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产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是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时时处于消长和转化之中。阴阳并不只是两种物质,它们是对立统一、客观存在的矛盾双方。它们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这里姑且将一个整体叫作一层)。
在最初的阴阳中,蕴含有一种极其重要的相对性质——恒与变。恒者,定也,同也。变者,移也,异也。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性质的体现是在下一层(即我们将要说到的“三”)而不是阴阳本层,因为这里的恒就是阴,变就是阳,它们的变化就不是自己所代表运动了。
阴阳逐渐变化,凭借生的力量(蕴含于“一”中,正如恒和变蕴含于“二 ”中一样)转化至恒与变体现得极为明显。由现在的同体现了将来的不同。这样,其必然结果就是产生了下一层的特殊性。从这一层来看,有三种成分:一种极阴,一种极阳,一种极特殊,称为“奇”。三种成分之所以有极性,是因为恒与变在上一层体现得很明显(否则不可以生出下一层)。此之谓:“二生三。”
三的推演
三的意义在于成分中出现了奇,促使自己不断地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层。这些层作为阴阳统一的整体,在物质上的体现,就是万物。正所谓:“ 三生万物。”
就像“二”蕴含有恒与变,“三”在运动形式上的体现是蕴含调和、分化、发展。如果说分化和调和是一层中横向的运动,那么这里的发展就是指纵向推出更多层的运动。于是,对于特定的物质来说,它兼具阴阳,对立统一(可以分化和调和)。此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的特性
与“二”不同,三的生命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源头来自奇,即特殊化的趋势。世界在阴阳的层面时是单调的,只有阴和阳。但三出现后使更多的层产生,从而以特殊化产生万物。
于是观三,我们可以得到这些认识。
1,应以三的眼光来看问题,即事物既有阴阳,也可能出现特例。做好认识特例的准备,并以灵活的思维应用特例。
2,注意主观推演与客观考察相结合,因为对总体概括的认识不能代替对个体特殊的认识。即使在上层,也不应忽视下层,特殊产生复杂。
3,在人生态度上,应该相信奇迹,积极进取。既要有从“二”的层面统览全局的能力,又要有从“三”的层面不断化进的能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是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时时处于消长和转化之中。阴阳并不只是两种物质,它们是对立统一、客观存在的矛盾双方。它们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这里姑且将一个整体叫作一层)。
在最初的阴阳中,蕴含有一种极其重要的相对性质——恒与变。恒者,定也,同也。变者,移也,异也。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性质的体现是在下一层(即我们将要说到的“三”)而不是阴阳本层,因为这里的恒就是阴,变就是阳,它们的变化就不是自己所代表运动了。
阴阳逐渐变化,凭借生的力量(蕴含于“一”中,正如恒和变蕴含于“二 ”中一样)转化至恒与变体现得极为明显。由现在的同体现了将来的不同。这样,其必然结果就是产生了下一层的特殊性。从这一层来看,有三种成分:一种极阴,一种极阳,一种极特殊,称为“奇”。三种成分之所以有极性,是因为恒与变在上一层体现得很明显(否则不可以生出下一层)。此之谓:“二生三。”
三的推演
三的意义在于成分中出现了奇,促使自己不断地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层。这些层作为阴阳统一的整体,在物质上的体现,就是万物。正所谓:“ 三生万物。”
就像“二”蕴含有恒与变,“三”在运动形式上的体现是蕴含调和、分化、发展。如果说分化和调和是一层中横向的运动,那么这里的发展就是指纵向推出更多层的运动。于是,对于特定的物质来说,它兼具阴阳,对立统一(可以分化和调和)。此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的特性
与“二”不同,三的生命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源头来自奇,即特殊化的趋势。世界在阴阳的层面时是单调的,只有阴和阳。但三出现后使更多的层产生,从而以特殊化产生万物。
于是观三,我们可以得到这些认识。
1,应以三的眼光来看问题,即事物既有阴阳,也可能出现特例。做好认识特例的准备,并以灵活的思维应用特例。
2,注意主观推演与客观考察相结合,因为对总体概括的认识不能代替对个体特殊的认识。即使在上层,也不应忽视下层,特殊产生复杂。
3,在人生态度上,应该相信奇迹,积极进取。既要有从“二”的层面统览全局的能力,又要有从“三”的层面不断化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