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直都是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重头戏。各高校关于支教的社团与活动名目繁多,每次学期临近尾声,学校布告栏里都贴满了“彩云支南”、“心系沂蒙”等支教活动的宣传海报,每年寒暑假,各所大学都会有数十乃至数百名志愿者前往乡村山区支教。
但是,今年暑假网上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热帖,引发了大学生们对于支教活动的反思:我们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舍,是不是乡村孩子们需要的、期盼的?
该文在某知名社交网站上被转载近万次,全篇文章以农村孩子的口吻写就,共列举了高校学生支教的几大弊端,如“占用学生假期时间”、“教授知识甚少”、“公款吃喝”,甚至“支教已经成为孕育大学生恋爱的温床”等。
在转载文章的末尾,一个自称是“在支教部呆了许多年的老人”写下这样一段话:“对于那群孩子,我们只是过客。短短几天的支教,我们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知识,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无知,毁灭了老师们在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高大形象。当我们离去之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我们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扰乱了他们老师的教学计划。我们是那么的残忍,以他们贫穷的名义,毁灭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老师的信心……可是,我们仍在沾沾自喜着,我们自诩着自己的伟大。”
为此,我们特意为调查大学生支教利弊进行一番调查,为了及时向高校,社会和支教组织反应有关情况,并就这些情况做出改进,使支教效果更佳,影响更好,希望您能抽出您的1~3分钟,填写一下我们的调查表。让我们以最真实的情况挖掘出大学生支教的利弊。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忙
网页链接:http://www.sojump.com/jq/2616764.aspx
但是,今年暑假网上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热帖,引发了大学生们对于支教活动的反思:我们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舍,是不是乡村孩子们需要的、期盼的?
该文在某知名社交网站上被转载近万次,全篇文章以农村孩子的口吻写就,共列举了高校学生支教的几大弊端,如“占用学生假期时间”、“教授知识甚少”、“公款吃喝”,甚至“支教已经成为孕育大学生恋爱的温床”等。
在转载文章的末尾,一个自称是“在支教部呆了许多年的老人”写下这样一段话:“对于那群孩子,我们只是过客。短短几天的支教,我们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知识,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无知,毁灭了老师们在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高大形象。当我们离去之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我们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扰乱了他们老师的教学计划。我们是那么的残忍,以他们贫穷的名义,毁灭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老师的信心……可是,我们仍在沾沾自喜着,我们自诩着自己的伟大。”
为此,我们特意为调查大学生支教利弊进行一番调查,为了及时向高校,社会和支教组织反应有关情况,并就这些情况做出改进,使支教效果更佳,影响更好,希望您能抽出您的1~3分钟,填写一下我们的调查表。让我们以最真实的情况挖掘出大学生支教的利弊。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忙
网页链接:http://www.sojump.com/jq/261676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