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明吧 关注:15,749贴子:439,887
  • 18回复贴,共1

【文化】杜维明:中国文化不会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夏文明历久弥新


IP属地:广东1楼2013-09-04 23:17回复
    西方所谓的很多“中国没有XX”实质上只不过是“中国没有符合西方标准的XX”


    IP属地:上海6楼2013-09-05 20:16
    回复
      很喜欢这句话,用自己的糟粕和人家的精华来比较。一针见血,再加一句某些糟粕还不仅仅是中国人的。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9-05 22:02
      回复
        有一点是无疑的,即正本清源。正本清源解决“是什么”,才谈得上解决为什么、怎么办。而正本清源的第一步,我始终认为,是为那些凝聚共识继往开来的,华夏旗帜性的人物进行正本清源,捍卫他们的事实和名誉,如果他们被捏造谣言、裁剪史料,蓄意的污蔑抹黑,那人们只会剩下迷茫和懦弱,这是毫无疑问的。


        IP属地:浙江8楼2013-09-22 01:58
        回复
          儒家毛病的确有,但究竟比那些满篇赞美什么虚无飘渺的亚伯拉罕宗教强。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9-22 17:52
          回复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学问,哲学是西方学术的舶来品。而中国是没有哲学的,只有学问,只有大道。中国学问无论儒、道还是汉传佛教,本不属于哲学范畴。中国的学问很少是为了专门探讨某一个概念而渐成体系的,中国能被西方感觉到的概念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她们不是依据经验和讨论产生的,她们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先天存在、浑然一体的,没有彼、此界限。中国只有与天地俱在的先天的观念,一切讨论、阐发,都是基于宇宙和人世的自然地联系而成的。这体系也不是认知的过程,而是融入或者说归入的过程。是回归,而非抵达。
            中国人的精神历程是回归,是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是抵达,是认识世界。
            所以真正的中国思想不存在西方所独有的理智成分。中国学术本不从利害上分辨,惟究天理人心。一切西方术语并不合于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先秦百家讲究利害,只是为了说服君主,而他们辩说的精神最终还是要归于忠信仁义四字,他们的风骨还是要归于静穆悠远。这期间,道家寄托于放浪形骸的玄想,儒家赞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都是为了探寻孕育万物的原初的精神,以求回归‘混一’之境,一,意味着没有物我,厉害,是非,生死。那是绝对和谐。是概念消融之处。但是习惯于怀疑和分辨的西洋文化也会认为那是绝对不包含理智的。
            认识不到这个中华学问和西学之间的根本差异以及基于这一差异而形成的全部分歧的人,是不可能是儒生的。也就谈不上传承儒学了。


            10楼2013-09-22 19:14
            收起回复
              所以中国人的学问里面,并不存在一个小‘我’。一个肉身之‘我’。为什么说不存在呢,因为不看重,不在眼中心中,可有之,可无之。故曰无也。
              而况万物天地自生也,亦自育也,有何分别?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死,魂升魄降,亦不过天地中物耳。故尔‘混一’之境,乃是真谛,太初之光,乃是本相。此即我也,惟心知之,惟天地鉴之。
              彼言别有一‘我’,何也?不过天地中一块血肉耳。譬如花之与瓣,树之于叶,于此生焉,于此终焉,一体同心,何可分也?其与万物,纷然杂陈、蔚然可观之态,并耳目俱幻矣,则欲分此以别彼,损公以奉私,巧技艺以牟利,立概念以求‘我’外之界,惑矣。
              要而言之,这也正是轻生死、轻利害,重义理的儒家思想的源泉。


              11楼2013-09-22 20:54
              回复
                中国最后的儒家学者,是陈子龙、夏允彝、刘宗周、吴钟峦、张肯堂、黄道周、曾樱、张煌言诸公。今人不知谁也,亦不必知也。


                12楼2013-09-22 21:09
                回复


                  13楼2013-09-22 21:16
                  回复
                    我看明朝末年的儒生们好像自身也派生出了近代科学和民主的萌芽啊


                    IP属地:美国14楼2013-09-24 0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