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记忆。并非属于所有人的。不属于现在,不属于楼房,不属于不懂它的任何人。仅仅是一通电话就能勾起回忆。偶然地和朋友通电,偶然地谈起老屋,谈起各自的回忆。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老屋意味着贫穷,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懂,那是一份很单纯的记忆,是足矣让人回味一生的影片。
老屋里的孩子,都是“野”大的,六月天可以跑到门口的小巷,一二点的酷暑,在长着蕨类植物或者是其他说不出名字的野草中抓瓢虫或是蚱蜢,进屋时偶尔摘下点狗尾巴草,可以当逗猫棒用。有时偷摘下邻居家过墙的葡萄叶,上面只要有些未曾见过的生物,就足够让人快乐一段时间。
老屋是浪漫的,夏雨时节,略微的乌云下红蜻蜓密密麻麻地低聚在一个地方,这种情况在老屋是常见的,很简单的乐趣,对于当时的年少。小巷是由一排石头隔开的,有些缺角,因为时间的磨砺都带上了青苔,还记得很清楚,雨过后石头上面都会爬着许多蜗牛,随便地抓了几只回去就可以各自进行比赛。
井是大多数老屋必备的,和黑暗角落一样是孩子们冒险的兴趣所在,好几次都差点被拉入井中,却依旧不长记性,非要一次又一次地继续,那是属于年少的固执。
白蚁是绝对的天敌。总会闹得人不得安生,不像蜻蜓那么讨喜。每次只好开了院子里的灯把白蚁都吸引去,然后坐在院子的另一端看一片白茫茫的翅膀挥动,然后最后落下来,掉进备好的水盆里。麻烦得收拾半天才能全部清除。
老屋,一直是一片乐土,即使不大完美,依旧是心里最美好的,无论如何,十几年的欢笑,哭泣,喜悦,坚持都在里面。甚至连裂缝里都有回忆。可惜的是,老屋里的孩子,也还是向往楼房的,所以,某一年,一家人还是搬出了这片乐土。当然,再过阵子回来收拾东西,好像也没有多少不舍。等到得知老屋已经拆了,才想到自己把一生最好的时光藏在里面,留在里面,葬在里面,也毁在里面。只是已经来不及了。
两年后,当回到老屋时,看到的已经是一栋三层半的房子了,不是老屋,小巷也重新铺成,没有那段搭得挺高的石墙。带着两年在外的经历和体会,明白了恨,也明白了不能活在恨里,知道了忍耐,真的做到了坚强,真的感觉自己长大了。
或许这才是和新房相对应的,新的一切,不再只是自己。
之后再和朋友在电话里谈到新楼的好处,例如不用和姐姐挤在一间屋子,各方面也更方便了,住的更舒服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一切似乎都甚于老屋,只是还是感觉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最初拥有的,中途失去的,往往才是最后真正渴望的。”
后记:
当你拆掉最初的乐土在原地重新构建你希望的模样时,无异于画地为牢。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老屋意味着贫穷,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懂,那是一份很单纯的记忆,是足矣让人回味一生的影片。
老屋里的孩子,都是“野”大的,六月天可以跑到门口的小巷,一二点的酷暑,在长着蕨类植物或者是其他说不出名字的野草中抓瓢虫或是蚱蜢,进屋时偶尔摘下点狗尾巴草,可以当逗猫棒用。有时偷摘下邻居家过墙的葡萄叶,上面只要有些未曾见过的生物,就足够让人快乐一段时间。
老屋是浪漫的,夏雨时节,略微的乌云下红蜻蜓密密麻麻地低聚在一个地方,这种情况在老屋是常见的,很简单的乐趣,对于当时的年少。小巷是由一排石头隔开的,有些缺角,因为时间的磨砺都带上了青苔,还记得很清楚,雨过后石头上面都会爬着许多蜗牛,随便地抓了几只回去就可以各自进行比赛。
井是大多数老屋必备的,和黑暗角落一样是孩子们冒险的兴趣所在,好几次都差点被拉入井中,却依旧不长记性,非要一次又一次地继续,那是属于年少的固执。
白蚁是绝对的天敌。总会闹得人不得安生,不像蜻蜓那么讨喜。每次只好开了院子里的灯把白蚁都吸引去,然后坐在院子的另一端看一片白茫茫的翅膀挥动,然后最后落下来,掉进备好的水盆里。麻烦得收拾半天才能全部清除。
老屋,一直是一片乐土,即使不大完美,依旧是心里最美好的,无论如何,十几年的欢笑,哭泣,喜悦,坚持都在里面。甚至连裂缝里都有回忆。可惜的是,老屋里的孩子,也还是向往楼房的,所以,某一年,一家人还是搬出了这片乐土。当然,再过阵子回来收拾东西,好像也没有多少不舍。等到得知老屋已经拆了,才想到自己把一生最好的时光藏在里面,留在里面,葬在里面,也毁在里面。只是已经来不及了。
两年后,当回到老屋时,看到的已经是一栋三层半的房子了,不是老屋,小巷也重新铺成,没有那段搭得挺高的石墙。带着两年在外的经历和体会,明白了恨,也明白了不能活在恨里,知道了忍耐,真的做到了坚强,真的感觉自己长大了。
或许这才是和新房相对应的,新的一切,不再只是自己。
之后再和朋友在电话里谈到新楼的好处,例如不用和姐姐挤在一间屋子,各方面也更方便了,住的更舒服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一切似乎都甚于老屋,只是还是感觉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最初拥有的,中途失去的,往往才是最后真正渴望的。”
后记:
当你拆掉最初的乐土在原地重新构建你希望的模样时,无异于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