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 这样的:根据现在的规定, 每一个考 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 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 地迁移到学校所 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 可以选择迁,也 可以选择不迁。当学 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 么根据学校 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 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 打回 原籍。 看上去这个户口迁移似乎 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但其中隐藏 的两个 问题却成为了困扰一部分大学 毕业生的难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一 户口迁移政策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包 分配 时期制定实施的。在大学毕业生 毕业包分配的前提下,毕业生都可以 分配到稳定的工作,毕业后户口随之 迁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因此这 一政 策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大学毕业生 毕业分配工作的制度已经废 除十余年 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 并没有找到工作,而是处于待业状 态,这样户口要打回原籍。于是大学 生的户口迁移变成了简单的迁出去, 再迁回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纯粹 浪费精力而已。 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 了, 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打回原籍”并 非完全的打回原籍,这造成了下面的 更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问题的 核心。 户口迁移对于非农业户籍的大 学生来 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 不过是多跑跑腿,浪费些精力而已; 然而对于原来拥有农业户口的大学生 来说则完全不同。 对于农业户籍学生 来说,当学生考上大学,户口由家庭 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的时候, 户 口性质已经从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户 口——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中,大学生 是有别于农民和工人的另一个身份: 国家干部。普通工人由地方劳动局管 理,大学毕业生由地方人事局,正是 因此。当然如上所说,这一体制也是 形成于大学生就业包分配的时期,至 于为何一直延续到今天未作改变,这 倒是一个另我们费解的问题。其实一 开始 我也没想到大学生竟拥有国家干 部身份, 直到快毕业的时候才从别人 那里听说的。农业户口的学生迁移户 口之后变成了国家干部,非农户口。 然而毕业之后因为取消了分配工作的 待遇, 而自己又没找到工作的话,户 口就要打回原籍。但是请注意,这个 打回原籍并非把户口再迁回原来农村 的家里,再变成农户,而是迁回到村 委会,成为挂靠于村集体的非农业户 口。 从农业户口变成非农户口, 这意 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农村的大学毕 业生将失去承包土地的权利, 失去继 承父母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 宅基 地, 以及自留地; 同时, 如果不能在 城市安家落户的话,虽然是非农户 口,但却享受不到城市 人口所享有的 福利待遇。 例如甲本身是非农户口,而且当初 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办理过户口迁 移,因此和这些问题没有关系;但乙 是农业户口,而他当初来上学的时候 户口也一并迁到学校来了。乙说,他 家里承包了上百亩的山林种植橡胶, 家里还有大片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家 里就他一个儿子,本打算毕业后出去 闯荡几年,娶了老婆赚了钱回来,然 后在老家盖座三四层高的别墅,下半 辈子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若真是农业 户口转成了非农户口,这些美好的计 划岂不全都泡汤了? 乙问甲能不能再 转回到农业户口?甲说这事情看着 悬。 咱们国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是 归国家所有的,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 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民至少在名义上 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只不过不是个 人拥有,而是集体拥有。每个农民都 享有所在村集体的土地的各种权利, 包括承包土地使用权,分配土地出让 金等等。谁有地谁没地都是有数的, 对于村集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定 的, 所以越少人参与分配越好。 如果 随便允许非农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并 参与农村土地权利的分配, 这就是对 村集体利益的损害。所以农转非容 易,非转农难! 问题分析到这一步, 乙的心算是彻底冷了。“敢情我们是上 当受骗啦!莫名其妙地丢了老家的产 业,又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这算 怎么回事啊!
在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配合 下,大学生户口迁移政策原本是农村 大学生摆脱农民身份,向上层社会流 动的一条光明大道。然而在包分配制 度早已不复存在的今天,户口迁移却 成为剥夺农村大学生土地权利的陷 阱!可见制度改革乃是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事情,制度体系内的任何组成政 策的改动都应该配以相关政策的联 动,以形成协调有序的制度改革。否 则就会形成像大学生户口迁移这样, 原本有利,而今却变成有害的畸形政 策。
在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配合 下,大学生户口迁移政策原本是农村 大学生摆脱农民身份,向上层社会流 动的一条光明大道。然而在包分配制 度早已不复存在的今天,户口迁移却 成为剥夺农村大学生土地权利的陷 阱!可见制度改革乃是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事情,制度体系内的任何组成政 策的改动都应该配以相关政策的联 动,以形成协调有序的制度改革。否 则就会形成像大学生户口迁移这样, 原本有利,而今却变成有害的畸形政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