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牛奶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安赛蜜、阿斯巴甜、食用香精、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这是记者随意拿起超市中的一盒酸牛奶,包装上明确标示的8种产品添加剂。而在一些甜牛奶、调味乳和含乳饮料中,标明的添加剂标示甚至在10种以上。
尽管这些添加剂属于被允许合理使用的“无害”原料,然而却被失去了对中国乳业信任的消费者一再质疑与诟病。
而对于乳企,添加剂大量使用的背后,却有着一种被市场推着走的无奈。
“加入食品添加剂,为的就是让产品好看、好吃、好卖!”某知名品牌乳企生产人员直言。乳业的激烈竞争,让乳企不得不在产品的特色与口感等指标上做足文章。“消费者说牛奶稀了,我们要不要加增稠剂?说牛奶没有奶香,我们要不要加香精?说牛奶口味没有变化,我们要不要开发新口味?每一项指标都要靠添加剂来完成。”他颇有些无奈地表示:“市场已经是这样,大家都加,如果我们不加,结果就是产品卖不出去。所有的工艺都是消费者在决定。”
然而在无奈的背后,企业对这一现状却不能说没有责任。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作为原料的牛奶被一再地人为做文章,然后再用添加剂寻回本应属于牛奶的外观和口味,滥用添加剂的现状,从奶源开始已经被决定。
没有保障的国内奶源,奶粉勾兑的复原乳,掺加乳清粉、脂肪粉、糊精、植物蛋白的掺假奶,工业流水线上的代乳品,名目繁多的添加剂,这就是我们喝到的牛奶的真相。
当市场对一个产业失去了信任,喝到真正的、放心的牛奶的愿望,开始催生出一些原本普通,却看似新奇的商业构想。
几头家养奶牛,两间简陋小房,两个家庭用铝盆,天津一家奶牛养殖户在这样条件下生产出的牛奶,每天却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购买。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会抓住商机的养牛户打出了“当日生鲜牛奶”的旗号;以新鲜、纯正为卖点的鲜奶吧,在北京、沈阳、济南等地的社区和街头落地开花,每500克现场杀菌的鲜牛奶卖价达7—10元,依然买家不断;
上海一些私人农场,推出了奶牛认养与牛奶加工预订服务,将每头牛、每瓶奶直接编号;
重庆一家乳企经营者向记者表示,计划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鲜牛奶直供点,每个直供点自养奶牛,现场加工,针对社区提供预订和配送……
尽管这些依然算不上成熟的项目有着种种问题需要完善,或者有的只是还未付诸现实的商业构想,毕竟,它们已经开始寻找让纯正的鲜牛奶走上餐桌,让消费者重建对牛奶信任的途径。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乳业,无疑是迫切需要的。
至少,真牛奶不仅仅是存在于梦想之中。
被异化的中国乳业
这或许是近年来受质疑与争议最多的行业。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无论奶农、奶站还是奶企,一方面,行业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苦难言,另一方面,却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在扑天盖地的指责中独善其身。
对于奶企,究竟应该是满足国标,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还是生产货真价实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究竟应该追求产品的口感,还是应该关注喝的是什么,喝得是否营养、健康、安全?
对于奶农,成本的压力、生活的需要、行业的良知之间哪个更迫切而紧要?
对于监管者,继续加强监测,是否真能消除行业中的种种乱象?
中国的乳业,成为一个充满矛盾、悖论的工业市场,却与行业的本质擦肩而过。
乱象纷呈中,监管者希望靠加强检测与管理对市场加以控制,而结果却是,奶企为追求实验室指标“不择手段”。这种手段与结果的倒置使中国乳业成为一个被规则、更被自己所异化的行业。企业不是追求质量,而是追求达标;不是为了做产业,而是为了牟利润。中国乳企,走向了自己一手划定的困局与怪圈。
健康的乳业不是纯粹的工业生产,如同真正的牛奶只能产自牛身上,绝非实验室可以勾兑。打破怪圈的手段也许同样如此直接而简单。达标不是目的、只是结果,毕竟消费者的动机永远是:喝上真正的、安全的、营养的牛奶。
对于中国奶企,这或许是乱象中正在酝酿的突围先机。(全文完)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安赛蜜、阿斯巴甜、食用香精、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这是记者随意拿起超市中的一盒酸牛奶,包装上明确标示的8种产品添加剂。而在一些甜牛奶、调味乳和含乳饮料中,标明的添加剂标示甚至在10种以上。
尽管这些添加剂属于被允许合理使用的“无害”原料,然而却被失去了对中国乳业信任的消费者一再质疑与诟病。
而对于乳企,添加剂大量使用的背后,却有着一种被市场推着走的无奈。
“加入食品添加剂,为的就是让产品好看、好吃、好卖!”某知名品牌乳企生产人员直言。乳业的激烈竞争,让乳企不得不在产品的特色与口感等指标上做足文章。“消费者说牛奶稀了,我们要不要加增稠剂?说牛奶没有奶香,我们要不要加香精?说牛奶口味没有变化,我们要不要开发新口味?每一项指标都要靠添加剂来完成。”他颇有些无奈地表示:“市场已经是这样,大家都加,如果我们不加,结果就是产品卖不出去。所有的工艺都是消费者在决定。”
然而在无奈的背后,企业对这一现状却不能说没有责任。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作为原料的牛奶被一再地人为做文章,然后再用添加剂寻回本应属于牛奶的外观和口味,滥用添加剂的现状,从奶源开始已经被决定。
没有保障的国内奶源,奶粉勾兑的复原乳,掺加乳清粉、脂肪粉、糊精、植物蛋白的掺假奶,工业流水线上的代乳品,名目繁多的添加剂,这就是我们喝到的牛奶的真相。
当市场对一个产业失去了信任,喝到真正的、放心的牛奶的愿望,开始催生出一些原本普通,却看似新奇的商业构想。
几头家养奶牛,两间简陋小房,两个家庭用铝盆,天津一家奶牛养殖户在这样条件下生产出的牛奶,每天却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购买。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会抓住商机的养牛户打出了“当日生鲜牛奶”的旗号;以新鲜、纯正为卖点的鲜奶吧,在北京、沈阳、济南等地的社区和街头落地开花,每500克现场杀菌的鲜牛奶卖价达7—10元,依然买家不断;
上海一些私人农场,推出了奶牛认养与牛奶加工预订服务,将每头牛、每瓶奶直接编号;
重庆一家乳企经营者向记者表示,计划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鲜牛奶直供点,每个直供点自养奶牛,现场加工,针对社区提供预订和配送……
尽管这些依然算不上成熟的项目有着种种问题需要完善,或者有的只是还未付诸现实的商业构想,毕竟,它们已经开始寻找让纯正的鲜牛奶走上餐桌,让消费者重建对牛奶信任的途径。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乳业,无疑是迫切需要的。
至少,真牛奶不仅仅是存在于梦想之中。
被异化的中国乳业
这或许是近年来受质疑与争议最多的行业。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无论奶农、奶站还是奶企,一方面,行业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苦难言,另一方面,却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在扑天盖地的指责中独善其身。
对于奶企,究竟应该是满足国标,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还是生产货真价实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究竟应该追求产品的口感,还是应该关注喝的是什么,喝得是否营养、健康、安全?
对于奶农,成本的压力、生活的需要、行业的良知之间哪个更迫切而紧要?
对于监管者,继续加强监测,是否真能消除行业中的种种乱象?
中国的乳业,成为一个充满矛盾、悖论的工业市场,却与行业的本质擦肩而过。
乱象纷呈中,监管者希望靠加强检测与管理对市场加以控制,而结果却是,奶企为追求实验室指标“不择手段”。这种手段与结果的倒置使中国乳业成为一个被规则、更被自己所异化的行业。企业不是追求质量,而是追求达标;不是为了做产业,而是为了牟利润。中国乳企,走向了自己一手划定的困局与怪圈。
健康的乳业不是纯粹的工业生产,如同真正的牛奶只能产自牛身上,绝非实验室可以勾兑。打破怪圈的手段也许同样如此直接而简单。达标不是目的、只是结果,毕竟消费者的动机永远是:喝上真正的、安全的、营养的牛奶。
对于中国奶企,这或许是乱象中正在酝酿的突围先机。(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