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清泉书画社吧 关注:35贴子:436
  • 14回复贴,共1

【书法斋】女性书法纵横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书法,肇始于母系氏族社会中伟大的女性们在陶器及岩壁上刻画的原始符号。而后,秋胡之妻、蔡文姬、卫铄、谢道韫、武则天、李清照、管道升、邢慈静、吴芝瑛、秋瑾,代代绵历而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代女性书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书家队伍日益壮大。


1楼2013-09-25 15:45回复
    【女性书法纵横谈】
    □陈秀卿
      书法由女性创辟继而传播于世,被后人公认为高妙的艺术。然而,几千年“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使得无数女性的书法才华、创造力被埋没。回顾历史,女性文化在书法长河中所作的贡献,证明了女性的智力及其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巨大潜力。太平天国时期,男女平等的意识在萌芽;辛亥**则使倾斜的地平线开始恢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女性得到彻底的解放,1985年后更涌现了一大批女书法家。她们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她们以独立的审美品格和不懈的探讨展现着女性的风姿。
      女人和男人一样有天赋,书法艺术之花也胎息于女性,中国女性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女书法家历代都有过卓越的贡献。
      旧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许多精美的岩画与象形文字似有密切的渊源,专家们认为这些岩画的作者应是女性。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的陶工们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是我国古代文字之“始祖”。从这些远古的文化遗迹里,我们看到了女性卓越的造型能力。
      自黄帝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至辛亥**,将近五千年的男权文化统一天下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见识受到相当限制,但仍有不少玉台高手脱颖而出,名扬当时或泽被后世。


    2楼2013-09-25 15:46
    回复

      周慧珺 书作

      周慧珺,1939年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3楼2013-09-25 15:47
      收起回复

          女书家见诸史籍最早的,是与孔夫子同时代、同故乡的秋胡之妻。秋胡外出三年,其妻在家养蚕采桑,闲中创作出了名叫“雕虫篆”的书体。宋代僧人梦英曾在《十八体书》中言:“此书亦云‘战笔书’,其体遒律,垂画纤长,旋绕屈曲,有若虫形。其伏则玄鸟优游、落英散漫矣。”
          汉代才女蔡文姬博学多才,书法得其父蔡邕真传。文姬曾将笔势笔法传给钟繇及卫铄。她的草书,黄山谷认为极可观。大司农皇甫规的妻子马夫人善属文、能草书、工隶书,《后汉书》曾记载:“众人怪其工。”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钟繇得蔡文姬真传,而卫铄则是书圣王羲之青少年时的老师。尤其是卫铄,擅长正、行、隶三体,唐人评其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似“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波浮霞”,可见她的书风甚得世人的推崇。她还是中国书史上较早时期的理论家,20岁著《草隶通解》,又于去世前一年整理了总结其创作经验的《笔阵图》。史书上还记载了郗夫人、谢道韫、傅夫人、荀夫人、汪夫人等女书家,她们或善正、隶,或善篆、隶,或善行、草,多以书法自娱,其才华在零星迸发中透露出古代妇女的聪明才智。
          一代女皇武则天于书法有着极好的修养。《宣和书谱》说她“喜作字,得祖上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她的行书《一夜诗》、行草书《升仙太子碑》历来为书界称道,其书极富丈夫气。《宣和书谱》里还难得地记载了当时薛涛的书法“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


        4楼2013-09-25 15:48
        回复

          胡秋萍 书作

          胡秋萍,1962年生,河南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书法创作研究部主任。


          7楼2013-09-25 15:50
          回复
            清代姜淑斋的书法曾得朱彝尊的欣赏:“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嘉兴才女黄媛介书法有林下风,沈非酷情笔砚。大书家刘墉的妻妾亦多善书。阳湖张婉川笔力挺健,到了70多岁仍时常挥毫。桐城吴芝瑛、闽县秋瑾等女书家能冲破男权主义的制约,摆脱闺阁情、阴柔气,书风清劲、潇洒。清代随着各地篆刻流派的盛行,亦涌现出韩钿阁、贺桂、何玉仙等十几位女篆刻家,能与当时巨擘相抗衡。
              综上简述,可见中国女性书法曾有过悠久的历史、光辉的业绩,但史上对女书家的记载极少,专录女书家的书更如凤毛麟角。比如,《晋书》里就没有给卫铄这位重要的女书家立传。唐太宗李世民亲撰的《晋书·王羲之传论》给了王羲之书法艺术以极高评价,却绝口不言王羲之的书法教师卫铄。难得清代学者厉鹗从正史、野史、杂记以及断简残篇里捕捉并专辑了历代女书家211人。今人郑逸梅复摭拾各类典籍杂著,又补上96人。不过,由于几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虽有厉鄂等人的努力,但所录女书家多无姓名,只是“某夫人”、“某氏”,作品流传下来的更少。


            8楼2013-09-25 15:51
            回复

              张改琴 书作

              张改琴,甘肃省庆阳县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9楼2013-09-25 15:52
              回复


                蔡梦霞 书作

                蔡梦霞,1972年生,江苏泰州人。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五届、七届中青展,其中第五届中青展获奖;篆刻入选全国第四届中青展,第四届篆刻展。


                13楼2013-09-25 15:54
                回复

                    男女智力结构的差别绝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书法绝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的形象思维及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能力,都还优于男性;在以情感为生命的艺术创作中,常较男性更具有潜力。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除了体力或者判断的可靠方面外,妇女毫不低劣于我们男子。”历史上人为造成的“男尊女卑”使得男性轻视女人,而女性亦灰心、失望和自卑,使自己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使多少有能力甚至有天赋的女子不能发展。女性学习书法能达到“含情万里、摽拔志气、黼藻精灵”(张怀瓘语)的目的,即书法艺术能够激发女性的志气,树立女性的自尊心;书法艺术能够陶冶女性的心灵,自遣自娱、神怡务闲、酝酿学问、任意挥洒、痛快淋漓、灵心焕发,具有很好的美育功能。学习书法艺术,易使女性开阔视野,洗刷掉封建积尘的重压以及盲目的自足。
                    另外,书法还能让广大女性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现在,有些女性沉浸在较低级的享乐之中,除了工作、家庭,她们似乎就没有人生,精神空虚,没有一点修养,例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打麻将”就是不少女性打发时间、排遣烦闷的办法,滋长了好赌、侥幸等不良的心理,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乃至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与此相反,我们发现女性书法爱好者或女书家绝少有此举止。学习书法的女性都能较好甚至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她们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还是聪明合格的家庭主妇,深受社会尊敬。
                    女性书法队伍日益壮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时代。近十几年,女书家积极介入新时期的改革,研究自我、解放自身,以坚强的意志、矫健的步履投入到群众性的书法热潮中。今后将有更多的书法界姐妹充满勇气和信心,变被动为主动,成功地去完成女性角色的任务,让古老、优秀的书法发挥其伟大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14楼2013-09-25 15:54
                  回复

                    (书法家介绍和作品图片均整理自网络)


                    16楼2013-09-25 15:55
                    回复
                      好,
                      这个必须顶起来,
                      以后多介绍点这方面的知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9-26 08:18
                      回复
                        真好。亚玲兄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9-27 08:57
                        回复
                          再次顶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10-05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