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吧 关注:39,262贴子:92,465

每日诵读,贵在坚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0-11 17:28回复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见到诸法的清净相,清净是空的别名,所以名为诸法的空相。
    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例如生死是一个空相,迷的时候以为有,以般若观之,生死是空的,不离开生死然后有涅盘,生死当下空就是涅桨:般若照见烦恼本来是空,烦恼空就是菩提,众生也是本来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不生,试问水中月有没有生??无生。水中月有没有灭??无减。水中月无生无减,一切法亦无生无减。又水中月有没有垢秽?——无,污水里也有水月,但不被污水所染,清净水内亦有月,亦不染清净水,故云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大海一天两次潮水,海水不会增加,一天两次退潮,亦不会减少,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生净土,佛性不会清净,堕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无死,等于虚空——明来暗去,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I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12 17:53
    收起回复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因此诸佛如来绝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诸法空相内,无五蕴可得,是故诸法空相内一个众生也无,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此意。
      在诸法实相内,无色的相可得,色的性就是诸法的空相,空相内无色的相可得,无楞严咒、大悲咒的字可得,亦无金刚经的文可得,是故空中无色。
      无色,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所以学佛,是很简单,很现实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14 00:49
      收起回复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以能生为义,根是积业润生,如眼看色,当见色的时候,或邪视、或偷看,于是便作业,又如眼见黄金起盗心,见美女起淫心,见名贪名,见食贪食,于是因眼根而积业。六根空即是清净,不是作无解,如来眼根空,出生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具足,所以眼根要空,否则便会作业,耳根亦复如是,若不空耳根,一切是非、淫词歌曲,会使人作业,鼻舌身意亦如是,所谓六贼为媒,自劫家宝,六根即六贼,劫去了真如佛性之宝。以般若观照,见到诸法的实相是空相,是故空相中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无,是空,是清净。
        【无 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是染污,能遮盖本来清净的佛性,如眼观色尘起贪念,色尘盖覆佛性,如是耳闻声尘起执著,鼻嗅香尘起取著,舌尝味尘乐著,身著触尘,意缘法尘,都能盖覆佛性。
        六根对六尘,六根空,六尘亦跟著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返流全一,便是涅盘,所以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用耳根,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根听是非闲言会造罪,若耳根返闻,远离声尘,会令你成等正觉。
        修行人一定要离六尘,出家便是离六尘,所谓出家,是出六尘之家,例如沙弥戒完全是离六尘,杀盗淫妄酒是五戒,在家居士也可受,但沙弥戒再加:
        6.不唱歌不跳舞,亦不往观听,是离声及色尘之家。
        7.不戴香花蔓,不香油涂身,是出香尘之家。
        8.不坐卧高广大床,是出触尘之家。
        9.过午不食,不贪著饮食之味,出味尘之家。
        10.手不捉金银财宝,出法尘之家〔分别我有多少财宝是法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0-15 04:18
        回复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六识,加上六尘六根,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众生,六根在内,六尘在外,中间是六识。六尘无知,六根有觉,六识起分别,但六根无分别,如眼见物,不会分别长短方圆,是由眼识分别,耳根只能闻声音,不能分别是男声、女声、风声、火声等,是由其识去分别,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有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无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把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
          昔日,有一梵志拿花供佛,世尊叫他“放下著”,梵志把左手的花放在地上,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问:
          “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世尊还要我放下个甚么?”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梵志即时悟道。
          我们现在约六根六尘六识都未放下,被十八界盖覆佛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把十八界放下。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0-16 23:09
          回复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何谓无明?众生十八界不能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佛性不明,名之无明,经云:
            “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
            真如人人有,但不守自己的岗位,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便是真如守自性,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故有无明,无明无实体,有了无明必定有行,所谓不觉是无明,妄动就是行,行分善行、恶行、不动行,总称为业行,行必有识,善行有善识,恶行有恶识,不动行有不动识,行即业,人业有人识——例如见水是水,天业有天识——见水如琉璃,饿鬼业有饿鬼识——见水成火焰。
            有了识,业牵识走去投胎,识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色是父精母血,自己的识是心,心有其名而无作用,所以称为名色,名色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后有五个胞:即头、双手、双脚,十个月后六根成熟,六根有入六尘的功能,故称为六入,小儿出生后与六尘相触,所谓六入缘触,触境有苦有乐,属受,故触缘受,受是果报,受果报时心生系著,故受缘爱,若乐受爱其长合,若苦受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故谓无苦集灭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19 00:19
            回复
              收藏,随喜赞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0-19 13:04
              收起回复
                【无智亦无得。】
                一切法空,空相便是清净相,在清净相内,六根清净,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清净,无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亦清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明清净,故无无明,无明尽亦清净,故无无明尽,老死清净,无老死,老死尽亦清净,故无老死尽,无菩萨能修六度万行之智,智亦清净,是为无智,万行清净,有何可得,故无得,世间法出世间法清净,是为无所得。
                此是菩萨法门,菩萨以六度为智,皆是断惑,在未证得一切法寂灭以前,要以智去断惑,但是一切法本来寂灭,无能得之智,无所得之法,亦无能修之智,无所修之法,若见有能所,是生灭心,不见有能所即寂灭心,所以道无智亦无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20 00:38
                回复


                  11楼2013-10-20 13:58
                  收起回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
                    悟一切心空名为菩提,了一切法空名为萨缍,心法一如,并无能得所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菩提萨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0-20 23:58
                    回复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何谓挂碍?例如眼〔珠〕与眼〔白〕相合是为无挂碍,眼与沙不能相合,是为挂碍,又如皮与肉相合是为无挂碍,肉中有刺则有挂碍,”挂碍者,与般若心不相同故,般若心是空,一切法是有,若一切法不空,有与空不能合便有挂碍,若一切法空,法空与般若心空相合便无挂碍,所以一切法空即般若,般若即一切法空,般若与一切法空打成一片,即一切法空不碍般若,般若不碍一切法空,犹如大悲咒放在心内——空,所以不会碍楞严咒,楞严咒在心内也是空,此空彼空,空与空台,无有挂碍,假如有一法不空,便有挂碍。
                      六祖菩萨在世时,有一僧名法达,来顶礼六祖,但是头不到地,六祖说他心中必有一物,法达说:“我诵法华经已有三千部。”自谓读法华经三千部,何必叩头到地,这三千部法华经未空,放在心内,便成为他的挂碍。
                      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便有挂碍,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亦有挂碍,若世间法空,出世间法亦空,与般若空相合便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有恐怖,恐怖即忧虑之意,如眼内有沙,若不除去便会盲,盲便是恐怖,眼内无沙便不会恐其盲,又如肉中有刺,若不除去,则有溃烂成疮的恐怖,凡夫有生死的恐怖,二乘人有沈空滞寂的恐怖。要是有一法放在心内不能空,此一法便牵你入生死。
                      过去有一位金碧峰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无常鬼便请土地公帮忙,土地公云:“金碧峰甚么东西也可以空,惟有一水晶钵他最爱,你们俩一变作老鼠,把玩他的水晶钵,一拿锁链,预备他出定时锁他。”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骂“谁人碰我的水晶钵”,另一无常鬼立即锁他,金碧峰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于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
                      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0-21 00:00
                      回复
                        凡夫生死有四颠倒:
                        1.身不净,计为净,
                        2.受是苦,计为乐,
                        3.心无常,计为常,
                        4.法无我,计为我。此是凡夫的颠倒相。
                        二乘人的涅盘亦有四倒:
                        1.看不净,不见法身净,
                        2.看苦,不见寂灭乐,
                        3.看无我,不见自在我,
                        4.看无常,不见佛性常。是为二乘人的颠倒梦想。
                        所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何只离一切苦厄,离一切苦厄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五蕴空,色空,空亦空,一切法空,便是诸法的空相,亦是五蕴的空相,所以先讲度尽一切苦厄,后说诸法空相,若五蕴未空,即一切法不空,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而且会生出恐怖及颠倒梦想,即凡夫认生死为真实,二乘人认涅盘为实有,悟道的人“生死涅盘等空花”,生死空,涅盘亦空。
                        以无所得故,菩萨证般若波罗蜜多,若有所得,便不能证般若波罗蜜多,证到般若波罗蜜多,见一切法即心,心即一切法,所以心与一切法无挂碍,无挂碍便无有世出世间法的恐怖,既无世间凡夫生死的四倒,亦无出世间二乘涅盘的四倒,是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证大般涅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0-22 23:32
                        回复
                          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0-23 08:26
                          收起回复
                            【究竟涅盘。】
                            心不可得,法不可得,心与法一如,俱无所得。是为究竟涅盘,又名大般涅盘,大涅盘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三德秘藏,是诸佛行处,菩萨依般若修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得大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无明尘劳烦恼妄想空,是过去佛,现在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现在佛,未来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未来佛,以般若观照,过去烦恼空,过去成佛,现在烦恼空,现在成佛,未来烦恼空,未来成佛。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无明妄想尘劳烦恼空,三世佛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是最上,菩提是最平等,菩提是最真,故又称为无上正真之道。
                            上来所说诸法空相内,无凡夫五蕴十八界之法,无声闻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无缘觉十二因缘之法,亦无菩萨能得之智,所得之法,总说就是无二乘之法,汇三乘归一佛乘,汇九法界同归一佛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0-23 23:10
                            回复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
                              苦,真实不虚。】
                              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佛得菩提,菩萨证大涅盘,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神力最大,能度众生成佛,
                              大明咒——能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
                              无上咒——般若最上,更无有上,无等等咒——般若是佛母,出生一切佛,无一法能与她相等。能除一切苦——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越出三界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真实不虚——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0-26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