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老将陈一冰(微博)遇到了新问题。在参加完全运会开幕式后,这位前奥运冠军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准备去大连观看体操比赛,不过却担心自己因为没有任何证件,会遭到被拒之门外的尴尬。
在遭到“被拒之门外的尴尬”之前,陈一冰先暴露了一个中国人普遍潜意识里的另一个“尴尬”,即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看见别人享受特权时都会愤慨地认为“特权是不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拥有特权却过期不用则是岂有此理。
所以,这不是陈一冰买不起最高标价不过80元一张的门票的问题,而是天津体操队一不小心动了前奥运冠军的特权的问题。80元钱事小,面子体大,所以陈一冰才有了“自从说参加不了全运会了,天津体操队就没有任何人跟我联系过了”的委屈。
有这种委屈,算不上是陈某人的矫情,因为它建立在我们的生活常识之上。既然铁道部职工坐火车不买票,局部城管执法队员吃西瓜不花钱,中小学名校教师的子弟可以视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存在,计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免费获得避孕套,那么体操冠军不买票看比赛自然也是正当的,何况前奥运冠军还有那么宏大的理由---为队友加油。
何止是正当,在陈一冰看来,这种理由简直就是神圣的,与他在张尚武事件中高调感谢组织一样神圣,所谓“为何我常饱含热泪,只因我对组织爱得深沉”。现在,组织忙着争金夺银,暂时没空安抚因伤缺阵的小陈,一冰同学便感觉受了“冷落”。
但陈一冰在网络世界里抱怨受了冷落却并没有得到一边倒的同情,理由也是前文提到的,特权的相对论思想只是隐性的国人智慧,属于闷声发财的范畴,得了便宜卖乖自然不好,没得到便宜不卖乖也是不对的,毕竟,要多二的人才会将这样的事情拿出来摆台?
但就有一些比较二的人坚持陈一冰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所以他免费看比赛的要求是合理的,不满足就可以上升到“卸磨杀驴”的高度。听起来好残酷。
那么,前奥运冠军是否拥有可以终身免费看比赛的合法性?如果是在真正的体育大国,这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这一点无须多谈。即便是在职业运动的世界,那些俱乐部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俱乐部往往会在重大的纪念时刻邀请他们到场,但也绝无可能每赛季赠送季票。
行业之间横向比较,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稻,温饱了十几亿人,但袁先生显然也不能因为超市买米要付费发条微博感慨商家缺乏一颗感恩之心。
中国特色举国体制的体育模式之合理性且不谈,陈一冰拥有体操天分,党国需要金牌形象工程,所以自幼年开始便层层培养选拔,最终将一个体操天才培养成奥运冠军,其性质与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没有本质不同。
奥运金牌之后,陈一冰名利双收,双方也算是帐目两清,谈不上谁欠谁。如果像黄玉斌一样愿意给陈一冰提供门票,那是情分,如天津体操队不给陈一冰门票,也是道理。
这么清楚的事实面前,陈一冰却要在微博上扮演小清新作小可怜状,就有点弄不清自己的斤两,非要把自己归于离退休老干部的队伍了。要知道我们的国情是这样的,奥运冠军并非全能的通行证,老干部才是永远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