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种爱吧 关注:49贴子:2,774

浅析中华民族的孝亲文化的利弊,展望与未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祀华夏祖先,我是炎黄子孙


1楼2013-07-23 12:20回复
    本吧相关主题:清明祭祖扫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http://tieba.baidu.com/p/2250074054


    2楼2013-07-23 12:30
    回复
      中华文化的根本在于孝亲,在于家族,在于宗室,虽然这些家族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区,民族都有传承和体现,却没有华夏的孝亲文化的生命力顽强,旺盛,并传承延续至今,英国有皇室贵族,犹太精英也有庞大的犹太家族,不过这些都是上层精英社会,比较隐蔽,局限,与中华的普遍与广泛性,不可同日而语。孝亲文化正是维系和延续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关系相对稳定,和谐,正常发展的最后一根强而有力的纽带,现代人由于崇尚金钱至上,利益至上,逃避责任,这样的孝亲文化正在逐渐被腐蚀,淡化,在大都市表现的尤其明显,不关系父母的冷暖,送进养老院,邻里之间即使相隔一墙之远,也老死不相往来,形同陌路,冷漠而隔绝。


      3楼2013-07-23 12:37
      回复
        血浓于水,割不断的情,离不开的邻。孝亲文化拓展开来,就是邻里乡党,相当于庞大的氏系家族,56个民族就是靠着这个纽带才捆绑到一起,甚至东南亚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关系,也可以用一衣带水,源远流长来形容,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印尼等等地区,曾经或者如今,都收到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挑拨这些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制造混乱,也是瓦解整个东南亚地区孝亲文化的一部分。


        5楼2013-07-23 12:49
        回复
          孝亲文化,在我看来,起码包含三个方面1.厚德载物,成己达人。(缄口),修身,格物致知。自己有能力,有学识,有修养,才能够发挥正面的作用,正面的影响力,缄口这个过时了,该说的时候要说。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齐家。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治国,平天下


          6楼2013-07-23 12:53
          回复
            这三个层次是扩展开来的,最后就相当于西方的博爱,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思想了,儒家和基督核心意义是相同的,与道家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也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平时,人们一说自然,好像自然就是自然环境,与人间的关系无关一样,所以那是曲解了道家的含义,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关系,家庭关系,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自然关系,当这些关系和谐正常时,这也是一种道法自然(自己本来就有的状态,自其有所以然的样子,如母爱的天性,本能等等),所以,解释任何经典,都不要把人剔除在外,可以暂时排除人的立场看待一切,但完全剔除人的影响,存在,研究任何事物,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7楼2013-07-23 12:58
            回复
              所以西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享乐至上瓦解的是孝亲文化,是人群之间,人类之间文化的核心关系,这种关系动摇后,分崩离析后,其他的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道义都将荡然无存,当金钱和利益出现危机时,暴力和兽性将彻底暴露出来,不受道德和责任的约束,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其根本在于分裂和隔绝人与人之间那种内在的,无形的,密切的联系,那种联系是超越时空的,是人性的根本,人生自父母的亲爱,结合,如果来父母都冷漠,忽视,就是人性的彻底丧失,根没有了。


              8楼2013-07-23 13:03
              回复
                当然了,人为地隔绝,分离人与人之间那种内在,无形无影的密切联系,是无法真正做到的,不过,可以用物质与欲望进行扭曲,遮盖,这就是为何如今通信工具如此发达,人们之间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而深入内心的交流就越来越稀少,这种交流和效果,远远不及20年前,亲自动笔写一封家书,字字思乡之情,句句思乡之泪来的有意义,这其中既有凡事既有利弊,有失有得的关系,也有人们追逐高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关系有关。交流变得频繁而简单了,交流的深度也逐渐浅薄,应付了,流于浅表,时间长了,必然会堆积隔阂与误解,积累矛盾,引爆危机。在时间就是金钱,追求高效率的今天,青年人往往为了工作,为了利益,而对父母应付敷衍,哪怕是必要的交流沟通,情感交流,也是惜字如金,惜时如金。如此,曾经那种亲自动笔,咬文嚼字,追忆乡情,并亲自到邮局,到投递箱邮寄信件家书的那些辛苦,那些亲情,牵挂,喜悦,也就荡然无存了。交流完全变成冷漠无情的机器之间的交流了。


                9楼2013-07-23 13:11
                回复
                  最终,他们(叫它们更合适)想要的结果就是,把活着的人变成一个个只会工作,付出命令,冷漠无情的行尸走肉,如同冷血动物,说它们是蜥蜴人,也是很正确的,蜥蜴嘛,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人类的知冷知热,有情有义的火热的内心。


                  10楼2013-07-23 13:14
                  收起回复
                    不过,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孝亲文化,也是根深蒂固的,这既是有利的一面,也是有局限性的一面,每年春节的人口大迁徙,演绎着这个星球的最为壮观的人口大迁徙景象,就是直接体现华夏传统孝亲文化的事例,传统节日,走亲访友,团团圆圆,就是固定的交流维系亲情,情感的,所以重视传统文化,多重视和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走访互动,也是延续和发展华夏传统孝亲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过自古以来,受攀比摆阔,虚荣面子的影响,尤其是丈母娘崛起,金钱社会的今天,走亲访友变得让很多人都伤不起了,那是比送红包,比身份,比地位,显摆炫富的场合,看来,传统的孝亲文化也是被逐步扭曲,腐蚀了(原因既有自古的陋习,也受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


                    11楼2013-07-23 13:21
                    回复
                      至于局限性,弊端,那就是引发的愚忠,忠君,违背人性的纲常,造成的内部的争权夺利。纲常早就的忠君文化,中央集权专制,是以一种无可否定的借口,名义,牺牲个人利益,无视个人权利,而成全所谓的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实际上满足的还是一小部分精英,官僚家族的私利,私欲),这种弊端,即使是现在,也是根深蒂固,并引发深重的民愤,社会矛盾,社会危机,由于涉及敏感和和谐,楼主不想多谈。小惠未遍,民弗服也。说的再好听,唱的再动听,挂羊头卖狗肉,不办实事,不办人事,最终就会丧失民心,丧失信任,丧失执政根基。


                      12楼2013-07-23 13:27
                      收起回复
                        算了,既然抽楼,关于如今的,就点到为止吧


                        13楼2013-07-23 13:28
                        回复
                          江西那边的宗族,祠堂,氏系家族,应该是全国最多的,一般是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都是同姓的氏系家族,这样有利于团结整个村镇的家族力量,却带来了村与村,乡镇之间的各种争权夺利,矛盾对抗,严重的话也会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国家秩序,国家稳定,不过凡事都有利弊,取消农业税,和江西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是非善恶,还是交给后人,交给上天去判定吧。


                          14楼2013-07-23 13:31
                          回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自古以来的氏系家族的古训,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局限,造成了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性格,使得国人始终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打转,无法成长到更高层次,更高境界,地方保护主义,各自为政,占山为王,划地为界,造就的是土匪,马贼,地主,不劳而获,吃人血肉,不吐骨头的寄生虫,吸血鬼。如今又有杀亲宰熟,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奸商,贩夫走卒(整个华夏大地真是倒处奇葩,倒处黑气,乌烟瘴气)


                            15楼2013-07-23 13:37
                            回复
                              所以华夏传统孝亲文化的发展和未来,就是走出家族的小圈子,扩展的普通人,身边的人,当然,对家庭负责,对亲情负责是核心,是基础,这个基础做好了,才能够扩展到博爱,扩展到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对家庭将亲情,讲负责,推而广之,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始有终,对待身边的人,也讲道义,讲诚信,团结友善,互利合作。发挥自己正面积极的影响力,引导力,传递正能量,在于负面做斗争的方面,讲究策略,讲究智慧,不可以硬碰硬,横冲直撞,目前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是个大趋势,个人,乃至神仙下凡都无力扭转,不过,此消彼长,增加善的力量,增强自身的力量,就是提高善恶力量的对比程度,这也是一种代价最小,避免冲突的斗争,策略,智慧。等到善的力量逐渐增长,汇集,凝聚,强大,爆发时,就可以克制和同化邪恶的力量了。


                              16楼2013-07-23 1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