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同人吧 关注:151贴子:496
  • 41回复贴,共1

【同人本|季札X伍子胥】挂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紫苏女神的文XD


1楼2013-06-28 17:54回复
    终於见到文了泪流满面~
    OTZ...怎也想不到会是季札!
    两人价值观的对比挺有意思,还有原来那剑能这样写,不愧是紫苏啊~


    4楼2013-06-29 14:03
    回复
      啊原来这里还有个根据地~~~~
      没错,这篇文想表达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季札让国在古代引发了大量争议:
      胡三省注《通鉴》:“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胡安国在《春秋传》则讥刺季札“辞国生乱”。林云铭更是认为“鱼腹剑行,除却延陵托迹之外,别无他着”。
      关于公元前514年专诸刺僚,季札的反应,春秋公羊传的描述是:
      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
      而史记的记载是: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将兵遇围於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
      ——这里已经有明显的出入了。再看左传:
      左传·哀公十年:
      【经】吴救陈。【传】冬,楚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
      鲁哀公十年即公元前485年,这是季札平生最后一次政治活动。此时距吴王寿梦去世已过去了75年,可以得知季札非常长寿。归来后即去世,葬于上湖之中,申浦之西。孔子手书“於戏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以为凭吊。此十字刻于碑石,故季札墓碑又称“十字碑”。
      就在第二年(公元前484年),夫差赐死了伍子胥。非常可惜。季札曾经对郑、卫等国的政局作出清醒的判断,却没有对后期日渐昏庸的夫差作任何劝谏。


      IP属地:加拿大6楼2013-07-04 13:24
      收起回复
        先秦史籍相较后世不但篇幅少,且有时甚至记述相左,觉得这是麻烦也是有趣之处,脑补空间大啊(踹飞)...看伍子胥的故事从左传到吴越春秋等等的演化(?)轨迹也很萌~...
        史载的季札给我的感觉是个八面玲珑(?)却又极有原则的人,而文中他和伍员的对手戏很有张力,两人的心理刻划处理得当,贯穿全文的徐君之剑设置巧妙....见到文激动的胡言乱语了(滚),总之期待紫苏姊有下作(踹)


        7楼2013-07-06 10:48
        收起回复
          支持一下~
          如果能描述一下季札与伍子胥对剑的不同认识就更好了。
          依作者才力,此文应该还有改进的空间。


          IP属地:辽宁8楼2013-07-18 00:00
          收起回复
            忘了说,这篇实际上是把伍子胥比作剑来写的,意象也很明显。
            季札重然诺,“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并不计较这口剑最终能否送到徐君手上,包括辞国让位也是如此。伍子胥重实用而言功利,然而他最终成了一口“弃剑”。
            庄子在《盗跖》篇里说:“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这当然是愤激之语。但也可以看出季子伍子的分野了。


            IP属地:加拿大9楼2013-07-18 08:42
            收起回复
              属镂 --百度百科
              古代名剑。
              《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事。《吴越春秋》作“属卢”;《广雅.释器》作“属鹿”;扬雄《太玄赋》作“属娄”;《荀子.成相》作“独鹿”。
              独鹿:古代剑名。《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注》:“独鹿与属镂同”。“属镂”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夫差乃使人赐(伍)子胥以‘属镂’之剑。”


              IP属地:辽宁11楼2013-07-19 22:47
              回复
                承上...摘一点杨伯峻左传注XD
                【周书.王会】及【汉书.武帝纪】都提及"独鹿"为涿郡山名,故有人认为该地出产的剑通称独鹿。
                然后【淮南子.氾论训】:"大夫种伏属镂而死",因此属镂可能并非一剑专名,不过觉得若是同一把挺也萌的,戏剧性超强啊XD
                -------------------------
                春秋时人的宗族观念貌似都挺强的XD...觉得伯嚭对於逃奔他国或许有家族传统(?),先祖原仕於晋遭谗遇害后才至楚,所以伯氏一族或许对政权较无信心(误)


                12楼2013-07-20 13:30
                收起回复
                  上古十剑
                  轩辕夏禹剑:圣道之剑
                  湛泸:仁道之剑
                  赤霄:王道之剑
                  泰阿:威道之剑
                  七星龙渊:诚信高洁之剑
                  干将:挚情之剑 莫邪:挚情之剑
                  鱼肠:勇绝之剑
                  纯均:尊贵无双之剑
                  承影:优雅之剑
                  ------- 转自网络


                  IP属地:辽宁13楼2013-07-20 21:51
                  回复
                    读了这篇短文,不知道说什么好。季札和伍子胥的立场问题,我想了好多年,仍然不知应该对它有着怎样的态度。这篇文章,感觉把我心中对立的想法都说出来了;然而,还是没法评个对错,只能说二人只是做了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8-23 12: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