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影随行吧 关注:198贴子:1,103
  • 6回复贴,共1

静尘的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忙碌,总体进展几乎没有。
但是有一些量变到质变的迹象,首先,我,这个生命的存在,我的存在本身,由单纯的念头之连续组合变为有念与无念的组合。无思无虑的状态带来愉悦,可以设想,另一种的存在方式是可能的,在空无所空的世界里,并不寂寞。
对性命合一加深了理解,命是生命的根本,不是后来才炼命功,而是一开始就在炼。如果性是无,命是有,如果没有命功的成分,如何无中生有呢?
密宗发自生命本源的六字大明咒,道佛的息,都是命。命是代表生命向生,如植物向阳一样,根本的愿。心不管怎么空,怎么无生无死,脚下总会有一条路,或者走向新生,或者走向幻灭。
以如来空空之心,照真人深深之息。


1楼2013-08-22 22:02回复
    前几天浑身乏力,难受。
    到昨天早晨醒来,一起床就眩晕恶心,吃了点维生素坚持去上班。下午忽然好了,怎么说呢?忽然之间,好像一股意识降到了丹田的感觉,于是眩晕恶心就好了。
    丹田好像变活了,以前气感再足,也是死物,没有这种奇妙的感觉。
    这几个月乐受反应很大,尤其是盘念珠的时候,突然就高潮了,全身都过电。而且脾气见长,欲望变大。也许是神气相交相合的过程吧?丹田活了,也许就是神气相合的一点结果。现在头脑清醒,脾气又没有了,欲望也平复了些。


    2楼2013-08-22 22:03
    回复
      发现日常的练己是分阶段的,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前进,如果一个层次没扎实了,是没办法真正进入下一个层次的。通常是在一个层次徘徊很久,积淀的够了,在某个点突然触发下一个层次,如果积淀不够,硬性的套用丹经或佛经里对于高层次练己境界的描述,往往落入臆想和空谈,反而给自己制造了障碍。
      至于方法,乐育堂语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时时怀着慈悲的心,把玩静中所得。
      刚开始是收心,出现的效验是人更专心了,性格不容易走极端了等等。这个时候的方法就是专心做事,以现在心为用。
      接着是静心,日常偶尔的会静一下。
      心归壳,身心开始相交了,伴随渐渐增大的舒适愉悦。
      身心相合,人在生理上相应的有很刺激的愉悦舒适。
      守一,我觉得谈不上守,我觉着一是种身心的共振,是种开放性的存在。这么说挺乱的,也许词不达意吧?反正它会自己出现,顺着它就行了。
      无思无虑之真,也就是无念的状态。这时人有两种状态,有念和无念。这无念又不是单纯的压抑念头,相反的,这无思无虑之真是一种心灵状态而不是单纯的不想事情。松松空空,放下一切负担。是人生至高的享受啊!能得此至乐,才能踏踏实实的不断进步吧?这时世间很多事都没心思为它们烦恼了,比如人间的种种不公,当然期待人间更加的公正,但是。。。。。。历史总是螺旋前进的,总是潮起潮落的,所以。。。。。。不想那么多了。现在很多愤青贴我都不发了,觉得自己过了那个阶段了。网上再遇到这类帖子,我路过的痕迹,只留下祝福和同情。
      虚静,也许这就是下个阶段吧?记得一篇文章说,练己筑基的别称是小还虚。懒得想它会是怎样的,不管它。


      3楼2013-08-22 22:03
      回复
        无思无虑的无念状态应该是个转折点,开始一个新的视角的体验。感觉非常好时,或者往丹田轻轻一收,丹田就醒了过来,成为宇宙的中心,内外虚空,交相共鸣。


        4楼2013-08-22 22:05
        回复
          记得那个谁曾问老师,胎息有什么用?
          我都想不到这个问题,小姑娘真可爱。
          当时老师的回答是后面有用,至于是什么用处,修证没到,没好意思问。
          不过今天例行的看一点书时,突然这一段话闯入我的视线:
          药既生后,当行河车工法。若精神不振,亦难使清升而浊降。古云“专气致柔”,亦不过言一心一德之专致,极其和顺,非教之放弱也。总要将后天凡息停止,不可丝毫运用。盖后天之息,凡火也,凡火伤人,不可用他,必须以先天神息无形无象者为主。纵有后天之息未止,我亦不理他,只心心念念融会先天神息,而后天凡息一听上下往来,我不采他张他、与他作一个主,即得先天神息之用。于是身心内外自如水晶塔子,琉璃宝瓶,通天通地,亘古亘今,觉得天地人物无不与我一体,两相关切。迨至三元混合,返乎太古之天,此时用火无火,几于大化流行,上下与天地一也。
          额米豆腐,第一个用处俺发现了。
          这先天神息,除了胎息,想不到还能是啥。


          5楼2013-08-24 11:55
          回复
            还有性命相生相依的道理,可以这么说,现在一些高人把性功拔高到唯我独尊的程度是有问题的。
            身心不能相交相合,不能脚踏实地,难免落入臆想的怪圈。
            要先把眼前的基础做好,时间到了,新的阶梯自然出现。
            不然的话,总想着最高境界是啥样,直奔那而去。围地球跑几圈也登不了月啊。


            6楼2013-08-24 12:10
            回复
              现在存在一种状态,有很强的进出感,比如说上午站桩时进去了,后面一天都会精神百倍,陪老婆女儿到处玩也不累。
              不是先天一炁入体的状态,有点像初步的能入定了。
              如果是打坐,时间足够的话,能出来后又进去。
              现在偶尔还眩晕,不敢加油炼了,先稳住。


              7楼2013-08-25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