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都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指南针促进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为新大陆新航线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支持。
不过,当我们学习了中学物理姿势以后,就会接触到一个名词“磁变”。
也就是说,地球磁场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周期最短的只有几秒,最长的每年也会有变化。
所以,指南针的磁针是不可能准确的指向正南或正北。
这种关于磁针不断变化的记载,在15-16世纪的航海观测记录中被经常提及。
著名的航海家,海洋学奠基人威廉·丹皮尔对他通过100多个观测站点得到的罗盘磁针偏转记录得出如下之结论:
“使我震惊的是,我发现磁变并不总是随着东经或西经的度数成正比地增减,我注意到它可能与距离某些子午圈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成正比。”
正就是说,因为磁变的存在,指南针的定位并不准确。所以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之中,并不像我们自己宣传的那么重要。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茫茫大洋上要是只依靠原始的指南针,非偏到姥姥家去。
那么,有人说了,可以根据磁变的规律来绘制磁变线达到矫正的目的啊?放心,你能想到了,欧洲的航海家们怎么会想不到?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年的实地勘测的积累,到17世纪后期,终于由埃德蒙·哈雷领衔的英国人绘制成功了南北大西洋的磁变线图。没错,这个哈雷就是测算出哈雷彗星轨道的那位物理学家。
可问题随之又来了,就是前面说到的,磁变并不是恒定的,磁变线的走向也不是恒定的,今年绘制的磁变线图,明年就不适用了,再重新观测绘制,那又是一场浩大的工程,而且毫无意义。所以,在天文钟发明并被应用之前,远离陆地的海洋航行定位,依然是以自然中的天体(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星星)来参照,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洋流、季风等知识。此外,与指南针同时发挥辅助作用的仪器还有星盘、象限仪以及交会标尺等等。这其中,很多仪器的重要性要超过指南针。
不过,当我们学习了中学物理姿势以后,就会接触到一个名词“磁变”。
也就是说,地球磁场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周期最短的只有几秒,最长的每年也会有变化。
所以,指南针的磁针是不可能准确的指向正南或正北。
这种关于磁针不断变化的记载,在15-16世纪的航海观测记录中被经常提及。
著名的航海家,海洋学奠基人威廉·丹皮尔对他通过100多个观测站点得到的罗盘磁针偏转记录得出如下之结论:
“使我震惊的是,我发现磁变并不总是随着东经或西经的度数成正比地增减,我注意到它可能与距离某些子午圈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成正比。”
正就是说,因为磁变的存在,指南针的定位并不准确。所以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之中,并不像我们自己宣传的那么重要。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茫茫大洋上要是只依靠原始的指南针,非偏到姥姥家去。
那么,有人说了,可以根据磁变的规律来绘制磁变线达到矫正的目的啊?放心,你能想到了,欧洲的航海家们怎么会想不到?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年的实地勘测的积累,到17世纪后期,终于由埃德蒙·哈雷领衔的英国人绘制成功了南北大西洋的磁变线图。没错,这个哈雷就是测算出哈雷彗星轨道的那位物理学家。
可问题随之又来了,就是前面说到的,磁变并不是恒定的,磁变线的走向也不是恒定的,今年绘制的磁变线图,明年就不适用了,再重新观测绘制,那又是一场浩大的工程,而且毫无意义。所以,在天文钟发明并被应用之前,远离陆地的海洋航行定位,依然是以自然中的天体(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星星)来参照,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洋流、季风等知识。此外,与指南针同时发挥辅助作用的仪器还有星盘、象限仪以及交会标尺等等。这其中,很多仪器的重要性要超过指南针。
![](http://hiphotos.baidu.com/%BA%D7%B0%EF%CE%CA%C2%B9%B0%EF/pic/item/ac0905a1a40f4bfbdc9e94f4034f78f0f63618d8.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