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七大濒临失传的腕表工艺
表背后所传承的历史,不仅包括人类对于时间的严谨以及对机械的精益求精,还包括了历史的精萃。腕表工艺中的镂空雕花和莳绘工艺腕表,制表工艺,镂空,珐琅,机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9e93a8d6609c93d07f20effaf3ff8bb/1941754e251f95ca7136e235c8177f3e66095239.jpg)
镂空工艺 雕刻空间的艺术 在欧洲,雕刻艺术很早就被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金匠用做手工艺品的装饰,他们只用一把细小的雕刻刀即可雕琢出多款图案。欧洲于15世纪和16世纪时雕刻艺术已经广泛使用在珠宝首饰、手表,甚至盔甲和兵器。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92dd1b9314e251fe2f7e4f09787c9c2/3f7e76fa828ba61e30cabbac4034970a314e59dc.jpg)
从雕刻艺术衍生出了一门制表工艺:镂空工艺,它和剪纸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终于在1930年得以复兴。制表师傅以普通机芯为基础,先用针把需要镂空的部分钻成小孔,剔除多余金属,然后用雕刻刀把所有边缘修饰成45°角斜边以及把机芯面雕成不同的图案。在这个极重美感的过程中,他们还必须将透视底层机芯的阻碍减至最低。如果用一个你最可能熟悉的比喻来告诉你什么叫做镂空表,那就是剪纸。这两种艺术所共通的地方在于:有成型图案、要把图案之外多余的部分剔除掉、手艺要纯熟、成品无一丝多余的累赘、都是一步也不能错的顶级工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a1597bab2de9c82a665f9875c8080d2/03fa8e1349540923551910fd9358d109b2de4988.jpg)
guilloche花纹 规整逻辑 guilloche被形象地译做“玑镂”,它是从法语guillochis一词演变而来的,意为由机器创造的、精确的、规则的含有直线和环形图案的雕刻工艺。就像欧式规整的造园工艺一样,直线和几何线条的搭配构成了它迷人的图案。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a5763ac94cad1c8d0bbfc2f4f3f67c4/0cc0e31ea8d3fd1fdb2dd1b9314e251f94ca5fdc.jpg)
guilloche依靠一台具有直刻和被称为“玫瑰引擎”的环形雕刻功能的机器,利用手指的力道来控制被刻表面的花纹深浅和均匀度。传统车床是固定作品移动刀头,而 guilloche则是固定刀头移动作品。这就需要很高的经验和技艺,因为雕刻出来的图案的形状和深浅,几乎都是靠工匠的手感来完成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种工艺还非常普遍,但现如今,工匠的数量急剧下降,这种手艺几乎失传,只由少数几个工匠维持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3bfe65f09fa513d51aa6cd60d6c554c/9f94ecec8a13632770e0b1b0908fa0ec09fac7eb.jpg)
机芯工艺 倒角的美感 日内瓦印记的设立,最早原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物。100多年前,瑞士其他地区生产的机芯陆续进入日内瓦销售,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危及当地表厂的生存。为了保护地方工业,日内瓦政府通过了日内瓦印记法令,允许本地表商使用一半是鹰一半是钥匙的盾牌市徽作为标识。当然,除了必须是本地厂商,制造者还必须在机芯处理上达到12个守则的要求。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9d3977ba686c91708035231f93c70c6/2698b81f4134970aac5763ac94cad1c8a6865ddc.jpg)
日内瓦印记法则详细规定了机芯的每一部分高标准制作的规范,几乎全是打磨方面的标准。比如“倒角”的要求是将机芯零件中所有的锐角(包括直角)全部打磨成钝角。制表师用砂轮将零件的尖锐部分打磨圆润,再将其进行抛光处理,全部过程手工操作。经过倒角处理的机芯看不到任何尖锐的棱角,从而也提高了光线的反射。机芯内不会留下任何黑暗的角落,为欣赏带来了极大便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9feff12cc11728b302d8c2af8fec3b3/e9428c3d70cf3bc737c3bd6fd000baa1cc112a39.jpg)
金饰工艺 打磨出奢侈 现如今,在贵金属的冲击下,钢表的地位似乎有些动摇。事实上,在全钢腕表上运用贵金属的加工工艺,其手工的附加值会远远大于贵金属的价值。这种运用在钢上的金饰工艺主要由“抛光”和“拉丝”组成。基本上一块好的钢表就像机芯的 “打角”一样,其所有部件都要经过手工打磨抛光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钢表,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手感和光泽。而拉丝处理则会依据工艺的不同,有稍许纹路的变化,从而改变表的整体光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99f8fa47e3e6709be0045f70bc69fb8/cf7fd20a304e251f0bd3977ba686c9177e3e53dc.jpg)
莳绘 失落的日本艺术 “莳绘”是日本独特的漆器装饰技法,源于中国,创新于日本,是日本传统工艺美术的标志之一。这种主要表现漆器和贵金属粉末交融的艺术效果,在19世纪的日本江户时代达到顶峰。“莳绘”的原材料得来不易,生漆的来源是从日本漆树的树脂中萃取而来。每年只能采集一次,而采集后需放置3至5年,才能加工成一种耐磨耐损,呈蜂蜜状的生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f2721bac83d70cf4cfaaa05c8ddd1ba/be05601f95cad1c8079f8fa47e3e6709c83d51dc.jpg)
“莳绘”绘制时主要使用k金粉等金属粉末,点缀漆绘,勾画并突出漆绘轮廓。细细的金粉以小竹管和天竺鼠毛笔点缀在漆绘上,勾勒出纤细的线条,而这次萧邦l.u.c xp莳绘系列腕表的操刀者增村纪一郎则是仅有的莳绘工艺大师之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beefca1c9fcc3ceb4c0c93ba247d6b7/1176bddcd100baa161ef37384610b912c9fc2e39.jpg)
掐丝珐琅 繁复美感 掐丝珐琅是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珐琅技艺,但钟表盘面上的掐丝珐琅技艺与其他不同,它指在表盘坯上,以极细的金线事先勾勒出预设图案,然后再向这些图案的不同区域置入不同色彩的珐琅进行烧制。就好比在表盘水平面上,先用掐丝勾勒出图案的形状,然后再加入彩色珐琅进行烧制。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ec8d4fc2cec3fd8b3ea77de68ad4b6/76979400baa1cd11df7502a3b812c8fcc2ce2d39.jpg)
雅典“萨丹进击号”沙皇蛋雕限量纪念彩绘套表,表盘采用掐丝珐琅彩绘工艺,人手勾勒出圣彼得堡的着名地标,如左边的圣艾萨克大教堂以及右边的海军总部。制作工序复杂,每只表都使用超过500毫米长的金线,通过50小时以上的工时、26道烘烤程序才得以完成。每只表皆以华丽贵气的沙皇蛋雕展示,沙皇蛋雕外层采用多层次的白色半透明珐琅制作,并以4.25克拉之璀璨钻石镶饰。钻石细腻演绎圣彼得堡海军总部具古典风格的尖顶、圆柱与拱门,刻划出参谋总部大楼和着名的开合式吊桥在夜间打开,供大型船舰航行的场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55d1348b3fb43161a1f7a7210a54642/1fc4e5ec08fa513d3ea71f5d3c6d55fbb3fbd9eb.jpg)
微绘珐琅 日内瓦艺术巅峰 现如今,只有在腕表上才能欣赏到珐琅这项工艺昔日辉煌的全貌。作为珐琅工艺中最重要的“微绘珐琅”,甚至成了代表日内瓦的艺术巅峰,在腕表上熠熠生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a24be6fd000baa1ba2c47b37711b9b1/475c3a3e6709c93dd5d67d749e3df8dcd00054dc.jpg)
事实上,相比掐丝珐琅,微绘珐琅的技术难度显然更高。它的构图精致,绘制图案均需要工匠执鹅毛笔完成,需要极高的眼力和绘图技巧,而这一切都需要刻苦的训练方能实现。微绘珐琅的工匠本来就极为稀少,在上世纪日内瓦艺术学院珐琅工艺系停办之后,这项工艺极尽成为绝唱,只有少数工匠每年提供极少的作品。 此外,微绘珐琅表盘的烧制也极为困难。每一个珐琅表盘均由5层珐琅组成,以人手在表盘涂上珐琅彩后,要放进窑里以900℃~1200℃高温,反覆烧几次至十数次,才能造出理想色泽效果,当中稍有裂纹以及瑕疵出现,又要重新再造,耗损极大。
表背后所传承的历史,不仅包括人类对于时间的严谨以及对机械的精益求精,还包括了历史的精萃。腕表工艺中的镂空雕花和莳绘工艺腕表,制表工艺,镂空,珐琅,机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9e93a8d6609c93d07f20effaf3ff8bb/1941754e251f95ca7136e235c8177f3e66095239.jpg)
镂空工艺 雕刻空间的艺术 在欧洲,雕刻艺术很早就被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金匠用做手工艺品的装饰,他们只用一把细小的雕刻刀即可雕琢出多款图案。欧洲于15世纪和16世纪时雕刻艺术已经广泛使用在珠宝首饰、手表,甚至盔甲和兵器。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92dd1b9314e251fe2f7e4f09787c9c2/3f7e76fa828ba61e30cabbac4034970a314e59dc.jpg)
从雕刻艺术衍生出了一门制表工艺:镂空工艺,它和剪纸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终于在1930年得以复兴。制表师傅以普通机芯为基础,先用针把需要镂空的部分钻成小孔,剔除多余金属,然后用雕刻刀把所有边缘修饰成45°角斜边以及把机芯面雕成不同的图案。在这个极重美感的过程中,他们还必须将透视底层机芯的阻碍减至最低。如果用一个你最可能熟悉的比喻来告诉你什么叫做镂空表,那就是剪纸。这两种艺术所共通的地方在于:有成型图案、要把图案之外多余的部分剔除掉、手艺要纯熟、成品无一丝多余的累赘、都是一步也不能错的顶级工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a1597bab2de9c82a665f9875c8080d2/03fa8e1349540923551910fd9358d109b2de4988.jpg)
guilloche花纹 规整逻辑 guilloche被形象地译做“玑镂”,它是从法语guillochis一词演变而来的,意为由机器创造的、精确的、规则的含有直线和环形图案的雕刻工艺。就像欧式规整的造园工艺一样,直线和几何线条的搭配构成了它迷人的图案。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a5763ac94cad1c8d0bbfc2f4f3f67c4/0cc0e31ea8d3fd1fdb2dd1b9314e251f94ca5fdc.jpg)
guilloche依靠一台具有直刻和被称为“玫瑰引擎”的环形雕刻功能的机器,利用手指的力道来控制被刻表面的花纹深浅和均匀度。传统车床是固定作品移动刀头,而 guilloche则是固定刀头移动作品。这就需要很高的经验和技艺,因为雕刻出来的图案的形状和深浅,几乎都是靠工匠的手感来完成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种工艺还非常普遍,但现如今,工匠的数量急剧下降,这种手艺几乎失传,只由少数几个工匠维持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3bfe65f09fa513d51aa6cd60d6c554c/9f94ecec8a13632770e0b1b0908fa0ec09fac7eb.jpg)
机芯工艺 倒角的美感 日内瓦印记的设立,最早原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物。100多年前,瑞士其他地区生产的机芯陆续进入日内瓦销售,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危及当地表厂的生存。为了保护地方工业,日内瓦政府通过了日内瓦印记法令,允许本地表商使用一半是鹰一半是钥匙的盾牌市徽作为标识。当然,除了必须是本地厂商,制造者还必须在机芯处理上达到12个守则的要求。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9d3977ba686c91708035231f93c70c6/2698b81f4134970aac5763ac94cad1c8a6865ddc.jpg)
日内瓦印记法则详细规定了机芯的每一部分高标准制作的规范,几乎全是打磨方面的标准。比如“倒角”的要求是将机芯零件中所有的锐角(包括直角)全部打磨成钝角。制表师用砂轮将零件的尖锐部分打磨圆润,再将其进行抛光处理,全部过程手工操作。经过倒角处理的机芯看不到任何尖锐的棱角,从而也提高了光线的反射。机芯内不会留下任何黑暗的角落,为欣赏带来了极大便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9feff12cc11728b302d8c2af8fec3b3/e9428c3d70cf3bc737c3bd6fd000baa1cc112a39.jpg)
金饰工艺 打磨出奢侈 现如今,在贵金属的冲击下,钢表的地位似乎有些动摇。事实上,在全钢腕表上运用贵金属的加工工艺,其手工的附加值会远远大于贵金属的价值。这种运用在钢上的金饰工艺主要由“抛光”和“拉丝”组成。基本上一块好的钢表就像机芯的 “打角”一样,其所有部件都要经过手工打磨抛光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钢表,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手感和光泽。而拉丝处理则会依据工艺的不同,有稍许纹路的变化,从而改变表的整体光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99f8fa47e3e6709be0045f70bc69fb8/cf7fd20a304e251f0bd3977ba686c9177e3e53dc.jpg)
莳绘 失落的日本艺术 “莳绘”是日本独特的漆器装饰技法,源于中国,创新于日本,是日本传统工艺美术的标志之一。这种主要表现漆器和贵金属粉末交融的艺术效果,在19世纪的日本江户时代达到顶峰。“莳绘”的原材料得来不易,生漆的来源是从日本漆树的树脂中萃取而来。每年只能采集一次,而采集后需放置3至5年,才能加工成一种耐磨耐损,呈蜂蜜状的生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f2721bac83d70cf4cfaaa05c8ddd1ba/be05601f95cad1c8079f8fa47e3e6709c83d51dc.jpg)
“莳绘”绘制时主要使用k金粉等金属粉末,点缀漆绘,勾画并突出漆绘轮廓。细细的金粉以小竹管和天竺鼠毛笔点缀在漆绘上,勾勒出纤细的线条,而这次萧邦l.u.c xp莳绘系列腕表的操刀者增村纪一郎则是仅有的莳绘工艺大师之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beefca1c9fcc3ceb4c0c93ba247d6b7/1176bddcd100baa161ef37384610b912c9fc2e39.jpg)
掐丝珐琅 繁复美感 掐丝珐琅是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珐琅技艺,但钟表盘面上的掐丝珐琅技艺与其他不同,它指在表盘坯上,以极细的金线事先勾勒出预设图案,然后再向这些图案的不同区域置入不同色彩的珐琅进行烧制。就好比在表盘水平面上,先用掐丝勾勒出图案的形状,然后再加入彩色珐琅进行烧制。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ec8d4fc2cec3fd8b3ea77de68ad4b6/76979400baa1cd11df7502a3b812c8fcc2ce2d39.jpg)
雅典“萨丹进击号”沙皇蛋雕限量纪念彩绘套表,表盘采用掐丝珐琅彩绘工艺,人手勾勒出圣彼得堡的着名地标,如左边的圣艾萨克大教堂以及右边的海军总部。制作工序复杂,每只表都使用超过500毫米长的金线,通过50小时以上的工时、26道烘烤程序才得以完成。每只表皆以华丽贵气的沙皇蛋雕展示,沙皇蛋雕外层采用多层次的白色半透明珐琅制作,并以4.25克拉之璀璨钻石镶饰。钻石细腻演绎圣彼得堡海军总部具古典风格的尖顶、圆柱与拱门,刻划出参谋总部大楼和着名的开合式吊桥在夜间打开,供大型船舰航行的场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55d1348b3fb43161a1f7a7210a54642/1fc4e5ec08fa513d3ea71f5d3c6d55fbb3fbd9eb.jpg)
微绘珐琅 日内瓦艺术巅峰 现如今,只有在腕表上才能欣赏到珐琅这项工艺昔日辉煌的全貌。作为珐琅工艺中最重要的“微绘珐琅”,甚至成了代表日内瓦的艺术巅峰,在腕表上熠熠生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a24be6fd000baa1ba2c47b37711b9b1/475c3a3e6709c93dd5d67d749e3df8dcd00054dc.jpg)
事实上,相比掐丝珐琅,微绘珐琅的技术难度显然更高。它的构图精致,绘制图案均需要工匠执鹅毛笔完成,需要极高的眼力和绘图技巧,而这一切都需要刻苦的训练方能实现。微绘珐琅的工匠本来就极为稀少,在上世纪日内瓦艺术学院珐琅工艺系停办之后,这项工艺极尽成为绝唱,只有少数工匠每年提供极少的作品。 此外,微绘珐琅表盘的烧制也极为困难。每一个珐琅表盘均由5层珐琅组成,以人手在表盘涂上珐琅彩后,要放进窑里以900℃~1200℃高温,反覆烧几次至十数次,才能造出理想色泽效果,当中稍有裂纹以及瑕疵出现,又要重新再造,耗损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