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yeang吧 关注:3,208贴子:409,166

【诗词】王力诗词格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心嫣然,文嫣也


1楼2013-08-11 07:22回复
    诗词格律
    王力 著
    第一章 关於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二章 诗律
    第三章 词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2楼2013-08-11 07:22
    回复
      第三节 平仄
      知道了甚麽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麽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著,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於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著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於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裏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麽,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裏,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裏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裏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麽,入声字在你的方言裏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於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麽,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裏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著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著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5楼2013-08-11 07:29
      回复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麽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竝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裏“美”与 “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於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麽,散文与诗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於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於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破厚腹中空。
        这裏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 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於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裏。
        [1] “铿锵”,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2]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裏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6楼2013-08-11 07:30
        回复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於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於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12楼2013-08-11 07:43
          回复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於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於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 “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於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 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13楼2013-08-11 07:45
            回复
              (3)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於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 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 “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现在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16楼2013-08-11 07:52
              回复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裏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於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丅波裏[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裏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18楼2013-08-11 07:55
                回复
                  [46] “离堂”句连用四个平声,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诗尚未定型化的现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7] “骑”,去声。“看”,平声。“乘”,平声。“为”,去声。“闻道”句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8] “看”,平声。
                  [49] 全篇用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用对仗),也是比较少见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但是尾联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杜甫《登高》尾联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0] 也可以用於颔联,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媪家》(见32页)。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对仗,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因为不是常规,所以不详谈了。
                  [51] “看”,平声。“为”,去声。
                  [52] “丽”,“创”,都是平声。末联出句“平平仄平仄”,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这裏等於律诗的第七句。
                  [53] “应”,平声。
                  [54]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55] “三十一年”和“落花时节”,在整个意思上还是对仗。特别是“年”和“节”,本来是时令对。
                  [56] 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於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於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则比较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57] 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的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58] “泊”,入声。“烟”,平声。
                  [59] “比”,上声;“西”,平声。
                  [60] “恐”,上声;“天”,平声。
                  [61] “不”、“客”,入声;“何”,平声。
                  [62] “看”,平声。
                  [63] 麌,读yǔ;荠,读jì;潸,读shǎn;铣,读xiǎn;篠,读xiǎo;哿,读gě;豏,读xiàn。
                  [64] 寘,读zhì;霰,读xiàn;禡,读mà;沁,读qìn。
                  [65] 这裏所说的元半、阮半、愿半及下面所说的月半,具体的字可参看附录《诗韵举要》。
                  [66] 第六类和第七类也可以通用。
                  [67] 蒸韵上去声字少,归入迥径两韵。
                  [68] 第三类和第四类也可以通用。
                  [69] 不举上去声韵,因为在这七个韵当中,除尤韵的上声有韵外,其馀上去声韵是罕用的。
                  [70] 莽,读mǔ。
                  [71] 柏梁体必须一韵到底。
                  [72] 一本作“出看门”。
                  [73] 黑体字是平声字或仄声字自相为对。
                  [74] “援”,一作“缘”。
                  [75] 叹,平声,读如滩。
                  [76] “阁中”句不粘,是由於初唐律诗尚未定型化。上文讨论王维的诗时已经讲到。
                  [77] “骑”,去声。
                  [78] “后”,上声。
                  [79] “君不见”,这是七言古诗中常见的句首语。这句话应看作三字加五字。


                  22楼2013-08-11 08:03
                  回复
                    【满江红】
                    【定格】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中中仄,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变格】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中中仄,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韵格】
                    平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仄平(韵)。
                    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中仄,平仄平(韵)。
                    中中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由于原帖子没有满江红的词谱,所以本人从别处拉来的词谱,本楼源自http://tieba.baidu.com/p/2121035568?pn=2 37楼


                    32楼2013-08-11 08:31
                    回复
                      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21]。
                      (这调一般用入声韵。前阕后七句与后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22]。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23]。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危楼还望,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
                      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
                      河洛膻腥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依语法结构,“浑认作”应连下读;这和苏轼《念奴娇》“故垒西边人道是”一样,“人道是”也本该连下读的。“管”字未拘平仄。)
                      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原韵)
                      萨都剌
                      石头城上,
                      望天低吴楚,
                      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
                      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
                      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
                      大江南北,
                      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
                      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冷,
                      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樽前,
                      繁华镜裏,
                      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
                      秦淮一片明月!


                      34楼2013-08-11 08:37
                      回复
                        【完结】
                        此为转文,原帖源自【古韵遗风吧】http://tieba.baidu.com/p/891244825?pn=1
                        @墨落九天


                        41楼2013-08-11 08:48
                        回复
                          艾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3-08-11 10:09
                          收起回复
                            表示书上看过,不过不是王力的~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43楼2013-08-12 09:54
                            收起回复
                              刚好有这本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3-08-13 08: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