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王天下吧 关注:352贴子:67,370

『风采』 美丽莫过于西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很少有谁确知西施究竟美在何处,又很少有谁否认西施是有史以来天下最美的女人。 

西施的美丽是任何女人所无法逾越的,这几乎是世人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已被神化的西施简直就是一种美的象征和极致。从文人到民间,关于西施之美的比喻太多了,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情人眼里出西施”,“独夫西施”,“病西施”等等不一而足,俯拾即是。 即使对于远离古典的当代人,若形容一个心目中的绝色女子,只消一句“赛西施”,便胜过了千言万语的描述。 



1楼2007-10-08 15:40回复
    .


    2楼2007-10-08 15:40
    回复
      中国古代“榜”上有名的美女不乏其人,西施却是极为特殊的一位。较之同样流传青史的那些宫廷艳妃,青楼名伶,西施是一个真正的农家采桑女。只是由于一段奇特而动荡的经历,使她离开了恬静的田园生活,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政治旋涡。由于她的国色天香,终于“天降大任于斯”,动荡的政治和特定的历史使她不再是寻常的采桑女了,如同一束大自然里普普通通的花草,由于特殊的季候使然,而变成了一株挺拔于风急云滚之中的奇葩异卉。


      3楼2007-10-08 15:41
      回复
        历史上关于西施的记载与传说杂然不一。一般认为,她的原名叫施夷光,出生在春秋末期的越国,家在今日浙江暨城南的一个叫苎萝村的小村庄。在那一片美丽如仙境的自然山水中,阿爸砍柴,阿妈养蚕,从小聪明伶俐的西施是父母的独生女。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因美貌而远近驰名。不久,本乡或临村的求亲者开始敲施家的门,以至于络绎不绝,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奇观。关于西施的美貌来由,有个《西施浣纱》的民间传说就形容过她的美容“秘诀”。西施其人究竟怎么个美丽?民间的传说色彩斑斓五花八门,比如“花比不上她的娇艳,玉比不上她的洁白”,“美如天仙,赛过嫦娥”。为了赞美西施,历代的文人墨客毫不吝啬地对她倾注了最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美妙动人的辞藻。明代戏剧家梁辰鱼的传奇作品《浣纱记》,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的二本头《西施》、戏剧家曹禺的名作《胆剑篇》,对西施的美丽都有过着意的描写。那里面自然添了不少属于文人情调的艺术加工,但基本上采用了民间传说的瑰宝,可以说,奠定了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美人地位的最先是民间文学,而后严肃的史书才予以认同。


        4楼2007-10-08 15:41
        回复
          .


          5楼2007-10-08 15:41
          回复
            如果西施的美丽只是单纯地标示了一种姿色的品位,而不同时是智慧和美德的化身,那么她绝不会这样深入民心,深得民心。据《吴越春秋》记载:一次西施在村外采桑,突遇毒蛇袭击而惊恐万状,这时大夫范蠡恰巧路过,当即用箭射死毒蛇,救了西施,两人一见钟情,从此相爱。此后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大败被俘而成了屈辱的亡国之君。一次,越国大夫文种向范蠡建议,吴王夫差本是一个色徒昏君,若把西施作为一件稀世珍宝献给他,用温柔女色使其丧失警惕、消磨斗志,以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定能达到灭吴兴越的目的。这个建议后来被视为是绝妙的。但相比于关乎救亡兴越的大业来说,就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了。无以有国,何以有家?范蠡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以深邃、博大的男人理性对西施晓之以理,授之以技,并促使西施琴棋书画、丝竹笙歌无所不能。西施最后深明大义,洒泪相别,被作为一件重礼献至吴国做了夫差的爱妾,并以自己的女色手段成功地使这位君王神魂颠倒,不思治国,疏于防范,日渐昏庸。勾践遂得以喘息经营,卧薪尝胆,终于在西施的帮助下灭了吴国。重新回到越国当上了君王。而西施依然回到了民间。


            6楼2007-10-08 15:41
            回复
              .


              7楼2007-10-08 15:42
              回复
                尽管被罩上了古今大情大义首屈一指的光环,西施付出的代价也实在应该说是太残酷了!这究竟是男人的荣耀还是女人的屈辱,或者说,究竟是男人的无能还是女人的伟大?西施的卓越贡献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美丽的还是畸形的?当人们为越国的复兴而奉献千古赞辞时,谁又能真正替西施想过她所牺牲的究竟是什么?难道说,男人的巍乎江山,必须靠女人的贞操美色才能换来?在吴宫的十年,她看上去应有尽有,却度日如年,夫差为买她的欢颜而花巨资建造了豪华富丽的馆娃宫、御花园、抚琴台,若是追荣逐富的水性女子很难对此无动于衷,当圣洁的西施又怎能真正开心呢?她忍辱饮恨,心事茫茫,思念故国,痴恋情人,无法强作欢颜,“病西施”的称谓因此而来。夫差愈发怜香惜玉,欲穷尽所能使她能够快活却很无奈。据说十年间,西施在吴宫的笑容加起来不足三次。久而久之,她的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容貌反倒别有一番美感,于是由此引出了一个颇具深意的典故:西施习惯于捧心蹙眉,竟使得“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8楼2007-10-08 15:42
                回复
                  .


                  9楼2007-10-08 15:42
                  回复
                    .


                    11楼2007-10-08 15:43
                    回复
                      还有一种说法,颠覆吴国成功的西施归越时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恢复了一身农家女的素朴打扮。由于怀有身孕,她感到无颜见人,曾想用剑自刎以洗身心的耻辱,当即被众人拦阻。这时也身着布衣的范蠡出现了,他已经看透了越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本质,准备与西施隐居民间,泛舟湖上。他大步走来,深沉地凝视着西施说:“苍天有情,还我桑女!”西施见了心上人掩面而泣:“我已是不洁之女。”稍微了解一点中国文化的人都会清楚,“不洁”对于女人意味着什么。范蠡这个男人还算没有糊涂,他把受尽屈辱的西施拥在怀中,告诉西施她是人间最美的女子。此后,范蠡携西施隐遁于今日的无锡蠡湖,安于清贫自乐的平民生活。鉴于中国男权文化的罪迹斑斑,我对此传说的真伪表示怀疑。显然,农家女西施更加超凡、伟大,她的生命比深谋远虑的政治家范蠡承载了更伟大更高尚的爱情。我更相信这样的结局是现代人的善意杜撰。


                      12楼2007-10-08 15:43
                      回复
                        清 砖雕 (西施浣纱) 
                        长150cm 宽80cm 厚4cm


                        13楼2007-10-08 15:44
                        回复
                          我又不能不进一步假设,假如越王勾践的复兴之举遭至失败,西施会不会落个永无出头之日的惨绝下场?这样的可怜牺牲品还会不会有谁问津?范蠡又该如何面对这复杂的一切?对于西施的故事后人又该怎样编写?她还会不会是中国的美人之最?幸好只是一种假设。无论如何,西施真该万幸,否则真遇上那个命运,实在是太可怕、残酷、太黑暗了。 

                          (完)


                          14楼2007-10-08 15:44
                          回复
                            .


                            15楼2007-10-08 15:44
                            回复
                              .


                              16楼2007-10-08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