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整整一个80年代,是属于潘虹的:1983年因在《人到中年》中饰演陆文婷获金鸡、百花双料最佳女主角;1985年因在《火龙》中饰演李淑贤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87年因在《末代皇后》中饰演婉容获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女主角;1988年因在《井》中饰演徐丽莎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中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金鸡奖影后桂冠的女演员,同年还在意大利陶尔米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后的贵族》拍摄完成后,美国《时代》杂志以潘虹作为封面人物,照片是由一位美国记者在《最后的贵族》片场拍摄的。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是邓(度娘你禁忌太多了
)小平,第二位就是潘虹。
因为她大眼睛里传递出来的那种高贵的忧郁,影坛大师戈达尔甚至突发奇想,要让这个来自东方的女演员饰演好莱坞最神秘的影星嘉宝。
抱着骨灰盒上路
潘虹原名刘蓉华,身世复杂,据说有俄罗斯血统。1950年代期间,父亲被打成右派,父母被迫离婚,潘虹改随母姓,她起了安全的名字:潘红。在到处遭人白眼的年代,她得用“红”字表达跟自己的“黑”划清界限的忠心。跟米家山结婚后,米家山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彩虹的“虹”。绚烂的幻影,仿佛她半生的谶语。
10岁的时候,潘虹的父亲服安眠药自杀了。母亲去了龙华火葬场,想看他最后一眼,她在雨中站了很久,“但是他们不让她进去,他们要她划清界限。”
即使领骨灰也不让去,只好由潘虹去把“爸爸”领回来,
10岁的潘虹站在龙华火葬场的门口,发现那里全都是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全都和我一样,手里提着一个包袱,没有一个大人,只有替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来承担一个结果的孩子们。”
这是她第一次触摸到死亡,她后来无数次回忆这一天,并坚信这一天里,某些东西渗进了她的血液,决定了她的性格与命运。
火葬场看门的老头出来了,接过死亡通知书,第一句就问潘虹,有没有给爸爸带袜子。“他说他一个脚光着。”
老头停了停,又说:“回去不要告诉你妈妈,你爸爸的一个耳朵被撕下来一大半,挂在脸上呢。”
“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爸爸死了,这是解脱。……我把钱递给他。他拍拍我的头,说,‘回去听话一点。’我点点头。那种感觉,不像是一个老人在关照一个孩子什么,倒像是两个大人在达成一种默契。”
“他的死,使我一下子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年龄,甚至超越了痛苦。也就在那一刻,我彻底失去了我的童年。”潘虹说,人的一生无非考虑两大问题,爱与恨,生与死,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依附在这两大主题之上。
她身上始终有种跟演艺圈格格不入的落寞、矜持、倔强,由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