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与流行歌词
朱: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别新诗与流行歌词?
林:什么叫新诗?新诗即无定体,可以突破所有的限制,分行随作者决定,他认为节奏去到哪里就分行。但歌词须配合音乐的节奏感,音乐本身已经给歌词建立了一个蓝图。新诗是你自己用文字建构一种节奏感,创作一种跳跃思维;相对而言,歌词的跳跃则需要管理,由音乐的旋律来管理。歌词,毕竟接收的第一个channel是“听”,歌词的思维太过跳跃,唱起来了反而不自然,不过,亦有例外的。如果听过我为莫文蔚写的《幻听》,里面完全没有一句连句,全部都是并排的片段,这是非常新诗的写法。
我曾经故意用一首旧词放进大学出版的一本新诗诗集里,神不知鬼不觉。谁说新诗不准写成歌词的样子,其实,识货的人看得出新诗是很少押韵的。歌词具备有新诗的素质,同时它们又可以配合音乐唱出来,所以太在乎将文学题材下一个定位,并且为固执的时候,就是学者的盲点。一个念过大学的人,不应那么狭隘去看事情。如果你说不准把歌词写成新诗的体裁,张惠妹唱过原是新诗的流行歌词,后来更成为很hit的歌,请问又如何看待这首词原来的新诗身份呢?罗大佑就曾谱写新诗作为流行曲,郑愁予亦有把新诗谱曲成了歌词,那又该如何看待呢?
当然能够适合谱曲的新诗,一般来说思维逻辑都比较单纯。其实把新诗谱曲唱起来也不太自然,如同将张爱玲小说拍成电影,很多时候后会显得不自然,因为她写的对白实在是非常精警,并“金句”得不似人讲的话。除非全家都是智者,一开口个个都是政治家如奥巴马。我想,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始终也会向往一种流行文化,正如歌词一样。只要写流行歌词的人,能够不纯粹只求流行,把目光放远,才能令流行歌词有它真正值得流传的价值。受过它影响的人,日后若是当了教师,教授或学者,如果他们没有忘记当初的耳濡目染,所谓的集体回忆并不只得躯壳,而是实在地有一些内涵,他们就可以消除对歌词的偏见。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是比较乐观的。近几年,出席本地学校以及内地的讲座,似乎都有很多听我歌词长大的老师,也对流行歌词抱着欣赏的态度,多年来,不少教育机构和大专院校,都愿意邀请填词人到学校谈创作或分享人生经验,我非常侥幸能扮演这个角色。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我现在写歌词的风格,动机及目标是等于在这个行业自杀,我知道唱片公司心目中的target(听众)是明白不了我的歌词。陈奕迅初出道的时候也是这样。初出茅庐的人,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唯有强迫陈奕迅唱《我的快乐时代》。他唱的时候不明白,听时也不明白。十年以来,陈奕迅总共提及过两次“我愈来愈明白”《我的快乐时代》中‘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意义在哪”。当他知道,在这个行业生存,要办好一个演唱会需要的妥协,才明白什么都要付出代价的,幸福也有代价。他要在唱这首歌的十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我宁可无人找我,都觉得必要为流行文化留下一些东西。我希望所写的东西不是基于贵古贱今或是“经典”而传世,而是因为还算上有些素质和养分。
朱:你的硕士论文是研究九叶诗派的,有否特别受到哪位诗人影响呢?
林:我是一个很能吃而不挑吃拣喝的人。新诗各家各派对我也有影响。香港本地诗人对我的影响比较少,主要是台湾诗人对我的影响比较深,九叶诗派对我当然有影响,若非他们都有独特价值,我也不会选来做研究对象。可是对**后的写作,影响却不是太大。他们最难得之处,就是摆脱五四时期新诗的陈腔滥调。九叶诗人在50年代,是生命力最丰富的时候。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他们却用了一种较理性的言语来实验新诗。很多时候新诗予人的感觉都比较像美文。九叶诗人却全没有这种包袱,可以很理性的写作,如穆旦写《国旗》就很有哲理味道。这有否影响我写词?思想养分的层面说不定会有,但我想,九叶诗人的写作特点很少反应在我的歌词里。
朱:我觉得《传说》很像是艾略特的《荒原》,将不同语言风格的东西公冶一炉。
林:读经典作品,思想往往会被启发,尤其中国传统文学呈现的思维跟现代非常不同。要说阅读如何影响我创作歌词,最早可见于求学时期,念中三、中四时,我就开始写歌词,当然,那时没有机会发表,不过,我认为唐诗宋词是我创作最primary的根,包括了爱情观、世界观、处世观。同时,又有一个祖师太级的张爱玲,她的文字,刻画了人性种种的阴暗面,说大家庭中的勾心斗角,看似是一出“肥皂剧”的经典剧情,却成为一个人长大后不能脱离的阴影,《小团圆》便是一例。也许我的成长背景跟张爱玲有点相似近,她的文笔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大大影响了我。我亦曾经活在这份纯粹的新思维力,而过分艺术化及抽象化真实世界的语言。除了受亦舒、张爱玲的小说影响外,我经常说的所谓“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但早熟的我,中三已经读鬼谷子、法家、《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及《三言二拍》了。
朱: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别新诗与流行歌词?
林:什么叫新诗?新诗即无定体,可以突破所有的限制,分行随作者决定,他认为节奏去到哪里就分行。但歌词须配合音乐的节奏感,音乐本身已经给歌词建立了一个蓝图。新诗是你自己用文字建构一种节奏感,创作一种跳跃思维;相对而言,歌词的跳跃则需要管理,由音乐的旋律来管理。歌词,毕竟接收的第一个channel是“听”,歌词的思维太过跳跃,唱起来了反而不自然,不过,亦有例外的。如果听过我为莫文蔚写的《幻听》,里面完全没有一句连句,全部都是并排的片段,这是非常新诗的写法。
我曾经故意用一首旧词放进大学出版的一本新诗诗集里,神不知鬼不觉。谁说新诗不准写成歌词的样子,其实,识货的人看得出新诗是很少押韵的。歌词具备有新诗的素质,同时它们又可以配合音乐唱出来,所以太在乎将文学题材下一个定位,并且为固执的时候,就是学者的盲点。一个念过大学的人,不应那么狭隘去看事情。如果你说不准把歌词写成新诗的体裁,张惠妹唱过原是新诗的流行歌词,后来更成为很hit的歌,请问又如何看待这首词原来的新诗身份呢?罗大佑就曾谱写新诗作为流行曲,郑愁予亦有把新诗谱曲成了歌词,那又该如何看待呢?
当然能够适合谱曲的新诗,一般来说思维逻辑都比较单纯。其实把新诗谱曲唱起来也不太自然,如同将张爱玲小说拍成电影,很多时候后会显得不自然,因为她写的对白实在是非常精警,并“金句”得不似人讲的话。除非全家都是智者,一开口个个都是政治家如奥巴马。我想,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始终也会向往一种流行文化,正如歌词一样。只要写流行歌词的人,能够不纯粹只求流行,把目光放远,才能令流行歌词有它真正值得流传的价值。受过它影响的人,日后若是当了教师,教授或学者,如果他们没有忘记当初的耳濡目染,所谓的集体回忆并不只得躯壳,而是实在地有一些内涵,他们就可以消除对歌词的偏见。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是比较乐观的。近几年,出席本地学校以及内地的讲座,似乎都有很多听我歌词长大的老师,也对流行歌词抱着欣赏的态度,多年来,不少教育机构和大专院校,都愿意邀请填词人到学校谈创作或分享人生经验,我非常侥幸能扮演这个角色。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我现在写歌词的风格,动机及目标是等于在这个行业自杀,我知道唱片公司心目中的target(听众)是明白不了我的歌词。陈奕迅初出道的时候也是这样。初出茅庐的人,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唯有强迫陈奕迅唱《我的快乐时代》。他唱的时候不明白,听时也不明白。十年以来,陈奕迅总共提及过两次“我愈来愈明白”《我的快乐时代》中‘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意义在哪”。当他知道,在这个行业生存,要办好一个演唱会需要的妥协,才明白什么都要付出代价的,幸福也有代价。他要在唱这首歌的十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我宁可无人找我,都觉得必要为流行文化留下一些东西。我希望所写的东西不是基于贵古贱今或是“经典”而传世,而是因为还算上有些素质和养分。
朱:你的硕士论文是研究九叶诗派的,有否特别受到哪位诗人影响呢?
林:我是一个很能吃而不挑吃拣喝的人。新诗各家各派对我也有影响。香港本地诗人对我的影响比较少,主要是台湾诗人对我的影响比较深,九叶诗派对我当然有影响,若非他们都有独特价值,我也不会选来做研究对象。可是对**后的写作,影响却不是太大。他们最难得之处,就是摆脱五四时期新诗的陈腔滥调。九叶诗人在50年代,是生命力最丰富的时候。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他们却用了一种较理性的言语来实验新诗。很多时候新诗予人的感觉都比较像美文。九叶诗人却全没有这种包袱,可以很理性的写作,如穆旦写《国旗》就很有哲理味道。这有否影响我写词?思想养分的层面说不定会有,但我想,九叶诗人的写作特点很少反应在我的歌词里。
朱:我觉得《传说》很像是艾略特的《荒原》,将不同语言风格的东西公冶一炉。
林:读经典作品,思想往往会被启发,尤其中国传统文学呈现的思维跟现代非常不同。要说阅读如何影响我创作歌词,最早可见于求学时期,念中三、中四时,我就开始写歌词,当然,那时没有机会发表,不过,我认为唐诗宋词是我创作最primary的根,包括了爱情观、世界观、处世观。同时,又有一个祖师太级的张爱玲,她的文字,刻画了人性种种的阴暗面,说大家庭中的勾心斗角,看似是一出“肥皂剧”的经典剧情,却成为一个人长大后不能脱离的阴影,《小团圆》便是一例。也许我的成长背景跟张爱玲有点相似近,她的文笔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大大影响了我。我亦曾经活在这份纯粹的新思维力,而过分艺术化及抽象化真实世界的语言。除了受亦舒、张爱玲的小说影响外,我经常说的所谓“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但早熟的我,中三已经读鬼谷子、法家、《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及《三言二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