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tianseyiw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848&highlight=
《回忆、悲伤与荆棘》是威廉斯版的《魔戒》。不,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它并不是一部克隆作品,并且非常不同--当然以一种好的方向。威廉斯的人物刻画是顶尖的,你可以跟随年轻的西蒙一道旅行,从孩子到成人、从厨房跟班到英雄。这本书情节厚重,或说经常以一种蜗牛的速度爬行,然而该系列是不加修饰的宝石,一部奇幻迷的必读。
第一部:龙骨椅(The Dragonbone Chair)
第二部:告别之石(Stone of Farewell)
第三部:到绿天使之塔(To green angel tower)
惊险曲折的情节?标新立异的构思?新奇难懂的语言?喜欢这些东西的读者大可不必费神来看这部《回忆,悲伤与棘刺》。可如果你心目中的理想是最精雕细刻、最引人入胜的奇幻史诗,恐怕就不能放过《回忆,悲伤与棘刺》。
这个系列的一大精妙之处在于它平和而节奏舒缓的起势。第一卷的大半部分,作者都在悠然自得地为日后的冒险布置相关的点点滴滴。凭借他高超的技巧,这个部分没有丝毫的冗长拖沓之感。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会渐渐发现前面的铺垫是物有所值,因为正是这一长串细致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进入了角色,对本书的主角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当然也就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欣赏后来展开的情节。这种开篇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其他主要人物也有了足够的展示时间,其中还暗暗穿插了大陆历史,于是,当真正的冒险拉开帷幕时,读者已经欲罢不能了。
本书还有一个出色的地方,即,整个故事决不是以情节、悬念取胜。比如说,一个古怪的老人登场了,而我们都知道他其实是个魔法师;那个孤零零的迷途少女,没错,是个公主;还有那个看上去又疯癫又愚蠢的老家伙,啊,他就是传说中的英雄骑士嘛。主题不希奇,情节不出彩,奇幻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样本,它一个也不漏,简直是平淡无奇到了极点。然而,大概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本书作者那样注重细节描写,那样深刻地解析笔下的生命。不知为什么,这的确打动了读者。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不足,那也许就是故事的结尾。每一卷临末了都会有一点小小的缺憾。几乎所有中等长度的系列故事,甚至是所有的奇幻史诗,都有这么个通病:为了让全书干脆痛快地结束而斧凿结局,结果倒变成了漫无目的地四处兜圈,对通篇大局毫无积极影响。本书最后一卷读来也有那么一丝遗憾,尽管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希望故事早早收尾。
总之,一部好书的重点应该放在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回忆,悲伤与棘刺》就是个范例。每一个动作,每一场事件,每一段对话都生动自然,读者身临其境,了解到人物的内心并同情他们的遭遇。书中的世界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地真切感人,令我们不忍释卷。
《回忆、悲伤与荆棘》是威廉斯版的《魔戒》。不,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它并不是一部克隆作品,并且非常不同--当然以一种好的方向。威廉斯的人物刻画是顶尖的,你可以跟随年轻的西蒙一道旅行,从孩子到成人、从厨房跟班到英雄。这本书情节厚重,或说经常以一种蜗牛的速度爬行,然而该系列是不加修饰的宝石,一部奇幻迷的必读。
第一部:龙骨椅(The Dragonbone Chair)
第二部:告别之石(Stone of Farewell)
第三部:到绿天使之塔(To green angel tower)
惊险曲折的情节?标新立异的构思?新奇难懂的语言?喜欢这些东西的读者大可不必费神来看这部《回忆,悲伤与棘刺》。可如果你心目中的理想是最精雕细刻、最引人入胜的奇幻史诗,恐怕就不能放过《回忆,悲伤与棘刺》。
这个系列的一大精妙之处在于它平和而节奏舒缓的起势。第一卷的大半部分,作者都在悠然自得地为日后的冒险布置相关的点点滴滴。凭借他高超的技巧,这个部分没有丝毫的冗长拖沓之感。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会渐渐发现前面的铺垫是物有所值,因为正是这一长串细致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进入了角色,对本书的主角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当然也就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欣赏后来展开的情节。这种开篇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其他主要人物也有了足够的展示时间,其中还暗暗穿插了大陆历史,于是,当真正的冒险拉开帷幕时,读者已经欲罢不能了。
本书还有一个出色的地方,即,整个故事决不是以情节、悬念取胜。比如说,一个古怪的老人登场了,而我们都知道他其实是个魔法师;那个孤零零的迷途少女,没错,是个公主;还有那个看上去又疯癫又愚蠢的老家伙,啊,他就是传说中的英雄骑士嘛。主题不希奇,情节不出彩,奇幻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样本,它一个也不漏,简直是平淡无奇到了极点。然而,大概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本书作者那样注重细节描写,那样深刻地解析笔下的生命。不知为什么,这的确打动了读者。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不足,那也许就是故事的结尾。每一卷临末了都会有一点小小的缺憾。几乎所有中等长度的系列故事,甚至是所有的奇幻史诗,都有这么个通病:为了让全书干脆痛快地结束而斧凿结局,结果倒变成了漫无目的地四处兜圈,对通篇大局毫无积极影响。本书最后一卷读来也有那么一丝遗憾,尽管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希望故事早早收尾。
总之,一部好书的重点应该放在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回忆,悲伤与棘刺》就是个范例。每一个动作,每一场事件,每一段对话都生动自然,读者身临其境,了解到人物的内心并同情他们的遭遇。书中的世界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地真切感人,令我们不忍释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50bf70aa38be479c53664fe9.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