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了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一组品质(与塞利格曼研究的特征类似,但是更为具体)跟个人的智商基本上没有关系,但是这种品质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可以对个人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产生惊人的效果。他把这组品质叫做“情商”。(注释2:《情商:为什么它比IQ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1996)
情商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爱德华·桑代克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大卫·韦克斯勒提出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描述了人怎样建立情感优势。
·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发散的智能》一书,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5年---维恩·佩恩在他的博士论文“情感的研究:探索发展中的情商;自我整合;与恐惧,疼痛和欲望相关的问题”中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该篇论文提了理论、现实框架、问题解析、精简/扩充、接收/说出/发泄等思想。
情商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爱德华·桑代克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大卫·韦克斯勒提出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描述了人怎样建立情感优势。
·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发散的智能》一书,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5年---维恩·佩恩在他的博士论文“情感的研究:探索发展中的情商;自我整合;与恐惧,疼痛和欲望相关的问题”中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该篇论文提了理论、现实框架、问题解析、精简/扩充、接收/说出/发泄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