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天下吧 关注:1,984贴子:1,666
  • 3回复贴,共1

严惩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害死我儿子的凶手班主任-彭春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贝,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对不起!
  宝贝,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没有保护好你!妈妈给了你生命却不能让你快乐,妈妈对你要求太高却没有为你解决问题。你是那么聪明,那么大气,你是那么宽容与善良,对于你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我始终想不明白你的班主任彭春阳为什么忍心处处为难你?竟至于把你逼上绝路!我的宝贝儿子,你从小就是一个小绅士,是妈妈的小尾巴,怎么就憋下妈妈一个人走了呢?你给予妈妈的太多、太多,怎么能不让妈妈用一生来怀念你……
  我的孩子,你的遗书是写给我们的,也是写给世界的,让它陪着我吧——
  2013年6月1日,我们永远失去了我们的儿子陈文鼎,81岁的奶奶、80岁的外公、70岁的外婆永远失去了孙子。上午11:58,他在QQ空间留下一篇遗书后,从9楼的家里跳下。他1996年10月出生,还差三个月满17岁。他是夷陵中学1214班的学生,2012年9月考入夷陵中学,最近一次月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三、年级排名十二。
  孩子跳楼前给同学发了短信。同学拨他电话已拨不通,向老师报告。老师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妈妈从单位赶回来时,孩子已经躺在楼下。孩子跳楼一个多小时以后,夷陵中学的老师来到现场,那时我们还不清楚个中原因。孩子跳楼五个多小时后,夷陵中学的校长带着警察来到我们家中,问我们有什么要求。
  孩子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但他留在空间里的遗书,内容几乎全部与学校有关。事情发生后,孩子的同学和部分家长找到我们,向我们反应情况,我们才知道陈文鼎生前在学校的一些端倪。孩子突然离去,我们全家几代人完全崩溃。我们无力和校方谈条件,什么条件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呢?我们万念俱灰只求一个交待,让孩子瞑目。
  一、成立调查组,查清原因,让孩子安息
  孩子在遗书中,表达了他对同学的歉意,也表达了他面对的不公平、不合理,他甚至直接提到他的死,是“体制”造成,并补充“有人知道我在指什么、有人该承担责任”。我们不知道他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才会这样的绝望;我们想知道,到底是谁跟他说过“要么精彩地活着,要么赶紧死”这样的话,才会诱导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们恳求,对孩子的死,由市政府出面成立调查组,查明事情原因,让孩子安息。孩子对体制感到绝望,校方带着警察上门让我们寒心,我们坚决要求调查组由非教育系统人员组成。
  二、追究责任,处理直接责任人
  孩子出事后,我们的疼痛无以复加;但孩子的遗书、1214班同学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以及孩子妈妈的亲身经历,更让我们感到悲愤。
  孩子在遗书中写道,“彭春阳, 如果真有除我以外的谁该为这一切承担责任的话,不用说,那会是你。……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请你好好想想……”彭春阳是孩子的班主任。彭老师曾在孩子将垃圾错丢进垃圾篓时,直接联系过孩子妈妈说孩子人品有问题。妈妈因为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向彭老师求助,彭老师与孩子妈妈“劝导”孩子过程中,彭老师当面对孩子说:你学与不学,与我无关;我班里有无你陈文鼎,根本无所谓。事发前的5月30日下午,彭老师和同学在整理教室时捡到一本记事本,从记事本里掉下字条内容是孩子与班上一章姓女同学互递的消息。随后,彭老师下午7时许和曾姓同学谈话约一个小时左右,但未和陈文鼎作任何交流,也未将此事向两个孩子的家长作任何通报。从那时到孩子跳楼前发生了什么,我们完全不知,也错过了教育挽救孩子的最后机会。
  我们在此质问,彭老师,面对未满十七周岁的陈文鼎,贬损他、敌视他、忽略他,就是你因材施教的方式吗?简单偏颇的处理学生恋爱问题,就是你反复思考出的最佳解决方法吗?孩子在遗书中请彭老师好好想想,你想好了吗?
  三、夷陵中学就学生非正常事件,给社会一个公开交待
  父母把孩子送进夷陵中学,是希望孩子在这所名校成长成才。现实却是,学生自杀、精神抑郁休学退学等等一系列非正常事件,在夷陵中学不断发生。陈文鼎不幸成为其中的一个,他以生命为代价,进行这样极端的控诉。我们的悲痛无以复加,我们再也不想别的父母饱尝丧子之痛,我们再也不愿别的孩子步入陈文鼎的后尘,这也是陈文鼎在遗书中流露出的希望。
  我们要求,夷陵中学对这些非正常事件进行反省,进行调查,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给学生家长一个交待,给社会一个交待。
  孩子家长:陈杰 王燕萍
  二O一三年六月二日
  这是孩子最后的绝笔:
  
  
  
  我是死者的表姐 我的新浪微博 @花喜宝 内容评论,部分学生都是彭春阳以前的学生,对于她的行为充满指责和谩骂。
  
  
  
  


1楼2013-06-05 21:22回复
    二零一一年二零二一二年二零一三年二零一五年二零


    2楼2013-06-05 21:25
    回复
      挖嘎嘎,楼主说的蛮有道理


      3楼2013-06-17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