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申遗成功!
如果你系广东人请你转: Cantonese(粤语) 是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的,并非中国某一方言! 粤语,英文为Cantonese,俗称广东话,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仅次于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 所以,粤语不是“鸟语”。每种语言都有其用法、发音上的特点。 我们尊重国家有关推广使用普通话的政策和要求,但是语言往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其超越一般沟通功能的意义,所以推广普通话与保留、使用、保护方言并不矛盾。 下列地区/国家日常用语: Cantonese(粤语) * Australia (澳洲)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English, Italian, Greek, Cantonese(粤语), Arabic * New Zealand (新西兰)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Maori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English, Maori, Samoan, Cantonese(粤语), Mandarin * Hong Kong SAR (香港特区)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Cantonese(粤语), Min Nan, English,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里面提到:“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现实当中,在粤语的发源地,粤语的使用范围却有萎缩之势,日常教学被强制要求必须使用官方语言,地方主要媒体在母语节目播出方面亦未有积极表现,某些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场合,允许其他方言的出现,却始终未见粤语的身影,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从现实看,由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推行普通话,而在国际上曾经与普通话长期并立的粤语于是被冷落,而导致萎缩,生命堪忧。保卫粤语,不仅仅是国内朋友的愿望,就在这之前不久,纽约唐人街的越棉寮华人团体,就开办了粤语学习班,也是基于保护粤语的生命。 从粤语的发生和粤民族的产生来看,其实粤语是介于既是中国语又不是中国语之间,因而最容易受摧残,是濒危语言,极其应该受保护,而最有力量进行保 护的就是联合国。如果申遗成功,联合国自有一套保护粤语的程序,甚至会立碑立传。生米成熟饭,到时候,中国政府不得不执行。由于会有法令保护,粤语的地位就名正言顺,不会受排挤,任何把粤语称为“鸟语” 的人,任何要消灭粤语的政府官员,自然就是触犯法律了。于是,各位对“粤语消亡”的担心应可消解。 国际上所承认的粤语Cantonese,就是指广府话。这个“广府话”覆盖范围相当广,大家一般看到的是粤中,港澳,粤西,粤北,桂东等,却忘记了海外这个大地盘,东南亚华人,欧美华人,使用粤语相当普遍,其中不乏粤籍学者和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说粤语的总人口,有可能超过一亿,从联合国的角度看,这已经是个大语种了。许多偷渡到美国的华人说:“要学英语,还不如先学广东话更有用”。 外国人都知道有Mandarin和Cantonese之分。Cantonese早就已经列入了国际公认的语言的名单内,这不是什么人为的结果,而是历史形成的,其他语言想要进入这个行列,就不容易了。比如活动最积极的台湾人,至今国际仍未完全承认Taiwanese这种语言,更不要说是也想打入这个行列的上海话和福建话了。 在国外,很多外国人不知道“Guangzhou”是何物。谈起中国,他们只知道香港,北京,上海,甚至深圳,就是不知道广州,令我们这些热爱南粤文化的广州仔大为恼火。但是,Cantonese(粤语)在外面却无人不晓,於是我通常跟鬼佬们解释说,广州有另外一个名称叫Canton,也就是 Cantonese发源的地方。 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十九世纪中叶曾一度排名世界第四的中国对外贸易之都;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孙逸仙先生等惊天动地的历史和人物;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悠久而独特的Cantonese语言、文化、饮食、传统;提到Canton,自然让人想到一年两度著名的Canton Fair(广交会)。。。而我们现在的官方名字Guangzhou,做不到这一点。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最能体现广州文化和历史的Canton一名似乎逐渐消减,我们在用广州的英文译音时不得不在后面加上“旧称”Canton一词,甚至没有!广州这座文化名城、历史名城将在英文译音的混淆下,名声也随著Canton的消减而变得不被外人了解。 国外读者无法将Guangzhou与Canton联系起来。於是在国际上将广州变成一个人所不知的新城市,使Guangzhou与历史、与自己的根一刀两断。 如果将Sun Yat sen(孙中山)改成SunYixian或SunZhongshan,则谁也不会认出这是中国“国父”;如果清华大学自称“Qinghua University”,则可能被归入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 所以,即使是联合国的《中国政府文件》,孙中山也没有“拼音化”,仍称Sun Yat sen;清华大学也没理睬“拼音化”,坚持用Tsing hua University。北大,依旧用Peking university。 振兴广州话,推向世界,要让世界和中国知道CANTONESE的地位!
如果你系广东人请你转: Cantonese(粤语) 是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的,并非中国某一方言! 粤语,英文为Cantonese,俗称广东话,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仅次于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 所以,粤语不是“鸟语”。每种语言都有其用法、发音上的特点。 我们尊重国家有关推广使用普通话的政策和要求,但是语言往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其超越一般沟通功能的意义,所以推广普通话与保留、使用、保护方言并不矛盾。 下列地区/国家日常用语: Cantonese(粤语) * Australia (澳洲)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English, Italian, Greek, Cantonese(粤语), Arabic * New Zealand (新西兰)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Maori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English, Maori, Samoan, Cantonese(粤语), Mandarin * Hong Kong SAR (香港特区) Official Languages = English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Cantonese(粤语), Min Nan, English,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里面提到:“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现实当中,在粤语的发源地,粤语的使用范围却有萎缩之势,日常教学被强制要求必须使用官方语言,地方主要媒体在母语节目播出方面亦未有积极表现,某些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场合,允许其他方言的出现,却始终未见粤语的身影,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从现实看,由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推行普通话,而在国际上曾经与普通话长期并立的粤语于是被冷落,而导致萎缩,生命堪忧。保卫粤语,不仅仅是国内朋友的愿望,就在这之前不久,纽约唐人街的越棉寮华人团体,就开办了粤语学习班,也是基于保护粤语的生命。 从粤语的发生和粤民族的产生来看,其实粤语是介于既是中国语又不是中国语之间,因而最容易受摧残,是濒危语言,极其应该受保护,而最有力量进行保 护的就是联合国。如果申遗成功,联合国自有一套保护粤语的程序,甚至会立碑立传。生米成熟饭,到时候,中国政府不得不执行。由于会有法令保护,粤语的地位就名正言顺,不会受排挤,任何把粤语称为“鸟语” 的人,任何要消灭粤语的政府官员,自然就是触犯法律了。于是,各位对“粤语消亡”的担心应可消解。 国际上所承认的粤语Cantonese,就是指广府话。这个“广府话”覆盖范围相当广,大家一般看到的是粤中,港澳,粤西,粤北,桂东等,却忘记了海外这个大地盘,东南亚华人,欧美华人,使用粤语相当普遍,其中不乏粤籍学者和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说粤语的总人口,有可能超过一亿,从联合国的角度看,这已经是个大语种了。许多偷渡到美国的华人说:“要学英语,还不如先学广东话更有用”。 外国人都知道有Mandarin和Cantonese之分。Cantonese早就已经列入了国际公认的语言的名单内,这不是什么人为的结果,而是历史形成的,其他语言想要进入这个行列,就不容易了。比如活动最积极的台湾人,至今国际仍未完全承认Taiwanese这种语言,更不要说是也想打入这个行列的上海话和福建话了。 在国外,很多外国人不知道“Guangzhou”是何物。谈起中国,他们只知道香港,北京,上海,甚至深圳,就是不知道广州,令我们这些热爱南粤文化的广州仔大为恼火。但是,Cantonese(粤语)在外面却无人不晓,於是我通常跟鬼佬们解释说,广州有另外一个名称叫Canton,也就是 Cantonese发源的地方。 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十九世纪中叶曾一度排名世界第四的中国对外贸易之都;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孙逸仙先生等惊天动地的历史和人物;提起Canton,自然让人想到悠久而独特的Cantonese语言、文化、饮食、传统;提到Canton,自然让人想到一年两度著名的Canton Fair(广交会)。。。而我们现在的官方名字Guangzhou,做不到这一点。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最能体现广州文化和历史的Canton一名似乎逐渐消减,我们在用广州的英文译音时不得不在后面加上“旧称”Canton一词,甚至没有!广州这座文化名城、历史名城将在英文译音的混淆下,名声也随著Canton的消减而变得不被外人了解。 国外读者无法将Guangzhou与Canton联系起来。於是在国际上将广州变成一个人所不知的新城市,使Guangzhou与历史、与自己的根一刀两断。 如果将Sun Yat sen(孙中山)改成SunYixian或SunZhongshan,则谁也不会认出这是中国“国父”;如果清华大学自称“Qinghua University”,则可能被归入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 所以,即使是联合国的《中国政府文件》,孙中山也没有“拼音化”,仍称Sun Yat sen;清华大学也没理睬“拼音化”,坚持用Tsing hua University。北大,依旧用Peking university。 振兴广州话,推向世界,要让世界和中国知道CANTONESE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