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bl吧 关注:1,404贴子:65,408

关于同性恋(来自百度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性恋(homosexual,普遍称gay、玻璃、BL(对男同的简称)lesbian、蕾丝、拉拉、百合、GL、毫升(mL)(对女同的简称)的人群大约占人口的比例为10%,无论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对同性产生性冲动和情感向往的人群,一般要到20岁以后医学才可以判定是否为同性恋。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各种少数性倾向(男同性性倾向、女同性性倾向、双性性倾向)和精神病理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故同性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特殊的性取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6-18 15:44回复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宗教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国至今对同性恋人群还存有争议。中世纪的欧洲,受天主教的影响,民众遵从教会定义,认为同性恋违反神意是犯罪的。古代的中国,“娈童始于黄帝”,“男风”在历朝历代时常盛行,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同性恋多持的中庸的态度。只是从伦理道德方面发表看法。相对于中世纪欧洲的严苛,直接用文字和法律规定残杀同性恋来说,中国古代社会更加宽容,儒家也对同性恋问题只做泛指性教导,孔孟亦未曾对普通同性恋表明过彻底否定的观点。如《论语·阳货》中的“巧言令色,鲜兮仁”,《论语·季氏》中“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孟子·尽心下》中“恶佞,恐其乱义也”在非洲和亚洲西部、南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同性恋仍被视作一种违法行为,有的国家甚至将同性恋者处以极刑。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普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中国对同性恋人群的看法较为保守,将同性恋非刑事化、非病理化,但不承认同性伴侣任何关系!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欧洲许多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等天主教传统国家)同性婚姻已经完全合法。同性恋被人们理解乃至认同,将会是今后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人类文明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18 15:46
    回复
      关于同性恋,首先要区分“同性性倾向”和“同性性行为”的概念。“性倾向”又称“性取向”或“性指向”或“性偏好”,科学定义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或性吸引。(Sexual orientation refers to an enduring pattern of emotional, romantic, and/or sexual attractions to men, women, or both sexes.),这与其他与性有关的概念,比如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性别认定(gender identity)和社会性别角色(social gender role),是有明显区别的。虽然科学界对于性倾向的共识指出,性倾向是持久性的,通常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倾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比如一个同性性倾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倾向变为异性性倾向。在中国,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倾向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典型的将性倾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性行为,他们从未属于同性性倾向。而所谓出于好奇或受别人影响介入同性性行为的,大多是暂时的,可以归为“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也不属于同性性倾向。因此所谓“同性恋”,从广义讲包括“同性性倾向”和“同性性行为”,从科学定义讲仅指“同性性倾向”,换句话说,发生了同性性行为的人不一定是同性恋者,同性恋者也不一定有过同性性行为。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6-18 15:47
      回复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性倾向”通常在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早期即可显现,在没有性经验的情况下,“性倾向”中涉及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也会产生,这与同性恋定义中“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是一致的,所以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倾向就无法判断”是错误的。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性倾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关,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人在青少年时期就意识到了,有人在结婚后才意识到,有人甚至终身都无意识。人们有关性倾向的经历也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性倾向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去寻找同性伴侣关系,有的人即使和同性和/或异性发生性行为,也对自己的性倾向没有清晰的意识。偏见和歧视使很多同性恋者在面对自己的性倾向时有很大困难,因此即使意识到自己属于少数性倾向,接受并认同自己的身份也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于同性性倾向的确切成因,科学界没有共识,虽然有很多关于基因、激素、发育、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性倾向影响的研究,但没有任何发现使科学家得出性倾向由某些特定因素决定的结论。很多观点认为,性倾向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大多数人没有或基本没有选择性倾向的意识(性倾向的形成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研究显示,同性性倾向和精神病理之间没有固有联系,没有实证研究或者同行评审的调查支持家庭功能失调或精神创伤导致同性性倾向的观点,同性性倾向本身并不意味着心理判断力、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般的社会和职业能力受到损害,同性性倾向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发展失常(developmental disorder),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属于人类性心理和行为的正常范畴。尽管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心理不正常,但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使得美国主流医学界和相关精神卫生组织得出这样的结论:少数性倾向同样代表了人类体验的正常形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6-18 15:48
        回复
          研究显示,同性恋人群在不同文化、历史时期都普遍存在,无论地域、国家,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同性恋人群的比例不会因为某个社会对它持严厉的否定态度减小,也不会因社会规范的宽容增大,根据相关调查估算,成年人口中有3%至4%的人属于同性性倾向,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同性恋者的能见度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中国一再流传的“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会给很多人带来误导,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并且敢于以自己的真实身份生活,并不是同性恋人群的比例升高了。
          主流医学界根据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明旨在改变性倾向的治疗(一些时候称作弥补或转化治疗 reparative or conversion therapy)是安全和有效的,改变性倾向的治疗预期不会成功,并且有给就诊者带来心理伤害的风险。也有一些组织和个人表示通过治疗改变了一些同性恋者的性倾向,但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主流医学界的质疑。例如,Jones和Yarhouse2007年的文献中,缺少控制组或对照组,缺少纵向数据和统计方法的运用,没有使用最优方法分析技术和评估方法,因此文献中提出改变性倾向的发现没有说服力;一些定性研究,如Beckstead和Morrow2004年的文献取样带有目的性,不能客观反映研究结果;Schroeder和Shidlo2001年研究的一些参与者提出他们被心理治疗师和保守团体强制维持治疗并要求向外界表达他们成功改变了性倾向;Beckstead和Morrow2004年的研究、Horlacher2006年的研究、S. L. Jones和Yarhouse2007年的研究、Shidlo和Schroeder2002年的研究中提到一些人为了不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以宗教动机压制自己的同性性倾,一小部分人似乎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性倾向,但有些持续了较短时间又恢复为同性性倾向,同时这种方式对精神健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均有报告,这些寻求改变性倾向的人似乎是学会了如何忽略并限制自己的性倾向及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性倾向。美国心理学会提出,宣传和推广治疗性倾向会强化“同性恋是疾病”的固有观念并给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未成年人,其家长及监护人应意识到孩子处于成长阶段易受伤害的特殊性,没有法律对进行非自愿和强迫性治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6-18 15:49
          回复
            原因
            20世纪初,世界医学界否定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道德相关的观念。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 内心的扭曲,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经过医学专家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有如下缘由:
            遗传
            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个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便于发展成同性恋细胞。这就表明,同性恋的性取向也有部分是遗传基因所产生的结果。
            性激素
            我们知道,性别上的差异在出生之前便开始形成。首先,一个位于男性Y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够调控人类机体表达产生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男性胎儿睾丸形成。然后睾丸产生并释放睾丸激素,促进大脑和性器官的男性化,同时产生并释放其他激素抑制女性性器官形成。而女性在这一阶段,并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激素。
            性行为由大脑中下丘脑控制,男性这个区域是女性的两倍大小,而男同性恋这个区域和女性差不多,这些是由生理障碍形成的同性恋。对没有生理障碍的男性而言,每多一个哥哥会增加成为同性恋的倾向,这是因为当母亲第一胎是男性后母亲体内会产生一种针对男性胎儿产生的抗体,如果第二胎还是男性,这种情况会继续加剧,也就是说哥哥越多,后出生的男孩成为同性恋的几率越高。Y-伴性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也许是罪魁祸首。
            军事
            通常由于军队实行比社会更严格的性别隔离制度,所以自从古代以来,就有很多记载军队同性恋的文献,并且表明军队里面的同性恋现象比社会上更为普遍。官方对待这种性行为的态度根据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都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对待同性恋的观点。古希腊以及前现代化日本的军队,传统上支持这种形式的男性间的亲密关系。在古希腊还有专门的同性恋军队,由互相爱恋的男子组成,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得到最紧密的结合,提高战斗力。现代的国家中,例如英国等,欢迎同性恋者在军队中服役,而效仿军队的童子军,通常也反映了军队对待同性恋的立场。例如英国对其持欢迎态度,而美国则拒绝同性恋者加入童子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6-18 15:50
            回复
              历史回顾
              在Benkert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恋者“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许多层次的社会中是杰出的。”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自我和谐的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
              在此基础上,同性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历史记载
              同性恋在古代就已经存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同性恋影子的记载。例如:《汉书·佞幸传》。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表明了君臣关系到极致。《战国策·魏策》中记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余桃”、“分桃”: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韩子高与陈文帝陈蒨(茜的繁体字)也是有名的一对。陈文帝曾为韩子高提出男皇后,然终未成功。野史中韩子高被称为陈子高,就是冠了陈蒨的姓。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也有类似的同性恋的行为。《红楼梦》第八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也有相应描写:
              『……只他(冯渊)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也是前生……』
              中国古代同性恋之最
              最著名的人物:董贤。他与汉哀帝之间的断袖故事是同性恋史上最著名的典故。
              最受怀疑的人物:屈原。观其《离骚》、《抽思》等诗篇,后人可以认为屈原是一位同性恋者,但完全证实是不可能的。
              最富有的人物:邓通。他受到了汉文帝的宠爱,获赐一座铜矿山,可以自铸铜钱,于是邓氏钱布满天下。
              最能享乐的人物:汉武帝。他嬖宠甚多,如韩嫣、李延年等。
              最著名的文学家:袁枚。在《小仓山房诗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诗文小说中,他对自己以及社会上的男风同性恋有细致生动的描写。
              最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他曾明言自己喜好男色,因为迷恋美男美臀,于是便主张改刑律中的笞臀为笞背。
              最隐晦的名词:勇巴。《矶园稗史》卷之二:“京师士大夫一时好谈男色,讳之曰勇巴。”这是一个拆字游戏,将“勇”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6-18 15:53
              收起回复
                古希腊
                通常认为同性性关系在古希腊是很普遍的。但是K.J.多佛(K.J. Dover)指出,这样的关系并没有取代男女间的婚姻,而是发生在之前或一起。一个成年男子会有一个未成年男子同伴,他会成为"爱者"(erastes),而较年轻的成为"被爱者"(eromenos)。在这种关系中,被爱者感到渴望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他还没有男子气概。受到欲望和尊敬的驱使,爱者会无私地奉献所有被爱者要求的用于繁荣社会的教育。(Greek Homosexuality, K.J. Dover, 1979年,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London)
                欧洲
                在Benkert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 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比如一百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案例。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Boswell发现,同性恋者"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许多层次的社会中是杰出的,有影响的和受到尊重的,并在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无论是宗教方面还是在世俗社会。"
                但是,大约从十二世纪后半叶开始,比较恶毒的敌意出现在通俗文学中,并最终传播到神学和法律文献中。(Boswell,1980,第334页)。十三和十四世纪是一个对任何异端都不宽容的时代,包括十字军东征讨伐非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排斥,和对被怀疑为危险分子的人们日益严重的肆意镇压。Boswell注意到,这种不宽容的表现影响了随后数个世纪的欧洲社会。福柯(1979)在他的「性史」中追溯了,伴随着工业革命中日益增强的世俗社会的政府和医学专业的权威,对同性恋的谴责从宗教转移到世俗社会和医学专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6-18 15:54
                回复
                  攻/受(1/0)
                  在部分男同性恋中,人们习惯把强势主动的一方称作“攻”,或者用数字“1”表示;把弱势被动一方称作“受”,或者用数字“0”表示。详情请查看词条“攻受”。
                  顶/底(T/P)
                  而在部分女同性恋中,人们习惯把强势主动的一方称作“顶”,或者用字母“T”表示;把弱势被动一方称作“底”,或者用字母“P”表示。详情请查看词条“顶底”。
                  规模
                  目前并没有实际的同性恋人口统计,只有研究报告或抽样的调查供作参考。同性恋所占的人口比例根据 不同的估计会有不同的结果, 而且根据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每个人或多或少可能也有同性爱的倾向。所以,同性恋所占的真正人口比例,到目前为止并无真正答案;有些鼓吹异性恋的份子认为该比例约是从 1% 到 4%,但这数字被鼓吹同性恋的份子认为低估了同性恋的真正人口比例。除此之外,在不同的调查中,由于"同性恋"的定义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会差别很大。
                  根据弗洛依德的心理学研究显示,社会上每一个人均有双性恋的倾向,所以拥有同性爱倾向的人所占的真正人口比例,可能会是社会人口的全部,即 100%。
                  但是另一位美国著名性爱作家阿尔弗雷德·金赛则在金赛性学报告指出,美国有 37% 的男性曾经在与另一个男性的接触中达到不同程度的快感;而在另一个研究中,美国国家意见调查中心报告说只有大约0.7%的美国男性认为他们是绝对的同性恋者。很多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随机调查趋向于认为在过去有过同性性行为经验的人的人数占 8% 左右,而只有同性性行为经验的人只占 2% 左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6-18 15:59
                  回复
                    金赛以后,大量大规模的跨文化调查始终显示人群中的同性恋比例少于金赛所宣称的,这些调查涵盖了随机抽取的上万个对象。但是,注意不同的报告都会因为测试者的隐瞒而产生偏差。
                    不同差异广大的资料通常被人引用,例如:>;斯密斯1991年对国家民意调查中心报告进行分析后表示到18岁,有5.9%的活跃男性有过男性的伴侣,但是"18岁以后,只有1%的是同性恋,4+%的是双性恋"。>;由Christopher Bagley和Pierre Tremblay于1998年做的研究表示13.5%的男性"报告说有一定程度的同性恋"包括"自己声称的重复计算的同性恋(5.9%)和/或双性恋(6.1%)">NHSLS报告表示18岁以后的人群中同性恋占4.9%。
                    通常来说,反同性恋者引用的资料通常显示同性恋的比例是1%,而由同性恋活跃分子引用的资料则将近1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6-18 15:59
                    回复
                      同性恋书
                      中文:
                      《金西(金赛)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中国,作者:阿尔弗莱德·金赛翻译:潘绥铭
                      《同性爱》中国,作者:张北川,1994年出版
                      《同性恋在中国》中国,作者:方刚,1995年4月出版
                      《同性恋亚文化》中国,作者:李银河,1998年,今日中国出版社,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中国,作者:李银河,1992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合著)
                      《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中国,作者:李银河,2000年,时事出版社 (译文集)
                      《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中国,作者:李银河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中国,施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中国同性恋研究》中国,刘达临、鲁龙光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同性恋健康干预》中国,高燕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1
                      《东宫·西宫:调查报告与未竟稿精品集》中国,作者:王小波、李银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
                      《哀莫GAY》中国,作者:二毛,中国作家出版社(港),2008.12 第1版
                      《酷儿理论》中国,作者:(美)葛尔·罗宾等,李银河 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7-1
                      《亲爱的爸妈.我是同志》台湾,作者: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12
                      《同志论》台湾,作者:周华山,正港资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01.01
                      《同性恋美学》台湾,作者:矛锋,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0701
                      《男同性恋电影》台湾,作者:李幼新,志文出版社
                      《解释同性恋-反常现象报告》香港,作者:潘国森,2000年,次文化堂出版社
                      《透视同性恋-异常行为研究》香港,作者:潘国森,2001年,次文化堂出版社
                      《台湾男同志平权运动史》台湾,作者:王雅各,1999年,开心阳光出版社
                      《台湾女同志的性别、家庭与圈内生活》台湾,作者:郑美里,1997年,女书文化公司
                      《鳄鱼手记》台湾,作者:邱妙津,1991,时报出版社
                      《孽子》台湾,类别:小说,作者:白先勇,1983年
                      《中国同性恋实录》,(繁体字),Pink Triangle Press:香港 (1984; 二版 1997),by: Samshasha (假名,中文笔名:Xiaomingxiong)
                      《25 Question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6-18 16:00
                      回复
                        艾滋病
                        男同性恋由于多种原因,部分人群在一定阶段存在着多性伴的情况;又由于以前性安全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而同性之间不存在避孕的问题,所以,安全问题一直就是同性恋人群所忽视的。截止2011年,估计HIV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46.5%,经同性传播占17.4%;存活AIDS病人中,异性传播占46.8%,同性传播占6.5%。2011年当年新发HIV感染人数中异性传播占52.2%,同性传播占29.4%。”
                        我国解除女同献血禁令
                        女同性恋可以献血,有性行为的男同性恋仍然被禁止。从这2012年7月份开始,新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正式实施,中国卫生部解除了一项14年的禁令:不接受女同性恋者捐献血液。
                        酒店
                        作为令全世界同性恋向往的旅游胜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来不缺少对同性恋的“关怀”。他们开完第一届同性恋世界杯足球赛,又开了一家五星级的同性恋宾馆。
                        美废除军队同性恋禁令
                        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决定取消禁止同性恋公开在军队服役的政策,并保证取消这一执行了17年的政策不会影响美军的战斗力。国防部官员称,他们将会在当地时间2011年7月22日下午最终发表这一声明。
                        帕内塔之所以做出此番决定是因为有军方高官向他保证,取消禁令不会对美军产生不良影响。这一决定同时也得到了总统奥巴马的支持,事实上他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就提出要废止军中同性恋歧视政策,但此提议后来只沦为一句口号。
                        报道称,帕内塔的这一决定也引来了一些国会官员和高级军官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允许同性恋公开在军队服役会使士兵不睦,继而影响他们在战场上的凝聚力。
                        从争议到研究
                        一个穆斯林学者在一本薄薄的批判物质主义世界时指出:20世纪是被三个犹太人改变的。实际上,整个人类的古典精神也是这三个犹太人割断的,同时他们还开启了新的世纪。这三个人便是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而这三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对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问题有过深刻的论述。如果没有达尔文,同性恋问题便只能停留在神学时代的禁锢中;如果没有弗洛伊德,人们对同性恋的研究也不会深入到科学和内在中去。正是有了他们,同性恋问题便在20世纪翻开了新的一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6-18 16:0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6-18 16: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