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可还疼么?”
常州的阴雨已经延绵了好几日了,地上的积水还未干透便又被盈满,细密的雨落在上面,晕开一个个小小涟漪,发出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好不动听。
东天未明,展昭的房中,一星烛光发出微微的黄晕,快燃尽的红烛偶尔迸出一点儿火星,屋内便霎然亮了一下。
白玉堂合身抱住身旁的展昭,左手伸到他的右肩胛处轻轻按揉,展昭阖目偎在他身边,偶尔疼得紧了便微微皱皱眉:“有点儿疼也是难免的,不过那伤早就好干净了。”说罢握住白玉堂的手腕从肩上轻轻拿下,“趁着还没亮赶紧再睡会罢,待会芸瑞起来练功,又闹得人睡不着。”
“让他练去罢,你身上不舒服,晚点再去也一样。”白玉堂顺势收回了手,却和另一只手一起攀上来环住展昭的腰,“这小子练功还算勤勉,且待有小成了,我便带他回金华和陷空岛,叫他认祖归宗。”
展昭沉默了一下,忽地又一笑:“明明是我教出来的徒弟,怎么性子做派都和你一样,还叫你认了儿子去。”
“是,是,当年爷捡回来的时候活跟一只小花猫一样,谁知道收拾干净了是个那么俊的孩子。你喜欢他,收了做徒弟,可你怎么知爷就不喜欢?以后他叫爷爹爹,你可别嫉妒。”
“你这辈岔得,”展昭笑着推了他一下,“不服的话,赶明儿我也养个儿子,叫你教他不就得了?”
“说得容易,爷还不乐意费那个事!徒弟,是那么好带出来的?”
展昭没接话,白玉堂将下巴搁在展昭肩窝里轻轻摩挲,自顾自地说道:“我也还记得自己当年学武的日子,那时候年岁还没芸瑞大。练武那么苦,可那时候我就一心想将来做大侠,苦也不觉得。结果真入了江湖,闯出了名号,才逍遥了没几天啊?就被你这只猫给勾到开封府了去。”
展昭听白玉堂缓缓说他当年的事,自己原本也有点触动,结果被最后那几句又给压了回去,笑道:“怎么?没做成大侠后悔了?”
“是有点。”白玉堂闷笑出声,推了推展昭,“你也说说你学武的事情罢,这么多年,倒很少听你提起。”
“我当年学武……”
白玉堂听这句话,像是个要追忆往昔的架势,急忙微微屏息等着后文,谁知展昭沉默有顷,才又开了口:“不说也罢。”
白玉堂愣了一下,竟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片刻咬牙道:“怎么,耍你白爷爷?”
“岂敢岂敢,只不过展某觉得,白五爷见多识广,展某经过的,白五爷也一定都经历过罢了。”
“你就说你这一身功夫怎么来的,你那燕子飞可真一绝,五爷不信凭空就学得会了。”白玉堂箍紧了他的腰,又正脸对着展昭,“还有,你拜官的时候那么年轻,比白爷爷拜官时还小,你当时怎么就放着好好的大侠不做,你说。”
光线被白玉堂的身子挡着,白玉堂的脸在昏暗中看不甚清,几缕发丝垂下来挠在展昭脸上,展昭伸手捋过去,静静看着黑暗中依然明亮的,白玉堂的眼睛,少顷,才道:“好。”
三十多年前的空翠山上,一个小小的,青色的人影穿过烟水笼罩的迷花垂柳,来到孟若虚的门前,手中抱着那把祖传宝剑巨阙,口口声声地说要做大侠,求孟若虚收做徒弟。
当年的孟若虚不过三十出头,虽是归隐,却尚没有收徒的意思,但他一看见那孩子手中抱着的宝剑,便知他的来历。当年故人驾鹤西去时这孩子尚在襁褓,病榻之上展父将粉雕玉琢的孩子交给他,千万求他将孩子收入门下,教得出息,不求光宗耀祖,只求他正直存义,莫要辱没门楣。
待展父头七已过,孟若虚便欲将孩子带去,只是临行时见展母依依不舍,想想自己又江湖飘零,实在无法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便与展母约定,待孩子七岁满后,便将他送往空翠山纳入门下。
想起故人当年丰神,再看看眉眼与故人七分相似的孩子,孟若虚有意试试孩子的性子,门一关,没有理他。待到第二天清早,拉开房门,竟然见那孩子还是抱着剑跪在原地。清晨的朝雨打湿了孩子一身青色锦衣,乌黑发丝贴在面颊上,被清寒冻得瑟瑟发抖却还固执地抿着唇没有动。孟若虚大叹一声傻小子,几步跨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回身进屋,连一句“吾今收尔为徒”的话都没说,从此展昭便在空翠山一住八年。
白玉堂说当年想做大侠,谁不是呢?展昭也是。只是每次孟若虚问展昭学武做什么的时候,展昭大声回答“做大侠”,孟若虚都会轻轻刮他鼻梁,只笑不说话。
空翠山终年烟水蒙蒙,连景色也是像浸在水中一样温柔旖旎。春天山花遍野,夏日翠色似流,秋季归雁点点,玄英临地,便是一片雪国风光。
这样的环境滋养出来的展昭,性子也是温和亲切的,但是顽皮小子的时候,谁没有呢?趁着师妹不注意,把她长发绑在床柱上,又故意去撩师妹,撩得她生气发怒猛一起身,头皮一阵刺痛,放声大哭起来。可展昭又不会对付女孩子哭,越安慰越糟糕,往往两个人总要好闹一场这事才算完。
师妹春妮受了展昭欺负从来不跟孟若虚哭,反正哭孟若虚也是向着展昭。没人帮忙春妮只有自己解决问题,吵架不成就干一架,慢慢地也变得跟个野小子似的,跟展昭从山头打到山腰。孟若虚也知道这俩小毛头子山头吵架山腰和,任他们去打,他们又练了功自己又省了事,众乐乐多好。
但其实春妮跟展昭还是青梅竹马的时候多一些,打架只是调味品,山上的玩乐实在少,多数时候,还是两人各自练功的时候多一些。
春妮是个女孩子,自然没有展昭练功练得苦,时间也充裕得多。往往是展昭练功,她在一旁折花攀柳地编花环,扑蝴蝶。等到展昭练完了功,就将花环扣在展昭头上,捂住掌心给他看扑住的五颜六色的花蝴蝶,两人便顶着花环捂着蝴蝶一起说说笑笑地回了家。家中飘起缕缕炊烟,那是师父用他极不纯熟的手法在做饭。后来熟练了些还好,展昭刚上山的时候吃的要么是糊了的饭,要么就是夹生的。难为他在家里娇养大的孩子还能面带微笑地咽完,孟若虚在这一点上还是暗暗赞赏过展昭的,但他自然不会说出口。
孟若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展昭还是赞赏得多,但是他的忧虑只在一点,孟若虚觉得展昭这孩子将来定是有大作为,而俗话说树大招风,他又一向不爱教孩子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待展昭入了江湖,且不说不可免于痛苦历练,只担心那一颗至纯至善的心在浸淫江湖之后,是否如初。
而小展昭却对师父的忧虑一无所知,那时候的他只知道空翠山好,师父好,师妹好,小小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好,至清至净的山水,至纯至善的人们。
待到下山前夜,师父谆谆教导过后,问的最后一句话,依旧是多年来的那个问题,孟若虚问他,你学武,到底是为了什么。
孟若虚头一次问得如此严肃,展昭也不会再天真的以为自己学武只是为了做大侠。思虑良久,展昭最后说,请师父让徒儿去江湖经历一番,待有了答案,再告与师父。
那个答案在展昭江湖辗转了四年之后还是没有结果。他斩过恶霸,闯过山寨,抓过逃犯……多少人激赏他侠义,羡慕他武功,可越多的人关注他他就越迷茫,他也曾一度以为侠客就是以暴制暴,可他知道这不是师父要的答案。
十九岁将满的时候,金龙寺里那一探头,他遇着了那个改变了他一生轨迹的黑面官员。当年展昭正是迷茫的时候,包拯问他意思,他略一犹豫,便也答应了。本初的意思也不过是想换一个环境,去试试这一身武力的作用,是否只能用来以暴制暴,何况包拯人品着实让人称赞。于是耀武楼献艺,官拜四品,借调开封,追随包拯。
然而直到真正入了官场,方知官场险恶如狼似虎比之想象之中更甚,原本周旋官场已是累人,加之江湖上诋毁辱骂不绝于耳,他虽尽量不闻不问,却怎能完全放得下。
那时候展昭不过方及弱冠,待到入了官门的第二个年头,一个白色的影子荡过宫墙,穿过宫殿,盗去三宝,留诗题字,引他上了陷空岛。
常州的阴雨已经延绵了好几日了,地上的积水还未干透便又被盈满,细密的雨落在上面,晕开一个个小小涟漪,发出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好不动听。
东天未明,展昭的房中,一星烛光发出微微的黄晕,快燃尽的红烛偶尔迸出一点儿火星,屋内便霎然亮了一下。
白玉堂合身抱住身旁的展昭,左手伸到他的右肩胛处轻轻按揉,展昭阖目偎在他身边,偶尔疼得紧了便微微皱皱眉:“有点儿疼也是难免的,不过那伤早就好干净了。”说罢握住白玉堂的手腕从肩上轻轻拿下,“趁着还没亮赶紧再睡会罢,待会芸瑞起来练功,又闹得人睡不着。”
“让他练去罢,你身上不舒服,晚点再去也一样。”白玉堂顺势收回了手,却和另一只手一起攀上来环住展昭的腰,“这小子练功还算勤勉,且待有小成了,我便带他回金华和陷空岛,叫他认祖归宗。”
展昭沉默了一下,忽地又一笑:“明明是我教出来的徒弟,怎么性子做派都和你一样,还叫你认了儿子去。”
“是,是,当年爷捡回来的时候活跟一只小花猫一样,谁知道收拾干净了是个那么俊的孩子。你喜欢他,收了做徒弟,可你怎么知爷就不喜欢?以后他叫爷爹爹,你可别嫉妒。”
“你这辈岔得,”展昭笑着推了他一下,“不服的话,赶明儿我也养个儿子,叫你教他不就得了?”
“说得容易,爷还不乐意费那个事!徒弟,是那么好带出来的?”
展昭没接话,白玉堂将下巴搁在展昭肩窝里轻轻摩挲,自顾自地说道:“我也还记得自己当年学武的日子,那时候年岁还没芸瑞大。练武那么苦,可那时候我就一心想将来做大侠,苦也不觉得。结果真入了江湖,闯出了名号,才逍遥了没几天啊?就被你这只猫给勾到开封府了去。”
展昭听白玉堂缓缓说他当年的事,自己原本也有点触动,结果被最后那几句又给压了回去,笑道:“怎么?没做成大侠后悔了?”
“是有点。”白玉堂闷笑出声,推了推展昭,“你也说说你学武的事情罢,这么多年,倒很少听你提起。”
“我当年学武……”
白玉堂听这句话,像是个要追忆往昔的架势,急忙微微屏息等着后文,谁知展昭沉默有顷,才又开了口:“不说也罢。”
白玉堂愣了一下,竟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片刻咬牙道:“怎么,耍你白爷爷?”
“岂敢岂敢,只不过展某觉得,白五爷见多识广,展某经过的,白五爷也一定都经历过罢了。”
“你就说你这一身功夫怎么来的,你那燕子飞可真一绝,五爷不信凭空就学得会了。”白玉堂箍紧了他的腰,又正脸对着展昭,“还有,你拜官的时候那么年轻,比白爷爷拜官时还小,你当时怎么就放着好好的大侠不做,你说。”
光线被白玉堂的身子挡着,白玉堂的脸在昏暗中看不甚清,几缕发丝垂下来挠在展昭脸上,展昭伸手捋过去,静静看着黑暗中依然明亮的,白玉堂的眼睛,少顷,才道:“好。”
三十多年前的空翠山上,一个小小的,青色的人影穿过烟水笼罩的迷花垂柳,来到孟若虚的门前,手中抱着那把祖传宝剑巨阙,口口声声地说要做大侠,求孟若虚收做徒弟。
当年的孟若虚不过三十出头,虽是归隐,却尚没有收徒的意思,但他一看见那孩子手中抱着的宝剑,便知他的来历。当年故人驾鹤西去时这孩子尚在襁褓,病榻之上展父将粉雕玉琢的孩子交给他,千万求他将孩子收入门下,教得出息,不求光宗耀祖,只求他正直存义,莫要辱没门楣。
待展父头七已过,孟若虚便欲将孩子带去,只是临行时见展母依依不舍,想想自己又江湖飘零,实在无法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便与展母约定,待孩子七岁满后,便将他送往空翠山纳入门下。
想起故人当年丰神,再看看眉眼与故人七分相似的孩子,孟若虚有意试试孩子的性子,门一关,没有理他。待到第二天清早,拉开房门,竟然见那孩子还是抱着剑跪在原地。清晨的朝雨打湿了孩子一身青色锦衣,乌黑发丝贴在面颊上,被清寒冻得瑟瑟发抖却还固执地抿着唇没有动。孟若虚大叹一声傻小子,几步跨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回身进屋,连一句“吾今收尔为徒”的话都没说,从此展昭便在空翠山一住八年。
白玉堂说当年想做大侠,谁不是呢?展昭也是。只是每次孟若虚问展昭学武做什么的时候,展昭大声回答“做大侠”,孟若虚都会轻轻刮他鼻梁,只笑不说话。
空翠山终年烟水蒙蒙,连景色也是像浸在水中一样温柔旖旎。春天山花遍野,夏日翠色似流,秋季归雁点点,玄英临地,便是一片雪国风光。
这样的环境滋养出来的展昭,性子也是温和亲切的,但是顽皮小子的时候,谁没有呢?趁着师妹不注意,把她长发绑在床柱上,又故意去撩师妹,撩得她生气发怒猛一起身,头皮一阵刺痛,放声大哭起来。可展昭又不会对付女孩子哭,越安慰越糟糕,往往两个人总要好闹一场这事才算完。
师妹春妮受了展昭欺负从来不跟孟若虚哭,反正哭孟若虚也是向着展昭。没人帮忙春妮只有自己解决问题,吵架不成就干一架,慢慢地也变得跟个野小子似的,跟展昭从山头打到山腰。孟若虚也知道这俩小毛头子山头吵架山腰和,任他们去打,他们又练了功自己又省了事,众乐乐多好。
但其实春妮跟展昭还是青梅竹马的时候多一些,打架只是调味品,山上的玩乐实在少,多数时候,还是两人各自练功的时候多一些。
春妮是个女孩子,自然没有展昭练功练得苦,时间也充裕得多。往往是展昭练功,她在一旁折花攀柳地编花环,扑蝴蝶。等到展昭练完了功,就将花环扣在展昭头上,捂住掌心给他看扑住的五颜六色的花蝴蝶,两人便顶着花环捂着蝴蝶一起说说笑笑地回了家。家中飘起缕缕炊烟,那是师父用他极不纯熟的手法在做饭。后来熟练了些还好,展昭刚上山的时候吃的要么是糊了的饭,要么就是夹生的。难为他在家里娇养大的孩子还能面带微笑地咽完,孟若虚在这一点上还是暗暗赞赏过展昭的,但他自然不会说出口。
孟若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展昭还是赞赏得多,但是他的忧虑只在一点,孟若虚觉得展昭这孩子将来定是有大作为,而俗话说树大招风,他又一向不爱教孩子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待展昭入了江湖,且不说不可免于痛苦历练,只担心那一颗至纯至善的心在浸淫江湖之后,是否如初。
而小展昭却对师父的忧虑一无所知,那时候的他只知道空翠山好,师父好,师妹好,小小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好,至清至净的山水,至纯至善的人们。
待到下山前夜,师父谆谆教导过后,问的最后一句话,依旧是多年来的那个问题,孟若虚问他,你学武,到底是为了什么。
孟若虚头一次问得如此严肃,展昭也不会再天真的以为自己学武只是为了做大侠。思虑良久,展昭最后说,请师父让徒儿去江湖经历一番,待有了答案,再告与师父。
那个答案在展昭江湖辗转了四年之后还是没有结果。他斩过恶霸,闯过山寨,抓过逃犯……多少人激赏他侠义,羡慕他武功,可越多的人关注他他就越迷茫,他也曾一度以为侠客就是以暴制暴,可他知道这不是师父要的答案。
十九岁将满的时候,金龙寺里那一探头,他遇着了那个改变了他一生轨迹的黑面官员。当年展昭正是迷茫的时候,包拯问他意思,他略一犹豫,便也答应了。本初的意思也不过是想换一个环境,去试试这一身武力的作用,是否只能用来以暴制暴,何况包拯人品着实让人称赞。于是耀武楼献艺,官拜四品,借调开封,追随包拯。
然而直到真正入了官场,方知官场险恶如狼似虎比之想象之中更甚,原本周旋官场已是累人,加之江湖上诋毁辱骂不绝于耳,他虽尽量不闻不问,却怎能完全放得下。
那时候展昭不过方及弱冠,待到入了官门的第二个年头,一个白色的影子荡过宫墙,穿过宫殿,盗去三宝,留诗题字,引他上了陷空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