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精9000吧 关注:15贴子:198
  • 5回复贴,共1

考官如是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逢进必考已成定势,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后备干部、公开招干等等,这给那些无后台无权势的人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或好单位以极大鼓舞,报名如洪流般的踊跃,一职千求已不是什么神话,各种培训班似雨后春笋,家长也愿意向这里投资,公考市场好不热闹。
有幸做过几次面试考官,我想对考生们说几句话: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真想进入这些队伍,认真准备是必须的,考前培训是必要的,储存知识是必备的,调整心态是必有的。
一、考官的产生
有很多考生顾虑笔试过后的面试是“拚爹”,没后台没关照的考生往往心里发虚没底,其实随着面试制度的逐步完善,这种心情是不必要的。这里介绍一下考官的产生,你就可以安心的去准备你的面试了。
各地组织部门都有一套考官库,这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各部门中选择对组织人事工作有一定经验的干部组成的。每次面试前,组织本次面试的部门中只有几个人知道选择了哪些人来抽签进入面试官队伍,然后编个理由通知这些人来开会。所以,参加面试的考官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抽调上来,在会场中公开抽签决定谁入闱谁不入闱,没抽中的人离开,抽中的人当场交出手机,然后集中封闭,不准对外联系。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对单位或家里交待,会安排一部公用电话,在有人监督、有录音情况下对外联系。有时,实行异地面试,那么这种保密性更是无话可说。
哪个考官进入哪个考场是不固定的,每天早上要抽签决定,还留有几个轮空预备。每个考场一般设主考官一名、副主考官一名、考官五名,另有监督员一名、记分员两名、社会监督员两名。七名考官按题分别打分,去掉最低分、最高分,最后以五个有效分平均给出分数。所以,某些考生要找人际关系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你不知你抽到哪个考场,你也不知你找的那个考官抽到哪个考场,即使在一个考场,最高分也会被去掉,不会成为有效分,所以有找人想法的考生,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没必要。哪个考官如果答应了你,我敢说,那也是忽悠你。


IP属地:吉林1楼2013-09-12 09:32回复
    二,考题的设置
    找考官想得高分是行不通的,但找考官事先指导一下还是可行的,因为这都是实战经验,不同于教材上的太虚。
    公职考题一般是出自以省为单位事先似好的题库,根据招考人员岗位分类选择。基本是通用题,不考专业知识。考官对题目也是事先不知的,每天题目不同,考官只是早于第一个考生约15-20分钟看到考题。每题都有所专指,设置要点,以便统一了解各个考生对这方面的能力,打分尽可能的一致。
    一般公职面试,15分钟回答3道题的居多,也有10分钟回答2题的。主要分五个方面:即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表。也有时根据岗位情况有所变化,如沟通协调调整为人际关系处理、应变创新调整为辨析认知等等。
    1、综合分析能力历来是面试的重中之重,占面试成绩的40%,考察考生对问题的理解、逻辑性、全面性,看回答问题的思路清晰度、思维的敏捷性。
    2、沟通协调能力占面试成绩的20%,考察考生与人沟通、善不善于协调、团结友爱、换位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3、应变创新能力占面试成绩的20%,考察考生能否面对复杂的问题有条不紊、理性分析、遇事不慌、观点新颖明确、思路有创意。
    4、语言表达占面试成绩的15%,考察考生口齿流利、说话清楚、不做作、不过激、阴阳顿措、平仄有度。
    5、举止仪表占面试成绩的5%,考察考生有气场但不张狂、显恭敬且不自卑、活眼神而不乱闪、灵动作并不僵硬。


    IP属地:吉林2楼2013-09-12 11:00
    回复
      三、考生的应对
      参加面试的考生都想不被考砸,都想被录取,愿望是好的,现实也是残酷的,你没参加过培训就不如被培训过的,你在学校经历丰富的,就好于“白菜帮”,实践上看,大多参加工作的要好于刚毕业的,在校参加过演讲、辩论的要好于默默无闻的,这是现实。
      那么,考生该如何应对面试呢?
      1,你要认真审题,看清楚要考你的是啥?要点在哪?比如:有一道题是让你结合实际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这是一道辩证思考题,题中已经讲解了“慎独的意思是人的行为在不会被别人知晓的情况下,还能够更加谨慎地约束自己,才是一个有美德的人”。这就说明这题不是让你来辨析什么是慎独,你就不必占用时间夸夸奇谈什么是慎独,而是要通过对慎独现实意义的回答,展示自己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对道德的理解。这时你就要用简单的一句话“这是一句千年古话,现今仍可延用作为道德标准,说明这是真理”来定性,然后多视角地分析有慎独这种品行的人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团结,才能在物质面前防诱惑、防腐化,加强自我约束等等。这个题的要点是慎独的现实意义,关键点是结合实际,离开这些方面,你的回答就会得不到高分。
      2、注意辩证统一观点的运用。比如: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与知不足的关系。有很多考生把注意力放在解释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查找、感悟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你能不能再辩证一点,反过来说说知道不足后会促进自己加强学习?这题本身就是一道辩证思考题,了解你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那你就不能离开辩证,你首先要回答的是“学习与知不足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下子就叨到了要点上,得分起码在30分以上,然后再结合实际讲讲加强学习的必要性,自己怎么样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别人学,以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增强才干,知识越多越能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会促进自己更加勤奋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加谦虚谨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这道题的要点是两者的辩证关系,不能只讲学习,偏废知不足后该怎么办。
      3、


      IP属地:吉林3楼2013-09-12 11:50
      回复
        3、展示出真性情。有些题是需要你展示真性情的,只说好不说差、避开尖锐的问题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比如:有道题问你,一个同事因拉票以先于你一票当上了先进,你怎么办?很多考生大都是谈先调查这理是不是真的,然后要如何如何从自身查找原因,学习别人的长处,争取下一次当上先进。这么回答没有错,但得不了高分。这是一道关系处理题,看你落选后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注意,是“各”方面的关系。那么你除了要谈自身首先要淡定,不能在会上就发飈或调查情况外,还要讲出你和其他同事的关系是不是不如该人,下步要怎么办;要与该人谈心、指出其错误;看选举办法是不是存在的哪方面的漏洞,向领导建议如何修改这种能拉票的办法等等,让考官了解你可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对待荣誉也是向往的,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你。
        还有一题:请你谈谈对“谁在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议”。大多考生不敢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谈自己要做到背后不议论别人,但还没有具体的措施,空话较多,抓不住要点。这是一道工作环境现象剖析题,测试考生认知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那么首先你就得说这是现实中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的现象,每个人应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其次是谈自觉约束自己,不在背后议论人,特别是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隐私和缺点,这是不道德的,也不利于团结。第三要阐述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要区别对待,对于合理性的建议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于涉及较大的问题要在适当场合予以指出或澄清,对于诽谤、造谣要请组织出面解决。第四要谈出单位如果此现象很严重,就要在适当场合、适当时机提出整顿建议,讲明利弊,以正风气。第一点考生在答题时正视的少;第二点一般回答的多,也基本在这方面转转;第三点大都能涉及,但不系统、没有分层次;第四点很多考生都忽略了,不知是不是想不到。


        IP属地:吉林4楼2013-09-12 13: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