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盲吧 关注:1,889贴子:4,263
  • 7回复贴,共1

10秘诀,与另一半重新谈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02 康健杂志147期 作者:王梅
图片来源:康健资料
大多数夫妻觉得另一半是亲人,甚而有些女人戏称丈夫是「大儿子」,每天管他、念他、伺候他、想要改变他。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维持婚姻长久。
据说,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有一次和妻子一同参观某家禽饲养场,场主很骄傲地指著自己饲养的公鸡,大声告诉总统夫妇:「它一天可以交配数十次。」柯立芝夫人说:「你可不可以把这番话对总统再说一遍?」柯立芝立刻接腔反问:「它每次交配的对象都是同一只母鸡吗?」鸡场主人尴尬地回答:「喔,当然不是同一只。」
在结婚的那一刻,几乎每对「牵手」都憧憬与伴侣白头偕老。但「现代婚姻的『保固期限』平均大约只有10年,」英国作家帕森斯(Tony Parsons)在畅销小说《六人行不行(The Family Way)》语出惊人,「但那是指做错的时候,如果做对了,时间可以维持更久,」他补充说。
帕森斯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依据英国国家统计部公布,失败的婚姻平均为期11.3年。很多婚姻都「生病」,一些先进国家的离婚率早已飙高,每两对结婚的夫妇中就有一对离异。
婚姻谘商专家分析,上一代许多貌合神离的夫妻,因为经济考量、担心孩子或者畏惧亲朋好友的闲言闲语,不得不勉强维持只剩躯壳的婚姻;如今人们高唱追求个人独立自主,这些顾虑都变得无所谓,分手的理由可能只是「我不再爱你」,不见得是谁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而是彼此的新鲜感没了,不想这样终此一生。


来自iPad1楼2013-08-08 19:52回复
    因为,经常玩乐可以刺激大脑,而影响婚姻关系是否美满、真正的「秘密基地」,答案就在大脑。临床证实,人类的脑部经过「训练」,可以保护伴侣关系以及增强信守承诺的意愿。罗格斯大学应用科学部门的研究员费雪(Helen Fisher)与工作夥伴,曾经利用核磁共振扫瞄沈醉於爱河情侣的大脑,从影像中发现他们脑部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正是负责表达欢乐愉悦最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更是促成伴侣间互相吸引的主要关键。
    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也指出,婚姻幸福的夫妻档大脑中的「催产素」(oxytocin)含量较高,这是一种保护性的荷尔蒙,一般又称「抱抱荷尔蒙」,可抑制脑部「防卫墙」杏仁核的机制,缓解紧张情绪,降低防卫心态与恐惧,促进社交关系。
    专家建议,夫妻间如果经常拥抱、牵手、亲吻,多增加表达关爱的互动,体内的催产素浓度便会增高,可以维持亲密感;反之,相敬如「冰」或者言辞间经常针锋相对,对健康造成伤害。
    费雪和她的团队从脑部扫瞄得知,爱情的型态大致区分为「性。。欲之爱」、「浪漫之爱」以及「眷恋之爱」,脑部负责掌管这3种爱情的区域是不同的系统,这3种爱情甚至可以各自独立。
    性。。欲之爱最迫切强烈,是人性本能,但非常不具有专一性,而且来得急,去得快。


    来自iPad5楼2013-08-08 19:57
    回复
      与伴侣重新谈恋爱
      想要让婚姻常保新鲜,永远要把另一半当成爱人,而不是亲人。
      马修将大多数爱侣的关系发展分为6个阶段:合而为一、筑巢期、自我肯定期、合作期、适应期与重燃爱恋期。其中,最容易「生病」的阶段,就是从第5~25年的合作期与适应期,夫妻忙著养育子女、应付各式各样接踵而来的外在变化,反而很少处理两人的关系,愈来愈少表达情感,导致渐行渐远。
      一旦顺利度过这两个关口,进入第25~50年重燃爱恋期,往往最浪漫而且最亲密,因为已经历完整的循环,彼此依恋的程度甚至远超过前面所有阶段。
      健康的身体要靠规律的作息与锻鍊;伴侣间要永保爱人般的浓情蜜意,也必须细心呵护,平日保养得法,才能历久不衰。
      你是不是经常忽略一些充满爱意的举动,你想和伴侣重温「恋爱」的感觉吗?这里有10个秘诀:
      1.倾听
      你平常花多久时间专心听伴侣说话?有一个统计指出,恋爱中的情侣交谈时,平均花75%的时间注视彼此,而一般的伴侣目光接触只有30~60%。
      心理学家鲁宾指出,直视对方眼睛可以诱使大脑释放苯乙胺醇,这是一种天然的脑啡,也是陷入恋爱的化学物质之一。当你全神贯注地盯著伴侣,让他知道他的话被听见了,而且你对他的话题感到兴趣,一旦真正「听」到彼此,自我意识感就会消失,彼此敞开心房,维持情感的亲密性。


      来自iPad7楼2013-08-08 19:59
      回复
        2.分享
        伴侣要保持对话,而不是退回各自的角落。彼此分享感受、生活或家事片段,并融入在对方的情境里,才能感同身受。
        3.慷慨
        为你的伴侣做一件他(她)不喜欢的工作,譬如拖地、打扫、洗车,或出其不意送一份小礼物、替他榨杯果汁、帮她放洗澡水,保证令他(她)感动万分,立刻为爱情加分。
        4.身体接触
        不一定是全心专注投入的x爱,譬如看电视时一起挤在沙发上,拥抱,亲吻,坐车时摩擦轻抚伴侣的手背,或者替他按摩肩颈,都能增加亲密感。
        5.分享幽默感
        彼此私密的玩笑、打闹或小小的装疯卖傻,都是增进感情的好方法。很多男人抱怨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后只顾专心做妈妈,忘了做女人的角色,「整天只会对著全家大小发号施令,以前那个爱撒娇、爱作梦的女孩不见了,」帕森斯的《六人行不行》,就深刻描述在婚姻中失望与失落的男女。
        6.支持
        祝福或参与伴侣从事的嗜好活动,并给予赞美支持;若遇到对方进修、开会、出差,主动帮忙带孩子,以及协助对方实现梦想。
        7.一起玩乐
        「玩乐的作用犹如润滑剂,」布朗博士比喻,能够一起玩乐的伴侣,可以增进彼此的适应性,关系才能长长久久;否则,不是劳燕分飞,就是变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双方像在生存耐力比赛,在不快乐的关系中度日,」布朗建议,与其坐在那里互相指责、数落对方,不如起身去发掘真正的欢乐。


        来自iPad10楼2013-08-08 20:00
        回复
          8.额外的付出
          伴侣间最感激对方的,往往就是对方最不容易做到的事,譬如以愉悦的态度面对难相处的岳母(婆婆)等。
          9.尝试新鲜事物
          并不需要像「柯立芝效应」笑话的那只公鸡,更不需要更换伴侣,生活照样可以找到乐趣,让人兴致勃勃。譬如一起煮三餐、到从未去过的地方旅游、动手改造家中装潢摆设等。
          10.共同成长
          不要把双方的关系困在一层不变的模式,而是不断探索彼此的新领域,一方面加入他的阵营,但也给对方空间「做自己」。譬如另一半喜欢阅读,要容许他拥有专属安静的角落;另一半喜欢打球,你设法成为他的球友,或者至少可以在场边当一名啦啦队。
          伴侣如何有品质的吵架?
          「当两人终於锻鍊出,再大的争吵,也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和好的功力,我们不想在每次约会结束时依依不舍,所以决定结婚了!」这是牙医师陈志民与夫婿郭鉴德印在结婚喜帖上的一段文字
          许多伴侣以「个性不合」拆夥,其实所有的关系都必须经过磨合,夫妻不可能个性完全相同,彼此要有足够的差异性,才能防止关系停滞僵化,「摩擦力往往能制造出热情的火花,」婚姻谘商专家马修指出。
          有些夫妻认为,对问题故意视而不见就可避免争执。但马修指出,很少吵架就和经常吵架一样具有杀伤力,即使只是鸡毛蒜皮的事,如果无法真正表达感受,关系就会冷却。有效地处理差异与冲突,比起避开不谈将问题摆烂、摆臭,更具有建设性。


          来自iPad11楼2013-08-08 20:01
          回复
            1.接受对方的缺点。譬如睡觉打呼、乱丢袜子、吃东西会发出声响等,双方在迷恋期间,你会把这些缺点当成特点;一旦成为一起生活的伴侣,却往往把注意力过份关注在这些缺点。
            婚姻专家观察,快乐婚姻通常是因为可以忽略伴侣的不良习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习与之共处。有些夫妻的做法是,谁在乎那些事,谁就去想解决办法改善;谁受不了脏乱,谁就去打扫;而不只是整天在旁边碎碎念。另外,不断地提醒自己,当初为什麼会爱上这个人,而不是责骂怪罪,「我当初真是看走了眼!」
            2.有品质的争吵。会吵架的夫妻才是健康的,因为争吵是一种沟通,但要吵得有品质,并且避免使用一些攻击或批评字眼。
            譬如,与其抱怨「家里弄得这麼乱,你从来不帮我打扫」等,不如改口「我希望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保持乾净」;伴侣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你走进去只注意到厨房弄得像台风过境,却忽略他做好的菜肴,会令他非常泄气,不如改口「嗯,闻起来好香,我真等不及想吃,不过,哇,这里好乱。」
            3.不回应对方的咆哮。坚持立场,但不必大声咆哮,如果你的伴侣习惯用叫嚣表达情绪,你可以用平静的态度回应,「我没有办法接受你现在的态度,如果你不停止,我会马上离开。」
            有些夫妻约法三章,当一方发现自己快失控的时候,自动离开现场,等情绪冷静之后再回来好好谈。


            来自iPad12楼2013-08-08 20:01
            回复
              4.不寻求无意义的「帮腔」。许多女性一旦和老公吵架,最常做的事就是找好朋友诉苦。你的朋友当然都会站在你这边,帮著你一起大骂「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这个烂人」等,但这些说词等於火上加油,反而把事情愈搞愈糟。
              言词麻辣的两性作家许常德批评这些爱乱帮腔的亲朋好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表面上是助人,其实根本是在害人。举例来说,曾经发生演艺人员或公众人物爆发婚外情,周遭的亲友把出轨的一方骂得体无完肤,但当事人最后决定回头,家人与孩子将如何面对,并且继续一起生活,这等於是变相的二度伤害。
              5.回忆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熟悉感可能造成厌烦,但即使是处在压力之下的婚姻,也还是有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不光是性,懂得跟某个人分享同一张床,共度夜晚的生理活动,需要时间,」帕森斯深刻地描述,「包括盖同一条被子,能和你四肢交缠又不会戳伤你的肋骨,这往往得花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调和得刚刚好,一旦你弄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知道『分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恋爱的感觉,我们不离婚
              民国100年元旦,素人写实记录片《离婚,要不要》举行首映会。导演林静一、制片林渊博与二、三十名演员,是一群相交20多年的好友,包括知名环保医师作家李伟文在内,所有参与演出的人马,全都是情义相挺,业余跨刀。


              来自iPad13楼2013-08-08 20:02
              回复
                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回到初衷,不时重温昔日与伴侣恋爱的感觉,「我老婆从不对我碎碎念,给我很大的空间和自由,我们并未在婚姻中失去自我,」他一路回想两人一起生活的各种片段,产生强烈的信念,「我想要继续和她在一起。」
                《离婚,要不要》的结尾虽然没有交代「乔治与玛莉到底有没有复合」,但在高举「不婚」与「单身」、追求个人自由的时代,还有下半生俱乐部这群人用力歌颂婚姻的价值,拉高婚姻在社会的位阶,并且努力实践,信守婚姻诺言,结论其实已呼之欲出:离婚,还是不要吧!


                来自iPad15楼2013-08-08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