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耽美 流/南/藤】玛丽,玛丽
穆迦。
这是一个只要一提起就令我很有感情的作者。
当时初见她的文字时就忍不住感慨,这么久这么久,终于又遇到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透彻,清明,冷静而又深情。
非常羡慕她能用那么丰富准确的词句把自己的意思、心情如此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且直直的传递到别人心里。
对我来说,她的非耽美是最好的。她笔下的sd少年总有着少年老成的淡淡忧郁和冷寂,而正是在这样一份自持的冷寂里,却时时由内而外透出这些少年们拙于表达的温暖和坚持。在我看来,当那些骄傲的少年初尝努力的无望,懂得为失落而哭泣,懂得从自己的内心探出头去感同身受他人的痛楚,这样的东西就比整个世界的骄傲还要珍贵——这样的代价无异于获得了一张通往成人之路的单程票。
在穆迦的所有非耽美作品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玛丽,玛丽》
《玛丽,玛丽》用三段平行式描写了三个少年的成长:藤真,南烈,流川。他们毫不相干的行进在属于自己的画面上,在未完的最后,因为篮球的缘故而两两交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
“一段将要完成的青春,一段进行到中段的青春,一段刚刚踏上的青春。”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般的同人作者都是根据原有人物设定往后想:他们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以他们的性格会有什么样的遭际和故事。但穆迦的思路恰恰相反,她是往回想:这群少年曾经经历过什么,才使我们看到在井上大神笔下所描绘的那个样子呢?
《深深深蓝》如此,《玛丽,玛丽》亦是如此。
别人写的是后续,是拓展;唯独穆迦忠实的循着原著,试图摸索着这些少年可能存在的过去。
《玛丽》中,我想重点讲藤真的前传。
穆迦笔下的藤真在迷恋篮球之前就是个沉默,严肃,少年老成的孩子。直到生命里出现了吉三郎这个朋友,一瓣一瓣洋葱般的心灵才渐渐展现出温暖和少年应有的姿态。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淳朴真挚的吉三郎,被这个世界他所想象不到的阴暗谋杀,临死前依旧哼唱着“喜爱春天的人儿是心地纯洁的人,象紫罗兰的花儿一样——”
“少年轻轻的歌声戛然而止。
藤真的盛夏瞬间结束。”
泪,吉三郎的死,我看一遍哭一遍。
然而,作者笔下的藤真却没有哭。他把那一缕无从捕捉无处哭喊的咸涩强行逼回身体里去。他看到了前行的路,他希望自己坚信,坚忍,强大。同时希望自己像——
“翔阳满院的梧桐一样长成华丽威严的参天乔木。
象一个单纯的孩子一样,想要一个没有险恶世态荒诞人情没有疏离与冷漠的未来。
如果不存在,就用双手去造一个。”
然而,“多么难……”
之后,曾经答应吉三郎“广岛胜利”的诺言,被南烈无心的险恶所打破。
再之后,自己高中联赛最后的夏天,湘北这支年轻的队伍,还有流川枫,望了他一眼,转过身去,哭着,笑着,庆祝属于它自己的荣耀。
终于
“藤真站在湘北面前,声音清朗:“谢谢指教!真是非常感激!”
然而眼泪流下来。
成长中那些一直被压抑在身体里的咸涩液体,不请自来。
眼泪是心的汗水。
平静地流淌过后,内心的困境慢慢退潮。”
从文的2/3后我就开始不停的流泪,但是,这完全没有酸楚的感觉,是眼泪它自己想要流下来净化些什么。就是说,世界坚硬靓丽的外壳在这个少年的面前一层层坍塌了,一阵尖锐的阵痛,委屈,酸涩过后,这个少年终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何看待失去,如何学会释然。
虽然,文章是让我流泪了,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写的时候非常冷静,她仿佛审视般的回顾,有一点感怀,却没有太多留恋。而全心全意沉湎,手忙脚乱找面纸的人,是我。
“玛丽”究竟是什么?或许——
对流川,是那只忍痛割爱的猫咪;对南烈,是那个莫须有的女孩;对藤真,是那位永远逝去的朋友。
文章的最后,流川“又看见那只害自己撞在电线杆上的傲慢得不象话的黑猫。”南烈“在傍晚夕阳余晖中,沿着人少的道路开始大步大步地奔跑。”藤真“桌上摊着布莱希特的《回忆玛丽•安》”
我们都失去了我们的玛丽,然后我们又获得了别的东西。
全文是散文式,议论式的,流畅中丝毫不见松散,深沉里没有半点呆板。无限漂亮的心理独白,悠然融化到岁月里的眷恋深情。
穆迦。
这是一个只要一提起就令我很有感情的作者。
当时初见她的文字时就忍不住感慨,这么久这么久,终于又遇到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透彻,清明,冷静而又深情。
非常羡慕她能用那么丰富准确的词句把自己的意思、心情如此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且直直的传递到别人心里。
对我来说,她的非耽美是最好的。她笔下的sd少年总有着少年老成的淡淡忧郁和冷寂,而正是在这样一份自持的冷寂里,却时时由内而外透出这些少年们拙于表达的温暖和坚持。在我看来,当那些骄傲的少年初尝努力的无望,懂得为失落而哭泣,懂得从自己的内心探出头去感同身受他人的痛楚,这样的东西就比整个世界的骄傲还要珍贵——这样的代价无异于获得了一张通往成人之路的单程票。
在穆迦的所有非耽美作品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玛丽,玛丽》
《玛丽,玛丽》用三段平行式描写了三个少年的成长:藤真,南烈,流川。他们毫不相干的行进在属于自己的画面上,在未完的最后,因为篮球的缘故而两两交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
“一段将要完成的青春,一段进行到中段的青春,一段刚刚踏上的青春。”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般的同人作者都是根据原有人物设定往后想:他们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以他们的性格会有什么样的遭际和故事。但穆迦的思路恰恰相反,她是往回想:这群少年曾经经历过什么,才使我们看到在井上大神笔下所描绘的那个样子呢?
《深深深蓝》如此,《玛丽,玛丽》亦是如此。
别人写的是后续,是拓展;唯独穆迦忠实的循着原著,试图摸索着这些少年可能存在的过去。
《玛丽》中,我想重点讲藤真的前传。
穆迦笔下的藤真在迷恋篮球之前就是个沉默,严肃,少年老成的孩子。直到生命里出现了吉三郎这个朋友,一瓣一瓣洋葱般的心灵才渐渐展现出温暖和少年应有的姿态。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淳朴真挚的吉三郎,被这个世界他所想象不到的阴暗谋杀,临死前依旧哼唱着“喜爱春天的人儿是心地纯洁的人,象紫罗兰的花儿一样——”
“少年轻轻的歌声戛然而止。
藤真的盛夏瞬间结束。”
泪,吉三郎的死,我看一遍哭一遍。
然而,作者笔下的藤真却没有哭。他把那一缕无从捕捉无处哭喊的咸涩强行逼回身体里去。他看到了前行的路,他希望自己坚信,坚忍,强大。同时希望自己像——
“翔阳满院的梧桐一样长成华丽威严的参天乔木。
象一个单纯的孩子一样,想要一个没有险恶世态荒诞人情没有疏离与冷漠的未来。
如果不存在,就用双手去造一个。”
然而,“多么难……”
之后,曾经答应吉三郎“广岛胜利”的诺言,被南烈无心的险恶所打破。
再之后,自己高中联赛最后的夏天,湘北这支年轻的队伍,还有流川枫,望了他一眼,转过身去,哭着,笑着,庆祝属于它自己的荣耀。
终于
“藤真站在湘北面前,声音清朗:“谢谢指教!真是非常感激!”
然而眼泪流下来。
成长中那些一直被压抑在身体里的咸涩液体,不请自来。
眼泪是心的汗水。
平静地流淌过后,内心的困境慢慢退潮。”
从文的2/3后我就开始不停的流泪,但是,这完全没有酸楚的感觉,是眼泪它自己想要流下来净化些什么。就是说,世界坚硬靓丽的外壳在这个少年的面前一层层坍塌了,一阵尖锐的阵痛,委屈,酸涩过后,这个少年终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何看待失去,如何学会释然。
虽然,文章是让我流泪了,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写的时候非常冷静,她仿佛审视般的回顾,有一点感怀,却没有太多留恋。而全心全意沉湎,手忙脚乱找面纸的人,是我。
“玛丽”究竟是什么?或许——
对流川,是那只忍痛割爱的猫咪;对南烈,是那个莫须有的女孩;对藤真,是那位永远逝去的朋友。
文章的最后,流川“又看见那只害自己撞在电线杆上的傲慢得不象话的黑猫。”南烈“在傍晚夕阳余晖中,沿着人少的道路开始大步大步地奔跑。”藤真“桌上摊着布莱希特的《回忆玛丽•安》”
我们都失去了我们的玛丽,然后我们又获得了别的东西。
全文是散文式,议论式的,流畅中丝毫不见松散,深沉里没有半点呆板。无限漂亮的心理独白,悠然融化到岁月里的眷恋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