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楼的应该去读郭敬*的,那种通俗文字比较浅显,可能会适合你一点……
我赞同
http://hi.baidu.com/superss
document.write(" ");
对舞会的分析,虽然他自称在气质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可是在人生观上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反映在他的文字当中的,应该是借以描述浮华和美丽为表面揭露人生的虚无和人性的丑恶。所以,如果芥川君真的是打算以【舞会】来叙述一场擦肩而过的浪漫爱情故事的话,恐怕这又是其理想的蓝图同现实的笔触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吧?!
我补充3点:(1)背景:明治19年即公元1886年,那时距明治维新不过十多来年,是日本全盘西化、全面引进西方文明的时候,文中多处描述的鹿鸣馆即是日本同西方列强“增进交流,培养感情”的象征和缩影;(2)鹿鸣馆中舞会的主宾身份,是驻日大使及其眷属(也包括了清朝官员),作者在此可能借舞会隐喻西方资本主义浮华背后的虚无,及其的肤浅、虚伪和腐朽,并暗示日本的上层社会是一群只知讨好列强不知民间疾苦、披着“先进的”现代文明的腐朽阶层,日本名流欺软怕硬、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毕露。(3)“我在想烟火的事儿。好比我们人生一样的烟火。” ——这句话的隐喻相当晦涩。
http://hi.baidu.com/superss已分析得足够透彻,我所要强调的乃是其中关注的芥川君的人生观,像烟火一样的华美——但却虚无,可以喧嚣一时——但却短暂。烟花成为过眼云烟,人生又何尝不是?烟火中尽是作者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厌世观。(4)知道晚年,明子仍然不知道于利安·维奥就是皮埃尔·洛蒂,这可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国民的愚昧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可以说是芥川君对于改变现实社会的有心无力和绝望感。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