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好几年了吧 关注:6贴子:986
  • 8回复贴,共1

*        多情却被无情恼 文/莫日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艺风赏 2013/03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7-07 22:07回复
      小时喜看水浒,初觉字里行间都是情义,书中好汉个个佩服,第一欣赏鲁智深,他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为救两个形同陌路的女人,大闹野猪林,为救一个相识未久的兄弟,真是可以刎颈相交的人物。隔些年再读,渐觉杀气太重,对李逵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砍瓜切菜般追求屠戮快感的人物失去好感。尤其不喜宋江那副用义理杀人的嘴脸,为了“聚义”,为把卢俊义赚上梁山,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对抗政府的资本,竟害得一个好好的人物破家出亡,而为了身后名,更不惜毒死最忠于他的李逵。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7-07 22:08
    回复
        在宋江眼里,“义理”第一,情理第二。其实无情怎能有义。除了无情的义,我还不喜欢水浒里的道学气。有句话说得好:“色不可无情,情亦不可无色。或曰美人不淫是泥美人,英雄不邪乃死英雄。”水浒里的英雄,除色迷迷的王矮虎外,都是死英雄。宋江有句名言:“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梁山好汉们要恪守一滴精十滴血的教训,不随便性交,射精须谨慎。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7-07 22:09
      回复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里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首诗真可纳入宋江的企业文化体系,印在梁山员工手册第一页,招聘新员工时做成填空题考他们。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7-07 22:12
        回复
          好汉们何以怕女人怕到这个地步?其实啊,这都是文人瞎掰的。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7-07 22:36
          回复
              我们看世俗里的英雄,刘邦、曹操,都是活英雄。三国演义里写曹操攻下宛城后,有天喝高了,问身边人:“此城中有妓女否?”最后没招妓,却把降将张绣的婶娘给睡了,惹得张绣怒从心里起、恶向胆边生,立即造反,放火劫营。曹操中了一箭,侥幸逃生,大将典韦阵亡,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惨死。这就是奸雄曹操,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三国演义比水浒传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否认英雄也需要性交,而且不比常人需要得少。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7-07 22:37
            回复
                小说和戏曲被官方视为教化工具,因此民间创作也自觉不自觉地染上道学气,而且是一种病态性心理的道学气。这种道学气自宋朝开始越发严重,我们倒不必因此去责怪孔子的,因为他老人家并不如此病态地忌讳男女之事。《礼记》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说得很好嘛。今人也有把这句改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不记得是哪个聪明女人断的句,大气。我不知梁山有多少直男,只觉水浒里充满搞基的气氛,对于女人,对于异性恋,梁山上有一种莫名的戾气。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7-07 22:37
              回复
                  我觉得《笑林广记》、“三言二拍”比水浒更有趣些。红楼梦在这方面也远胜水浒,虽语涉淫秽,却更近人情。例如薛蟠的诗:“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鸡巴往里戳。”话糙理不糙,比宋江的做人不溜骨髓主义高明。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7-07 22:39
                回复
                  额 四大名著也就红楼读的稍多一点而已 水浒是一点都读不下去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7-30 1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