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科维奇吧 关注:137,392贴子:7,206,629

【Ajde Nole】转自译言——第三人: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HE THIRD MAN
原文刊载于《纽约客》 作者:Lauren Collins 发表时间:2013年9月2日
译者:lala_yao, AileenC, 淡淡的晴天, seepriscilla,纸质妖怪,加菲熊猫,iGecko,永远乐观,Santone,四喜丸子
9月就看过原文,发现有人翻译了,当回搬运工吧。。(巨长,请勿插楼另外这可能不是一篇很讨喜的文章,某些内容可能大家会有不同看法,看看就好,不要太玻璃心了。。)


IP属地:山东1楼2013-12-04 00:10回复
    他是一位运动员,一名职业网球选手。高六英尺两英寸,重一百七十六磅。他的双腿弹性十足、线条流畅,让人想起一对细长的“多滋乐扭扭糖”(Twizzlers)。他也热爱小动物,细长的脖子和浓密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有点像他的宠物贵宾狗——皮埃尔。
    他幽默感十足。几年前,他的模仿秀名噪一时——模仿纳达尔扯内裤,模仿费德勒在底线弓背腾跃。在去年一场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1]的表演赛上,他把毛巾塞进上衣并提起假想的裙子,没错,那是他在模仿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
    他能流利地说五种语言。对自己感兴趣的新潮事物他总是不会错过。有次赛后,他从球拍袋里掏出一个爆炸头假发套,然后戴着它伴着“Get Lucky”那首歌跳起了舞。最近他很喜欢朗达·拜恩(Rhonda Byrne)的《秘密》(The Secret)这本书。他对其中的人生哲理深信不疑——你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便吸引什么外物;即,想法便是你本身!
    他是塞尔维亚人,但生活在蒙特卡洛。2011年,就在他夺得温网冠军后,成百上千的人们聚集到贝尔格莱德(Belgrade)[2]的国会门口为此庆祝。他当时穿着一件白色运动上衣,这是他生命中最棒的夜晚。塞尔维亚的总统在《60分钟》(60 Minutes)节目中表示,德约科维奇所受到的拥护大可以让他得到国家最高官职。那时关于他买断了全国驴奶奶酪供应的谣言也一度盛行。
    他曾八十五周占据世界网球排名首位(截止文章写作时)。除了温网冠军,还获得包括了美网和澳网三连冠在内的其他36个ATP单打冠军。一些人认为他的2011年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个人赛季,那年的他在七十六场比赛中获胜七十场,还创下了连续四十一场的不败记录。三年里的大满贯赛事,他都不曾在半决赛前落败。
    在发球前他会将球反复拍打很多次,他的打法血性十足,流窜到场地的各个角落。他是一个折纸人,可以折起腰吊起网前小球,可以展开成海星样在高位击打出一个正手回球,又可以单腿站立猛击出一个反手直线球。他跃进、俯冲、锤胸口。有一次他用塞尔维亚语高喊“现在你们都要舔我的xx。”
    他有霸气, 但并非人见人爱。要欣赏他那种张扬的性格和狡黠的小把戏得有一种“特定”品味。不喜欢他的人称他“德约科小贱”(Djokobitch)。最近波兰网球运动员杰西·扬诺维茨(Jerzy Janowicz)还说他是个“伪君子”。但如今,过去十年里将网坛冠军垄断的两位球王(费德勒、纳达尔)已显疲态,德约科维奇渴求的爱戴已伸手可及。本周在法拉盛草地公园(Flushing Meadows)[3],这个他曾经被喝倒彩的地方,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会努力维护他的霸主地位。(——结果


    IP属地:山东3楼2013-12-04 00:13
    回复
      在温网开赛前的那个周五,德约科维奇坐在温布尔登大街(Wimbledon VillageHigh Street)的每日面包店(Le Pain Quotidien)露天餐桌旁。他就像刚擦干汗水走进手表广告的模样。他的衣服都来自赞助商优衣库(Uniqlo)——裁剪简洁的裤子,蓝皮鞋,同色系亚麻运动上衣,质地优良的白T恤。他的鼻子有被晒过的痕迹。他坐下,告诉侍者“一杯水就好了,不带碳酸,也不要太凉。”(他不喝冰水,因为冰水会影响血液向肌肉流动。)他还点了一杯薄荷茶。
      两周前,德约科维奇苦涩地吞下了法网半决赛对纳达尔的失利。法网是四大满贯赛事中唯一的红土场地,红土的质地使得球速也最慢。 这也是唯一一个德约科维奇没有赢下的大满贯比赛。(貌似不可思议,但德约科维奇儿时的偶像皮特·森柏斯Pete Sampras,也从来没有在那里拿过冠军。)纳达尔在红土场几乎所向披靡,他就是在马洛卡的红土上打球长大的,过去八年的法网比赛他夺冠七次。但因为膝盖伤他已经休整了七个月之久,而一个月前在蒙特卡洛,德约科维奇即便气势逼人却也只是第三次在红土上战胜他。(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的职业赛战绩是15比21。)德约科维奇当时的状态应该说是好得出奇,2012年时父亲的重病曾一度让德约科维奇分心,而这困扰已经没了。网球评论家们有言论称,德约科维奇将有望超越自己的2011赛季。
      在巴黎赛场筋疲力尽的四小时三十七分钟里,德约科维奇终于没能在微弱的差距中取胜。第五盘他率先破发,战至4-3 40-40时,他猛烈地发起进攻,像中世纪的酷刑主逐渐逼近,在全场更大地调动起纳达尔,然后快速前进打出一个容易的高压球,随后他绊倒了一下,意外触网,丢了至关重要的一球。很快,这一盘,这场比赛,斯觊觎已久的大满贯头衔最终远去。德约科维奇非常失落,仓促定下了休假,和他八年的女友伊莲娜·里斯蒂奇(Jelena Ristic)一起,前往了科西嘉。
      而现在在英格兰重新露面的他看起来轻松自在。前一天,他在白金汉郡的布多斯表演赛(BoodlesChallenge)上对阵22岁的保加利亚新秀,人称“小费德勒”的格里戈尔·迪米特洛夫(Grigor Dimitrov)。看台上坐满了郊区女观众。休息时间里,人群一直在击掌,声音越来越响时,德约科维奇站起身来。就像魔术师表演魔法一样。他脱掉了上衣——哇,绝对是真的——衣服撩过脑袋的时候还扭着屁股。然后他指向了迪米特洛夫。第二天《每日邮报》就上了标题大字“咱太性感,上衣招架不住了!”。“在温网的热身赛上,德约科维奇和迪米特洛夫互比身材,观众欣喜若狂。”
      德约科维奇的即兴“脱衣舞”引起了一阵轰动,他对此颇感得意。“他们有没有放上照片?”他在咖啡店边问边抚摸在腿上咕哝的皮埃尔(译注:德约科维奇的宠物狗)。“我听说很多关于昨天晚上那场比赛的评论,那真的很有意思—而且观众从未那样参与到比赛中来!”
      德约科维奇的“爱演”跟他的网球一样出名。为此,他还获得了Djoker的绰号,可在这背后,也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1987年5月,德约科维奇出生于贝尔格莱德,当时还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他的父母乔恩(Srdjan)和蒂安娜(Dijana)在科帕奥尼克山(Kopaonik)旅游小镇开了一个披萨店小吃吧。诺瓦克(家人叫他Nole)是家中的长子。他两个弟弟,22岁的马尔科(Marko)和18岁的乔尔杰(Djordje)也都是职业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形容他们的童年是“美好的”,三兄弟都很享受。“要知道,我是在餐馆长大的,”他说,回想起起当年,很多个下午都是刷碗和刷Nutella(巧克力酱)在可丽饼(crêpe)上,感慨万千。“我跟我爸爸一起干过的最多的活,是一起用铲子清理餐馆门前的雪。”记得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雪,他们一家子用雪雕了个野餐的桌子。他刚做侍者的开场白是:“各位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餐厅。您想喝点什么?别看我年轻,但我保证能记住你点的单。”
      德约科维奇接触网球纯属偶然。父亲是个滑雪高手,一家人都是体育健将,但球拍运动却与他家毫不相干,更何况,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向来是支持团体运动。但由于某种原因,政府决定在科帕奥尼克山建立一个网球队,这本来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德约科维奇看来,这是天意。德约科维奇整日在球场闲逛,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伊莲娜·戈西奇(Jelena Gencic),曾执教莫妮卡·塞莱斯(Monica Seles)[4]的专业教练。最终她邀请德约科维奇去她的训练班。第二天上午,他出现了。一个星期的试训之后,这位教练称赞这位“金童”是“莫妮卡以来,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孩子。”(戈西奇是德约科维奇一生的导师,她鼓励他去读诗,去听古典音乐。在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比赛的一周前去世,享年76岁。)
      德约科维奇六岁时就告诉父母,成为世界网坛第一高手是他的使命。在他11岁那年,北约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5]。每天晚上八点,防空警报就会准时拉响,德约科维奇一家就会跑去姑姑家,因为那有防空壕。七十八个夜晚,一家人都蜷缩在黑暗之中,在F-117战机的呼啸声中祈祷。炮击中,球场被炸得破烂不堪,球网也没了,但德约科维奇仍坚持训练。他在巴兰坦本月出版的新书《Serve to Win》中写道:“我们会去那些刚刚被轰炸的地方,寻思着如果他们昨天炸了一个地方,今天也许就不会再炸同一个地方了。”
      战后,塞尔维亚经济遭到重创,一家人勉强支撑着德约科维奇的梦想。乔恩告诉塞尔维亚报纸《Kurir》说:“我们在租的房子里住了十七年,房东赶我们走,夜里我睡不着觉,只好到街上走走。有时还会被警察抓走……等我解释之后,我们会在警察局里喝着白兰地,谈笑着直到天亮。”后来,德约科维奇一家讨论要不要逃去德国,或者是英国。“但最后,我们决定需要和我们的人民在一起,”德约科维奇这样说。戈西奇对德约科维奇的父母说:“如果你们想要这孩子保持进步,他就必须离开塞尔维亚。”于是,乔恩变卖掉家里的财产,借了高利贷,把诺瓦克送去了慕尼黑的一家网球学校。
      在体坛里,可能只有网球界对命运坎坷的故事不那么津津乐道。奇怪的是,德约科维奇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作为励志片而传诵的。和大小威廉姆斯(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一样,他是那种用激情打球的球员。作家斯蒂芬·罗德里克(Stephen Rodrick)曾称之为“网球愣头青”(tennis ninnies),这种激情是不能持久的。反对他的人认为其缺点在于过度的自信,和他作为一个网球选手所取得的成就并不相称,可恰恰是依靠这种激情德约科维奇才取得了成功。在咖啡馆,德约科维奇提到他刚刚看了一部关于大小威廉姆斯的纪录片。“我与她们有相同的感受,”他说,“她们出身贫寒,以那种条件,她们本不可能取得现在所拥有的成就。但是她们的父亲和其他的家人相信她们,现在她们就成了王者。”


      IP属地:山东4楼2013-12-04 00:14
      收起回复
        2005年那年德约科维奇18岁,进入了世界排名前一百,但德约科维奇爆发的2011赛季开始之前,人们认为,甚至连他自己也认为,他是一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常败将军、一个情绪失常的冒牌病人,在关键时刻他的身体状况和注意力都很不稳定。在《Serve to win》中,他列举了自己的几次“状况”:2005年,他第一次现身的法网(对阵排名第八的吉列尔莫·科里亚GuillermoCoria并赢得首盘之后,他就因身体状况退出了);3个月后的美网(“我躺在地上,像一条搁浅的鲸,”他叫了四次医疗暂停,虽然赢了比赛,但缺乏体育精神;以及2006年的克罗地亚公开赛决赛(“我总是感觉鼻子没法呼吸,胸部感到压迫,腿像注了铅一样”)。在书中,德约科维奇说他担心这是一个诅咒,可能代表一个不可预知的灾难,但这些症状几乎总是在输了以后才会出现。
        2007年,德约科维奇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球员。2008年澳,他赢得了他网球生涯中的第一个大满贯。但是接下来,无论他如何努力,他都无法突破自身最高的水平。他曾试过大量的举重练习,长时间耐力骑行,更换教练,甚至做了鼻部手术,来改善他的呼吸。他还把他的训练营搬到阿布扎比,希望能适应高温-----但他仍无法突破自我的最高水平。他在2008,2009和2010大部分时间里的ATP排名一直是第三。作为网球界的克拉苏(Crassus)[12],一个永远的找茬者,他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世界上有两个人是网球界中最厉害的——费德勒和纳达尔。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个偶尔的烦恼。他们一旦强硬起来我就随时可能会退出。”德约科维奇写道。
        德约科维奇投机取巧的训练方法显得像某种道德软弱,缺乏勇气,这使得他在某些同辈中并不受欢迎。当被问及德约科维奇在2007年受的伤时,一向谦和的费德勒却说“我觉得他是个笑话”。2008年,在美网1/4决赛时德约科维奇被安排与美国选手安迪·罗迪克(Andy Roddick)对阵。赛前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记者向安迪问及了德约科维奇的健康问题:
        记者:今天说他负伤的话题时提到到了右脚踝,本应该只是左脚踝。
        罗迪克:可能两只脚踝都受伤了吧?好像背也伤了?
        记者:对,背也伤了。
        罗迪克:髋关节也是?
        记者:对,髋关节也伤了。
        罗迪克(轻蔑的口吻): 还抽筋了是么……
        记者:恩,没错。你觉不觉得,他现在是……
        罗迪克:染上禽流感了。
        记者:恩,一身病。
        罗迪克:炭疽病,SARS,流感。
        记者:你认为他在虚张声势吗?这好像就是你要表达的意思。
        罗迪克:不,事情该怎样就是怎样,只是这伤的也太多吧。他要是没有赶紧打电话给他教练,那就算得上有史以来最勇敢的人了。这事儿你们自己看吧。
        最终,在一场胶着的夜战之后,德约科维奇最终还是击败了在法拉盛公园(FlushingMeadows)备受拥戴的罗迪克。赛后,他接受了一个现场采访。在回答一个例行问题时,他答道“嗯,很明显,我们都知道,安迪说我受伤的地方有16处,现在看,有没有受伤不是很明显的吗?”说完看台上爆发出嘲笑的嘘声。德约科维奇露出让人不快的轻蔑,好像突然惊醒了一只不明实力的怪物,现在他有些害怕,或悲伤,以至于不得不虚张声势来完成战斗。采访者说纽约的观众立场变起来很快的。德约科维奇耸了耸肩说:“好吧,他们已经反对我了,因为他们觉得我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回看比赛录像是件很痛苦的事,他渴望大家能像对待胜者那样对待他,毕竟最终赢家是他,但观众却把他当作一个傻瓜,其间差异在录像中显露无遗。
        德约科维奇请来了前世界第四托德·马丁(Todd Martin)作为他的第二教练,以尝试摆脱那个“诅咒”。“我认为公众的焦点在于寻找一个从容不迫的人”。马丁告诉我,“因为,在那时,他身边都是不冷静的人”。
        如果把德约科维奇的团队说成一个家族企业,那么它的企业文化太过焦虑。乔恩和蒂安娜很紧张这么多年的牺牲能否获得回报。而他的长期合作者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性情中人,”马丁回忆说:“这是所有人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对这个人成功的愿景”。马丁继续说:“这个团队,无论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十分出色的,我认为比起其他人,诺瓦克做生意的方式大概需要改变更多。”
        马丁记得他有意帮助德约科维奇准备2010澳网时,他真是喜忧参半,他说:“诺瓦克十分担心在澳大利亚的酷热天气,而且他感觉自己的呼吸并不是很顺畅,炎热的天气会让他不想练习。确切地说,他当时并没有练习过,他就想站在球场上一个小时直到感觉把我应付了。然后我对他说‘听着,如果我们不做任何练习,那你别也呆在空调房里,总得干点什么。不如一起去玩九洞高尔夫吧!’这天气实在太热了。但是我告诉他,‘为了准备比赛你需要适应这热气’“马丁和德约科维奇去高尔夫球场,德约科维奇每进一球。他会用最大的力气大喊“好厉害!”
        几个星期以后,德约科维奇已经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他被安排与排名第十的法国选手若-威尔弗里德·特松加(Jo-Wilfried Tsonga)比赛,特松加赢得了第一盘,德约科维奇决胜局取胜拿下第二盘,同时以6比1拿下第三盘。接着,在第四盘,随着特松加比分来到1-0,德约科维奇开始出现换气过度。他跑到更衣室,倒在地板上,对着马桶吐了起来。在第五盘比分是1-3,0-40的时候,他发出一个双误,然后输掉了比赛。他把那个瞬间称作“我职业生涯中的最低谷”。


        IP属地:山东6楼2013-12-04 00:16
        收起回复
          温网第三轮,迎战杰尔米·查迪,世界排名25位的法国选手。整个比赛德约科维奇发球局只失掉了6分。
          接下来迎战的是托米·哈斯(Tommy Haas),他周末时的陪练,德约科维奇只用了10分钟就赢了前三局,另一场完胜。
          托马斯·伯蒂奇(TomášBerdych),来自捷克共和国的巨人,尽管在2010温网直落三盘击败德约科维奇,但他这次的表现也只比前几位稍微好一点而已。他的正手连续击向德约科维奇的底线——这一球双方打了30多拍——伯蒂奇成功地把第一盘拖长到63分钟,最终在抢七落败。伯蒂奇像半兽人一样把芭蕾融进他的力量,热情地跳进比赛中。而德约科维奇是一个霹雳舞者,将自己各部分分解开,然后并行地在赛场延伸开。
          德约科维奇掌握着最好的接发球技术。在这场比赛中他的反应力可以说是难以置信的,仿佛他就是个导弹防御器。第二盘的盘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正如《卫报》的蒂姆·刘易斯(Tim Lewis)所写的,“这个捷克人发出时速125英里(200公里)的重炮,然后后退几步,欣赏自己的杰作。德约科维奇应该是接不到这个球的,但他莫名其妙地把球打了回去,落在中场位置。这下倒让伯蒂奇吃了一惊,他脚下一个踉跄,慌乱中一个正手把球打在了网上。”这样的转变仿佛是再现了德约科维奇为海德(Head)做的广告:他神奇地打回了一个不可能接到的球,并成功地“扭防为攻”,着实给了已经转身走回发球区的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伯蒂奇接连发出最快时速130英里的球,却只斩获六记Ace[13];而德约科维奇的发球时速要比他的慢上10英里,却有着16记Ace。


          IP属地:山东7楼2013-12-04 00:17
          回复
            在温网的半决赛中,德约科维奇对战胡安·马丁·德尔波特罗。这个身高1米98的阿根廷人,胸怀大志,小狗般的温和气质藏起了他的刚毅。比赛中精准而高速的击球为这场温网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半决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奇迹。德尔波特罗强力的正手平击十分奏效,每隔几分,德约科维奇就不得不上网寻求庇护。就德约科维奇而言,他是把草地当成红土地来打,脚下小心翼翼,就像一只美洲豹在穿越“一片涂满凡士林的冰面”(译注:引自安德烈·阿加西回忆录)。如此这般的捉对厮杀充满了原始气息,让观众揪心。
            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赛既残酷无情却又令人愉快。第四盘战至 2-3,15-15时,德约科维奇发球,德尔波特罗正手回出的一记底线直线球看起来刚好砸线。线审判罚该球出界,德尔波特罗立即穿过球场去征求德约科维奇的意见,问他自己是否该挑战一下判决。(德约科维奇认为他应该挑战,但德尔波特罗却回绝了。)交谈过后,他用力拽了下德约科维奇的T恤拉链,全场都笑了。尽管第四盘的决胜局德尔波特罗救回了两个赛点,德约科维奇最终还是拖垮了德尔波特罗,以7-5,4–6,7–6(2),6–7 (6),6–3的比分赢得了比赛。这样来来回回的击球很紧张且消耗体力,德尔波特罗一度未能追上球,他冲到看台前做出了投降的手势。“我必须要打出五六个正手大力击球,但这还不足以赢得比赛,”他事后对我说,“我说:‘没关系,别对自己太严苛,已经够好了!’”
            当我问德约科维奇关于他在布多斯挑战赛上的“脱衣舞”时,他说:“当时在球场上的感觉太棒了,因为我扩大了我的视野和注意力,不仅仅是在球场范围内,而且注意到了场外的观众席。”他指出,人们将网球视为两个人的竞争,但实际上无论何时都有一打人在场上。德尔波特罗在温网半决赛后说:“我认为这是我职业生涯最好的一场比赛。有某种微妙的体验发生在我和诺瓦克之间,只有和他比赛才会有的感觉。我感觉更轻松,更舒适,也更有乐趣。”假如费德勒和纳达尔是一部兄弟电影里的两个明星,那德约科维奇就是群星的带头人,他可以提升对手的比赛水平,抬高观众的观赛热情,就像他在主导网球的方方面面。


            IP属地:山东9楼2013-12-04 00:19
            回复
              ------------------------------------------------------------------------------------------------


              IP属地:山东13楼2013-12-04 00:22
              回复
                前排
                           You can be the greatest you can be the best
                Do it for your country do it for your name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2-04 00:23
                回复
                  顶,太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04 00:28
                  回复
                    一字一句的看完了 整篇文章写的还算有意思 对08以前的德约确实贬义多一些 然后写到09.10时候德约稍显脆弱 那种对自己的不确定(?)而又有了11年以后的德约作对比 目的是想衬托出他的改变和成熟吧 文章在写到有关美网尤其是写到和罗迪克那场比赛还真是气到我了。。。
                    不过他既然是东正教教徒 还会去佛教寺庙冥想吗?想象一下他冥想的画面 这个男人也许并不完美 却有他的坚持他的梦想他的勇敢他的担当 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样子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2-04 00:52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3-12-04 05:13
                      回复
                        从头到尾认真看完了~想说……终于知道他的十字架项链哪儿来的了对小伊说的真的给人心化了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3-12-04 06:39
                        回复
                          好长,先Mark


                          IP属地:浙江20楼2013-12-04 07:41
                          回复
                            好长,mark


                            IP属地:广东21楼2013-12-04 08:10
                            回复
                              德约是在什么情况下用塞尔维亚语说你们都要舔我的XX的啊?小德网球事业的前半段真是好辛苦 他能把情绪控制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3-12-04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