合金钢材的各种物理特性上限改善非常明显,比如硬度和韧性。
BTW:这种方法搞出的钢材成本较高。
BTW1:粉末钢只代表一种合金钢材的冶炼方法,不代表任何具体钢材特性。
4.不锈钢
通常所说的不锈钢有两大类,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镍由于对动物有明显的致癌作用,许多领域无法应用,且自然储量小,价格高。刀具制造领域用的基本是铬不锈钢,铬含量多少决定了钢材的抗氧化性能。同样,不锈钢也是个笼统的说法,除了说明有抗氧化方面的能力之外(仅仅手不锈钢还不能确定抗氧化能力,要知道铬含量才能评估),并不能说明钢材物理特性,不锈钢的成分构成也不仅仅是铁和铬,铬更多的是提高抗氧化能力,其他成分构成更多决定了物理特性。
5.高碳钢
高碳钢是指含碳量高于0.6%低于2%的钢材。(含碳再高的就是铸铁了)高碳钢的特点是硬度高,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同时韧性也会变得越差(所谓韧性更差表现就是更脆,玻璃和陶瓷硬度就很大,但很容易打碎)。很不幸,高碳钢也只是一类钢材的称呼,这个称呼并不能具体表明钢材的物理特性。
6.其他
弹簧钢、工具钢……也跟上面的几种称呼类似,是一类共有某些特点的钢材的统称或俗称,并不代表钢材的具体物理特性。
一种具体的钢材,决定了钢材的热处理特性和各类性能极限,但最终使用的不同热处理方式会导致最终成品的物理特性千差万别。关于钢材和热处理工艺,我并不十分了解。就刀具最值得关注的硬度和韧性方面,我大致知道的情况是追求最高硬度的处理工艺不能得到该款钢材的最高韧性,追求最高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同样不能得到最高硬度,这两个指标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下呈现不同程度的互斥。
要想知道一个钢材的物理特性以及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能得到的韧性和硬度情况,至少要知道钢材的名字(标准钢材名字就意味着具体的各类元素占比,甚至各种热处理工艺所能达到的物理特性指标都是现成的数据)或各类元素占比。
BTW:很多公司的专利钢材只有名字,没有详细元素占比和热处理工艺说明,但会标称成品的性能指标。(硬度、韧性、耐腐蚀等)
=========================================
以下是我关于求生刀选择的建议:
1、水滴头。 (细活好用,我认为高强度材质刺穿、挖掘方面的功能需求非必须功能,因此不选T头)
2、单刃。(一面刀刃足以完成切削功能,刀背够厚,增加强度)
3、全刃,无齿。 (除非你打算随身再带一个齿刃磨具,另外齿刃的快速割断绳子特性我觉得不是必要需求)
4、同时会带另外一把狗腿、柴刀或斧子,建议选凹磨刃,只此一把建议选平磨刃。 (凹磨相对易磨损,但打磨也相对省力,平磨强度高一些,打磨略费劲)
5、韧性追求高于硬度追求。(前提是刀具硬度不低于55HRC,实际上超过50HRC对付小型兽骨和木头就无压力)
6、整体龙骨结构,刀把部分与刀刃最宽处等宽或接近等宽。(整体龙骨的刀具强度较高,简单说就是耐操,应对恶劣环境下的暴力使用)
7、刀鞘结实。 (刀鞘如果不结实损坏了,一把没有刀鞘的中直刀,携带就挺麻烦)
8、刀最厚处大于等于4mm。(个人推荐值,这是在整体重量和强度上的一个折中)
9、只有一把刀,建议刃长大于18cm。 (即>7英寸,这个是个人推荐值,我自己选择的在便携和各种必要功能实现的一个折中)
10、必须是直刀。(实践经验显示,无锁定机构折刀易自伤,即便有锁定机构的折刀,刀身与刀柄连接处的强度也是个弱点,在恶劣环境下暴力使用风险较大)
*这个建议列表就不跟各位大神讨论了,选择理由都尽可能的说出来了,很多特点是个人习惯和个人折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