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二)再回乌拉盖—— 6师师部 — 1
原来的6师师部,是现在的乌拉盖管委会所在地。是乌拉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游走在管委会的大街小巷间,已很难找到过去的建筑物了。兵团时期的土路已被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取代。沿街有行道树和路灯。重要的街道路灯很讲究。管委会内,目前没有很高的建筑,但建筑风格与时代同步。自来水、排污管路四通八达。新的建筑都是集中供热。电力、电话、互联网、闭路电视等网络已普及到各个角落。管理区内有公交车。到东乌旗、霍林河、51团、53团、54团等地非常方便,一天有多趟长途汽车来往其间。道路全是柏油路,沿途还有候车亭。在管委会内大小店铺随处可见,既有超市也有特色小店。---- 总之,现在的原6师师部所在地,已具备了现代小城镇的全部功能。
在建的管理区办公大楼(摄于2010.06)。按我的审美观《东风大街》是最时髦的。街上跑的三轮车代表了目前的街景特色。原来我想等辆牛车或马车过时再拍(我想那会更有意思),但因那天蚊子太多没拍成!大楼的对面(路南)在建公园。那块地原来是52团6连的菜地。我们在那里曾经试种过西瓜和西红柿。
昔日的师部影院今日的超市(摄于2010.06)。遗憾的是,我从来没在里面看过一场电影。仅有一次取片子时进去看了看了。当时觉得好壮观啊。哈哈--------
昔日的师部医院今日的乌拉盖人民医院(摄于2010.06)。当年,我们连(52团6连)是“血库”。我们连的不少人都与它打过交道。那时,献一次血好像是给一碗白糖水,回连后能吃几顿病号饭,休息一天。
乌拉盖蒙校. (摄于2010.06)
乌拉盖中学(摄于2010.06)。刚到盖里时好像只有小学,设在52团团部。是原场留下的。兵团成立后,师部才有了学校。那时还年轻,对这类事不关心。所以,那时的学校在什么位置是什么样的没有一点印象了。
位于巴音胡硕大街中部的步行街(摄于2010.06)。里边有品牌服装店等,还有鲜花店呢。与时俱进很现代。羡慕!
位于巴音胡硕大街中部,目前唯一的交通枢纽(摄于2010.06)。听说,新的长途汽车站2010年底建成。兵团时期的汽车站,就设在师部车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没车。初期是敞蓬解放牌汽车,后来好像有了一辆大轿车。从师部到大石寨好象是6元。最快一天到。
70年12月底,家中有急事又找不到去大石寨的汽车。没办法,连里决定派仅有的一辆胶轮拖拉机送我去大石寨(当时我们连的胶轮车正忙着拉煤,很忙)。当时开胶轮车的司机是位原场职工,三十几岁,话不多。一早找到我,嘱咐我一定得吃饱,带几个馒头。上车前,他叫我换上他给我准备的毡嘎达和一件光板羊皮大衣。又开车到炊事班柴火垛旁边,抱了好几捆苇子铺在车斗里,这才上路!一路颠簸,特别是过那段知名的搓板路(当时的盖里人大都知道)。颠的我心肝都疼,再加上奇寒。说句心里话-----很难忍受。-----
天擦黑时才到树木沟,车停在一个大车店前。司机看我行动有些不便,赶忙从店里叫来好几个人,把我扶下车。上炕后,几个人赶忙帮我脱毡嘎达,脱袜子,捏脚,捏腿,几乎是一口同声的说 —— 没事儿 …… 没事儿!……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的事情很危险!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的理解是无知者无畏------我经历了。
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饭吃的是猪肉片炒酸菜+玉米面饼子。热热乎乎的真好吃!好吃极了!从那以后,猪肉+酸菜好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以后再也没有吃过口味那么独特的树木沟猪肉炒酸菜。为什么呢? 又冻又饿啊!吃嘛嘛香呗--------何况猪肉炒酸菜本身就很好吃。
从那以后我非常尊敬司机这个职业,虽然他们个个都“很牛”。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有“牛的”资本,有“牛的”资格!
从那以后我也知道,一到冬季为什么连里轻易不派车远行的道理。
那年,70年12月底 ,去大石寨时坐的拖车与本图很相像。
黄河牌汽车。当年,我与几十位知青,就是坐着这种车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从大石寨到乌拉盖。车厢的下面放行李,上面坐人(图片是网上下载的)
解放牌汽车。当年来往于乌拉盖与大石寨间的最先进的运输工具-----解放牌汽车 +
黄河牌汽车 。它们是乌拉盖建设初期的功臣!(图片是网上下载的)
广场夜(摄于2010.06)
广场夜(摄于2010.06)
广场夜(摄于2010.06)
等红灯的公交车(摄于2010.06)。票价一元。听说,行走路线可以与司机商量。
远处白色的小楼房是过去的6师影院。近处红色的平房是兵团时期的建筑(摄于2010.06)。路边安装了很多健身器材,孩子们玩得很认真。
巴音胡硕大街夜景(摄于2010.06)。
东风大街上的路灯(摄于2010.06).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