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见闻
奔向小康的通衢大道
——三都县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见闻
白墙蓝瓦,明窗屋静;商铺相连,产业兴起……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采访,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昔日纯粹依靠庄稼的农民,在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当口,转身变为城镇居民,兴起的各种产业,有力地支撑着他们继续美好的生活。他们或专业于商贸,或从事建筑业,或专做高效农业,或自己当老板,创业方式演变得更加多元,小城镇成了他们放飞致富梦想的理想之地。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一个个崭新的小镇装点着秀丽水乡,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幕幕城镇蝶变大戏在不断精彩上演。
一个乡镇的蝶变之梦
三都小城镇建设,按照示范带动的思路快速推进,以周覃、普安区域等中心城镇建设为示范,不断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构筑南、北部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在此基础上,小城镇发展向所属的其余8镇11乡辐射发展。
普安是三都一个颇有特色的乡镇,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距县城18公里,距厦蓉高速公路羊甲匝道口5公里,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建于此。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普安镇成为川渝贵走向“珠三角”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三都、丹寨、荔波、凯里等县市的“码头城”。黔南州委、州政府将普安镇纳入全州重点小城镇实施计划,县委、县政府将普安镇城镇定位为三都县城副城区,创建“中华水族文化城”展示窗口,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从2011年起,该县迅速启动主要公路沿线重点村寨民居民族特色改造工程。立足实际培育产业,促进城镇人气,提升城镇聚集功能,将普安镇城镇的功能定位为“黔南土特产文化城”,其中主要设置生态农家乐、垂钓休闲、鸡鸟趣斗、土特产品及民族工艺品展销、牲畜交易及果蔬批发、民俗文化村等六大功能区,打造集商贸、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3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3.2万人,远期5.5万人。
面对重大的历史机遇,普安镇超前思考,大胆创新,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积极与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合作,采取货币补偿、土地置换相结合方式,将近期开发建设的1425亩土地一次性储备,分期投资开发建设,搭建了融资平台,确保小城镇建设整体效果。目前,该镇已经完成征地700多亩,第一期防洪堤工程建设、移民区供排水等工程基本完工;生态移民工程大部分正在打柱子;移民的房屋外包装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统一风格。县委、县政府要求普安镇努力将该镇的生态移民工程打造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小城镇样板。
普安镇燎原村一组村民汪海先是第一批入住小镇的农民,他的房子与其他新居民的房子连成一排,门前形成一条笔直洁净的街巷。汪海先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做牛马生意,每年可赚三四万元,县里在火车站旁建设新的普安镇,他毫不犹豫地买了400平方米的房子。“新镇的旁边就是火车站,这里不久将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也许我可以改行做其他更赚钱的生意呢。”汪海先笑着说。
据普安镇党委书记杨秀和、镇长韦学令介绍,根据规划,新镇将穿过贵广快铁的大桥下,往县城方向延伸。从县城到新镇的12.5公里大道即将修建,另一条大道从三合镇的猴场连接过来,两条大道将把普安和县城连为一体。
奔向小康的通衢大道
——三都县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见闻
白墙蓝瓦,明窗屋静;商铺相连,产业兴起……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采访,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昔日纯粹依靠庄稼的农民,在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当口,转身变为城镇居民,兴起的各种产业,有力地支撑着他们继续美好的生活。他们或专业于商贸,或从事建筑业,或专做高效农业,或自己当老板,创业方式演变得更加多元,小城镇成了他们放飞致富梦想的理想之地。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一个个崭新的小镇装点着秀丽水乡,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幕幕城镇蝶变大戏在不断精彩上演。
一个乡镇的蝶变之梦
三都小城镇建设,按照示范带动的思路快速推进,以周覃、普安区域等中心城镇建设为示范,不断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构筑南、北部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在此基础上,小城镇发展向所属的其余8镇11乡辐射发展。
普安是三都一个颇有特色的乡镇,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距县城18公里,距厦蓉高速公路羊甲匝道口5公里,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建于此。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普安镇成为川渝贵走向“珠三角”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三都、丹寨、荔波、凯里等县市的“码头城”。黔南州委、州政府将普安镇纳入全州重点小城镇实施计划,县委、县政府将普安镇城镇定位为三都县城副城区,创建“中华水族文化城”展示窗口,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从2011年起,该县迅速启动主要公路沿线重点村寨民居民族特色改造工程。立足实际培育产业,促进城镇人气,提升城镇聚集功能,将普安镇城镇的功能定位为“黔南土特产文化城”,其中主要设置生态农家乐、垂钓休闲、鸡鸟趣斗、土特产品及民族工艺品展销、牲畜交易及果蔬批发、民俗文化村等六大功能区,打造集商贸、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3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3.2万人,远期5.5万人。
面对重大的历史机遇,普安镇超前思考,大胆创新,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积极与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合作,采取货币补偿、土地置换相结合方式,将近期开发建设的1425亩土地一次性储备,分期投资开发建设,搭建了融资平台,确保小城镇建设整体效果。目前,该镇已经完成征地700多亩,第一期防洪堤工程建设、移民区供排水等工程基本完工;生态移民工程大部分正在打柱子;移民的房屋外包装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统一风格。县委、县政府要求普安镇努力将该镇的生态移民工程打造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小城镇样板。
普安镇燎原村一组村民汪海先是第一批入住小镇的农民,他的房子与其他新居民的房子连成一排,门前形成一条笔直洁净的街巷。汪海先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做牛马生意,每年可赚三四万元,县里在火车站旁建设新的普安镇,他毫不犹豫地买了400平方米的房子。“新镇的旁边就是火车站,这里不久将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也许我可以改行做其他更赚钱的生意呢。”汪海先笑着说。
据普安镇党委书记杨秀和、镇长韦学令介绍,根据规划,新镇将穿过贵广快铁的大桥下,往县城方向延伸。从县城到新镇的12.5公里大道即将修建,另一条大道从三合镇的猴场连接过来,两条大道将把普安和县城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