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梦轩吧 关注:16贴子:4,113
  • 5回复贴,共1

【转贴】金庸笔下的江南女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最美丽的江南女子——陈圆圆 
   
   陈圆圆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位色艺双绝的名伎,她是江苏苏州人。吴三桂为了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李自成、刘宗敏也曾为了她神魂颠倒。她在金庸的两本书中都出现过。一本是《碧血剑》,另一本是《鹿鼎记》。两本小说都描绘了她倾国倾城的美丽。在《碧血剑》 
  中,公主阿九本来已经是一位美女中的美女,自恃美貌的温青青见了阿九,立即自惭形秽,阿九本来已经让刘宗敏等汉子争夺了,可陈圆圆一出现,一帮草莽英雄立刻忘了这位美丽的公主,无一不被陈圆圆迷得晕头转向,就连“极有定力”的袁承志都不由得心中一动:“天 
  下竟有这等美貌的女子!”当时金庸是这样描述的: 
    
   皇极殿上一时寂静无声,忽然间当啷一声, 有人手中酒杯落地,接着又是当啷、当啷两响,又有人酒杯落地。。。。。数十名军官一齐蜂涌过去,争着要多看一眼,直到陈圆圆的后影都看不见了,才恋恋不舍的慢慢归座..... 
   
   而在《鹿鼎记》中,她已经年过四旬,但览尽美色、有七个如花似玉老婆的韦小宝见了她,却仍是失魂落魄,“韦小宝一生之中, 从未见过这等美貌女子。他手捧茶碗,张大了口竟然合不扰来,刹时间目瞪口呆, 手足无措”。其实,好色的小宝倒不见得有什么非份 
  之想,陈圆圆此时的年龄,已经可做他母亲,我觉得韦二爷此时,只是一种对“美”的崇拜和痴迷而已。她开口唱曲,“韦小宝只觉暖洋洋地,醉醺醺地,浑不知身在何处”。陈圆圆流泪,韦二爷更是“满腔都是怜惜之意,只觉得就算为她粉身碎骨,也是甘之如饴”想必大 
  家都还记得韦小宝见陈圆圆的情形吧,玩世不恭、视女人为玩物或财物的韦小宝,在圆圆面前,却只有了真诚的痴迷、安慰和爱惜。  
   
   金庸真是一位写美女的高手,他写其它大美女,如黄蓉小龙女任盈盈香香公主,都具体描述了她们的容颜,黄蓉是“肌肤胜雪,妖美无匹”;写小龙女是写她“白衣飘飘”,飘然若仙;写任盈盈,则特意写了她的“瓜子脸蛋”“睫毛甚长”;写香香公主,也着重点明了她 
  的异香。可写历史上的著名美女陈圆圆时,却根本不用任何具体的描写了,只刻意描述看到圆圆美色的男子的反应、神态、心理和语言,用了《陌上桑》中写美女罗敷的手法,真让人佩服啊。 
   
   说陈圆圆是金庸笔下最美的江南女子,各位不会有异议吧? 



1楼2007-08-18 00:28回复
    3.最小资的江南女子—苗若兰 
       
       苗若兰的母亲南兰,本来就已经是个小资,苗若兰更是一个青出于“兰”胜于“兰”的小资了。 
       
       一定有人会说:黄蓉才是金庸笔下最小资的女子,其实不对,黄容已经超越了“小资”,她是个贵族。无论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生活品质、爱好品味,黄容都是个贵族。南兰、若兰在今天,也就跟现在的小资们一样,品品蓝山听听BLUS,翻翻《时尚》,打打网球 
      骑骑骏马,开着本田别克兜兜风,去去西藏泸沽湖和丽江。可黄蓉呢,这些她当然也做,而且还做得很棒,但绝不仅仅如此,她要开直升机,一如世界上的富豪们一样,这也很适合她那喜爱探险和新奇的性格;当然了,她也要玩赛艇和舢板,我想她在桃花岛的领海上,必然玩得兴高采烈;每年冬天,她还会飞到瑞士去滑雪。所以嘛,她不是小资是贵族。 
       
       苗若兰怎么个小资法呢?金庸仍用的是不断烘托的手法。先是苗大小姐的丫头仆妇,整理一大堆“我们家小姐”的物事:岛笼、狸猫、鹦鹉架、花盆、香炉、成箱的书。那小丫头嘴里还兀自念叨:“山顶上没什么花儿草儿,我想小姐一定不喜欢。”小丫头还不让于管家碰小姐的兰花,因为“小姐说兰花最是清雅,男人家走近去,它当晚就要谢了。”接着,又有一个极怪异的声音吟道“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吓得于管家立即双掌横胸,准备迎敌,结果回头一看,却是小姐的鹦鹉;吊篮要去拉小姐上雪山了,奶妈先取块皮裘在篮中垫好,接着又跟仆妇商量该垫银狐的还是水貂的。当时雪山顶上,大敌即将来临,人人自危,却来了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小资生活进行到底的大小姐,倒也热闹好玩。终于,这位大小姐出现了。“这少女容貌秀丽之极,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有没注意到啊,金庸笔下的江南女子,虽说个个都美,但苗若兰是唯一一个有书卷气的美人,当然了,小资肯定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嘛! 
       
       雪山顶上,一干人都听小姐讲故事,听得紧张又神往。讲到精彩处,小姐却停住要小丫头点香。香盘用的是白玉香盘,香,是素馨,本已优雅已极,小丫头却被小姐责怪,因为这里人多,不能点素馨,而且香盘的方向也放得不对风向。据本人统计,在雪山上,苗小姐换了三次香。茶呢,喝的是玫瑰花茶(不知有没加奶?),故事讲到最紧张处,又去洗脸换衣,换上夜间的绿色皮袄。当真小资得厉害啊! 
       
       最小资的是她与胡斐的对话,是通过“琴音”和歌声来完成的。琴,是亲自带来的古琴;歌,则是古风《善哉行》;在月光下漫步,两人的情话又是《诗经国风》中的诗句,看来胡斐也是个小资呢!


    3楼2007-08-18 00:31
    回复
      6. 最妇人之仁的江南女子—包惜弱 
         
        “枉自温和柔顺,空云似桂如兰” 
         
         金庸笔下的江南女子,虽然个个美貌如花,但我并非个个喜爱。这个包惜弱,我就很不喜欢。 
         
         包惜弱也是浙江人,还出身于知识份子家庭,父亲是临安府红梅村私塾的教书先生。这包惜弱当然是个美女,生得倒是颇具江南灵秀之气,但如果说黄蓉是金庸所有女性中IQ最高的一个,那这包惜弱的IQ必定得分最低。 
         
         《射雕》的故事一开始,便有一个小小的高潮。长春子丘处机、杨铁心、郭啸天三人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因丘处机杀了大奸臣王道乾,被金国使者和奴才大宋政府追杀至家门口,丘处机将追踪者尽数杀死,杨铁心将敌人全部埋入江边土中。稍微有头脑的人都会知 
        道,这件事一旦暴露,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郭杨两家会被诛灭,包括杨妻郭妻腹中胎儿在内,无人可以逃脱。哪知,追踪者中竟有一人未被杀死,藏入杨家松林中,被包惜弱发现。这包惜弱在发现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呢?她竟费劲力气,将这人拉入家中柴房,替他包伤, 
        精心护理,似乎她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第二天一早,那人独自逃离,这包惜弱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想的是“若把昨晚之事告知丈夫,他嫉恶如仇, 定会赶去将那人刺死,岂不是救人没救彻底?”真是最起码的智商都没有,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过于妇人之 
        仁。结果,她这一妇人之仁,很快给郭杨两家带来灭顶之灾,郭啸天惨死,李萍流落异乡,杨铁心四处流浪,全是拜她所赐。 
         
         仁爱与善良,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但仁爱与善良,要看清楚对象,否则会费力不讨好,甚至会带来灾难。相比之下,我更尊敬《飘》中的斯佳丽。一个北方逃兵逃到塔拉庄园,这个逃兵虽然不一定会立即动手杀害塔拉庄园的人们,但庄园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可以果 
        腹的食物、稍微值钱的东西,必然会被他全部取走。在这样的时候,他可以说是直接威胁到了塔拉庄园所有人的生存。斯佳丽开枪打死了他,并且跟媚兰一起“毁尸灭迹”,干净利落 
        地埋掉了。两个弱女子,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不惜动手杀人(要知道,媚兰跑出来的时候,手中也是拿着军刀的),我觉得她们让我尊敬。如果我的爱人和亲人受到生命威胁,我相信我也会这样做。 
         
         至于包惜弱不得不追随完颜洪烈那一段,金庸先生的好友倪匡说:这情形很象《红楼梦》中袭人被迫再嫁,忸忸捏捏,掩耳盗铃。说得真好,包惜弱虽然是个美丽又有文化的小姐,虽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她说到底,若以《红楼梦》中的女性相比(《红楼梦》也 
        是讲的江南女子,金陵十二钗,金陵,南京是也)只能跟袭人是一个层次,连晴雯都比她强。袭人的判词送给她,也极合适:枉自温和柔顺,空云似桂如兰 谁知铁心没福,王爷终究无缘 
        


      6楼2007-08-18 00:33
      回复
        .最平凡的江南女子—韩小莹 
           
           平凡,并不等于平庸。韩小莹虽然平凡,却平凡得让人感动。 
           
           我说的平凡,并不是指容貌。韩小莹是美丽的,而且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美女。韩小莹的初次出场,金庸是通过完颜洪烈之眼来写的: 
           
           完颜洪烈侧眼打量那两人时,见那女子大约十七八岁年纪,身形苗条,大眼睛,长睫毛,皮肤如雪,正是江南水乡人物。她左手倒提铁桨,右手拿了蓑笠,露出一头乌云般的秀发。完颜洪烈心想:“这姑娘虽不及我那包氏娘子美貌,却另有一般天然风姿”。十余年后,欧阳克的八个美貌侍姬,见了韩小莹,仍不禁议论道:“那女子身上带剑,定然会武,相貌挺美,要是年轻了十岁,少主见了不害相思病才怪。” 
           
           韩小莹的美丽由此可见,只可惜红颜薄命,她一生没有恋爱过,更没有结婚生子。江南七怪中,一直暗恋她却不敢表白的张阿生,在七怪与“黑风双煞”的一场生死大战中,为了救她而死于陈玄风之手。阿张生临死之际,韩小莹当即表示要嫁给他,以了他平生心愿,张阿生当即大喜,咧开嘴合不扰来。就这样,韩小莹终生未嫁,在春花秋月中红颜老去,最后在桃花岛不敌强敌而自刎身亡。她的故事是平凡的,很少有读者会特别关注她。在金庸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出他对张阿生临死前“娶”韩小莹的态度,但似乎从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不错,张阿生是为了救韩小莹才死的,但真正爱一个人,是要让他(她)幸福快乐,而张阿生对韩小莹这样的爱,难道不自私吗?!自己死了,还要让对方一辈子不能再嫁,这跟贞节牌坊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韩小莹并不是他妻子,又为什么要让她一辈子不能嫁人呢?为什么要剥夺她再恋爱的权利呢?如果我是张阿生,如果韩小莹在我临死前说要嫁给我,我一定会拒绝她。如果有一天我比我的爱人早去,我绝不希望他从此生活在悲伤中,那我死后都不会安心。 
           
           韩小莹是浙江姑娘,剑法也是越女剑。让我想起越女剑的创始人阿青姑娘,也是浙江人。她俩会不会有什么渊源呢? 
           
        8,金庸笔下的江南女子中,若论最为苦恋痴情者,当推穆念慈。 
           
          “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在最新版本的《射雕》中,金庸对穆念慈出身来历,做了较细致的说明,算是对原版的补充吧。穆念慈是杨铁心的收养的义女,她与杨铁心的妻子包惜弱都是临安府人,包惜弱是红梅村人,而穆念慈是荷塘村人。 
           
           穆念慈生性善良,十三岁那年,见到两个被人砍伤的乞丐,鲜血淋淋,但因肮脏污浊,无人理会,她便扶他们到自己房中,洗净伤口,用布包好,又给了他们几两银子养伤。丐帮帮主洪七公知道后,便教了她一套逍遥游拳法。虽只教了她三天,但她的武功已远胜其父。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件事情,也许穆念慈会嫁给一个人品老实武功过得去的普通年青汉子,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但她既受高人指点,武功非一般武夫可敌,加之穆姑娘又生得明眸皓齿,容颜娟好,这才有后来的“比武招亲”,这改变了她的人生。当然,有金迷会说,“比武招亲”的本义是要寻找郭靖,的确如此,但如果穆念慈没有不俗的武功,“比武招亲”又有何用呢?又怎能施行呢? 
           
           正是这比武招亲,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对那位潇洒公子一见钟情,又为他苦恋一生。杨康刚开始对她根本是戏弄欺骗,毫无真情,后来亲生父母双双自杀身亡,他再见到她时,这才有了一些真实的同情,并表示会对她象亲生妹子一般。穆念慈却对他说“我是爹爹 
          的义女,不是他亲生的”,杨康立即心领神会,紧接着,穆念慈又告诉他:“我从京里一直跟你到这里,晚晚都望着你窗上的影子,就是不敢……”。杨康听得她深情如斯,大为感动,这才真正爱上了她。穆念慈一生苦恋,目睹杨康的卑劣,总是一再为他找理由找借口, 
          后来,这借口,这理由实在难以自圆其说了,穆姑娘离开了他,之后,还为他生下儿子。其中,她的心酸心碎心伤心痛,可以想见了。


        7楼2007-08-18 00:33
        回复
          13 最美丽最会唱歌的天铃鸟——李文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铃鸟是草原上一个最美丽、最会唱歌的少女死了之后变的。她的情郎不爱她了,她伤心死的。” 
             
            “她最美丽,又最会唱歌,为什么不爱她了?” 
             
            “世界上有许多事,你小孩子是不懂的” 
             
             第一次看《白马啸西风》时候,我十一岁。只知道李文秀是江南人,她的双亲是名震江南的侠盗白马李三和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她逃难到了大漠,梦中常见到江南美丽的杨柳燕子桃花金鱼。她唱歌如天铃鸟般清柔动人,草原人的人都会驻足聆听;她容颜娇美;她善良宽厚;她聪明极有悟性,武功高强。但是,她居然不爱江南,不想回江南。 
             
             那时候,真是觉得她好奇怪好奇怪,江南多好多美啊。有杏花春雨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孤山红梅;有戴望舒的窄窄雨巷和撑油纸伞的紫丁香姑娘;有生着浅浅青苔的青石板小路;有美丽古老的水乡小镇;有迷倒苏东坡白居易的西湖风荷;有醉倒秦少游 
            温庭筠柳永韦庄的春水斜阳美女佳人;春天有桃花纷飞如梦秋日有桂花飘落如雨。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清香碧绿的龙井和碧螺春,还有无数古老的文化和故事。一千多年前,吴王钱谬的一位爱妃回家探亲去了,这位国王锦书一封:“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传为佳 
            话。。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江南多美好,她为什么不爱江南,不想回家呢? 
             
             去问爷爷,爷爷的回答也是那句话:“你小孩子不懂的,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 
             
             上大学时再读《白马啸西风》,这一次是真正看懂了。她不爱江南,她不想回江南,是因为她深深地爱上了苏普,她的心整个交给了那片大漠。这一次,我是真正懂了李文秀,这一次,我突然想哭。为了李文秀,为了她深切却无望的爱情,为了她的心,已留给了那片茫茫草原。后来,来到深圳,第三看《白马啸西风》,真正流泪了。我想起了一个网络女写手的一句话:你会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市。你会因为留恋一个人,而把心留在那个城市。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不是因为在深圳偶然地遇上了那个人,我现在不是在大气 
            时尚的大上海,就一定是在美丽古老的苏州城了。可是,为了他,我却留在了深圳。是爱情,改变了我的方向;是爱情,让我爱上原本不属于我的地方。 
             
            “你若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错过李文秀,苏普,真可惜。


          11楼2007-08-18 00:39
          回复
            北方有佳人 倾国而独立
            江南有碧玉 倾城而婉约
            若说北方的佳人是画,那么江南的碧玉便是梦中的诗
            恋恋江南 魂断江南...


            19楼2007-08-18 0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