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仇篇·戮罪亦罪
这个篇章奈良虽然并没有像英雄篇那样极尽扭曲我们的常规认知,但它的依然是与英雄篇在各方面都相互呼应的。
关键选项决定结局之后,看着绫弥一条就这样被斩了,感觉很复杂。
虽然在英雄篇没有做过死亡这样的假设,但其实也是毫无疑问的,这对绫弥一条来说绝对不算什么救赎,也不会算是比孤独的走在正义之路上的她更好的结局,
她在斩杀了景明之后也常常会怀疑她道路的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一直笔直地前进,怀疑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本应该前进到道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渴望这样生活...
可即便如此,她在内心独白中也说明了,
【因为那是完成了自己应做的事后,所招致的无可避免的结果。若没有完成该完成的使命,必定失去的更多。】,
没有杀死父亲的一条,没有拿到正宗的一条,没有与凑斗景明走向相反道路的一条,
那只是什么都没有开始的一条,无法去评判,不值得一看的人生。
所以才说是毫无疑问,
若夺取人之性命对凑斗景明来说是极致的痛苦,那么死去的一条也是一样的,虽然仅仅是一瞬间,但生命被摧残的痛苦,被信赖之人背叛的痛苦,以及信念还尚未开始贯彻的痛苦,都不会亚于景明。
很直白的描写,很轻易地就会想明白一些道理,猜想下去,凑斗景明的结局,大致方向依然早已注定。
复仇篇抛出的命题表现是复仇的意义,实质上却是在质疑善恶相抵,
村正剑胄的理念所代表的是所以武器的本质,但善恶真的可以相抵吗,景明早就已经说过了,
不断重复着不存在必要之恶,杀人者,即为恶鬼。
杀了一个人,拯救两个人,杀了一个人,拯救20个人,杀了一个人,拯救200个人,哪怕只要杀的那一个人是非正义之举,那么此身戴罪,永世不灭。
这个道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复仇篇的关于复仇的种种,
这也正如爱恨不能对等的那样,还记得【文学少女】中有一句很经典话:


【因为,人类最强烈的感情就是憎恨吧?就算爱情会在时间的消磨下逐渐减少,但真正的憎恨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忘记的。而且经过的时间越久,恨意也越强大,不是吗?所以包含了憎恨的爱情,也持续得比较久。因为还有爱,所以会憎恨,因为憎恨着,所以能一直爱下去。】
凑斗景明对于这些道理,我想是比谁都更加明白的,他在此基础上的所作所为,也真的由衷让人感到钦佩,不管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去衡量,他都是应该能成为模范,榜样,英雄的人,只可惜他的命运太过可悲,
倘若被人所仇恨着取走他沾满罪孽的性命就是他的心愿的话,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结局吧
他是如此爱着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也是如此地爱着他,即使他有罪,他的本性作为家人的父亲又如何不清楚,父母的爱从来不可能拿到外界评判是完全无私的爱,即便这只会让景明更加痛苦而已。
菊地明尧失去了爱人,失去了女儿,唯有这个养子能称的上是家人了,
就算平时两人言语冷漠如初见,举止陌生如外人,但如山般厚重沉稳的父爱谁又能去质疑?
就算自己行为让儿子失望了,就算自己的宽恕践踏着儿子的信念,
也不想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自己能代替景明去死,那么他将毫不犹豫地赴死,
就像那时一切的开端,凑斗统毫无迷惘地接受儿子挥出刀刃。
这就是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爱,渗透与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温情,
而我们往往只能意识于一切终结之际。
倘若没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和父亲,景明又如何能成长为这般让人敬仰的人呢。


善恶有报,但却因为爱着别人,被别人爱着而扭转了因果报应
菊地明尧因为爱而纵容杀戮,香奈枝因为爱而选择复仇 ,
一个舍己为人形象光辉,一个手段残忍极尽丑陋,
鲜明的对比,却是同一的根源,
命运就像是这么个环,复仇,守护,新的复仇,新的守护......
世界的恶意,尽情对人类的嘲讽。
复仇只能衍生出新的仇恨,然后不断地轮回着悲伤的故事,凑斗统说的一点也没错。
可即便知道这点,复仇就会停止吗?
作者的三观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我不清楚,但他的确是想让我们去思考去理解去正视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极端很反面的东西,
就像复仇是有意义的,可它对于生者未必有慰藉作用,完成复仇的人往往只会对已逝之人更加思念,怅然若失直到生命终点,亦或是跳进另一个螺旋之中,往复噩梦......
可假想它的意义是在于死去之人,我们未必察觉得到,因为它的价值是体现于另一个世界的,即使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死去的那个人在乎,故应行使复仇之责。
香奈枝抛出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扯的,当然她最后的决意我想并不是这个理由,
缤纷飘落的纯白雪花,悲伤却又浪漫的结局, 很多人都知道景明的苦斗,都知道他所受到的折磨,和抛弃自己的痛苦,但却只有一个人能回应他的悲愿,他的决意,
因为爱着他所以以他最期望的形式回应了他,
让景明在守护和赎罪的梦幻中离开了无牵挂的世界,
因为爱着他所以随他而去,
斩断这毫无道理的轮回的痛苦上演一出最温柔的复仇。
相较来栖野小夏的复仇则是让我打从心底地感到心痛,第一章的铺垫到底有多好,此时大家也应该有目共睹了,那样一个元气乐观善良可爱的少女在她生命的最后化身为最丑陋的恶鬼,怀抱着百分之百的仇恨与杀意沉入了长眠。
最悲伤的故事不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悲剧的故事,而是被扼杀在摇篮中的,明明能够开始,却不得不被抹去的故事,
没能开始的故事。
”那时给予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的你如今却连生的概念都失去了 。
那时给予了我笑容的你如今却怀抱着破碎的梦想在静静哭泣 。
那时给予了我最后希望话语的你如今只剩下了温暖的音色回响缭绕。“

这个篇章奈良虽然并没有像英雄篇那样极尽扭曲我们的常规认知,但它的依然是与英雄篇在各方面都相互呼应的。
关键选项决定结局之后,看着绫弥一条就这样被斩了,感觉很复杂。
虽然在英雄篇没有做过死亡这样的假设,但其实也是毫无疑问的,这对绫弥一条来说绝对不算什么救赎,也不会算是比孤独的走在正义之路上的她更好的结局,
她在斩杀了景明之后也常常会怀疑她道路的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一直笔直地前进,怀疑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本应该前进到道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渴望这样生活...
可即便如此,她在内心独白中也说明了,
【因为那是完成了自己应做的事后,所招致的无可避免的结果。若没有完成该完成的使命,必定失去的更多。】,
没有杀死父亲的一条,没有拿到正宗的一条,没有与凑斗景明走向相反道路的一条,
那只是什么都没有开始的一条,无法去评判,不值得一看的人生。
所以才说是毫无疑问,
若夺取人之性命对凑斗景明来说是极致的痛苦,那么死去的一条也是一样的,虽然仅仅是一瞬间,但生命被摧残的痛苦,被信赖之人背叛的痛苦,以及信念还尚未开始贯彻的痛苦,都不会亚于景明。
很直白的描写,很轻易地就会想明白一些道理,猜想下去,凑斗景明的结局,大致方向依然早已注定。
复仇篇抛出的命题表现是复仇的意义,实质上却是在质疑善恶相抵,
村正剑胄的理念所代表的是所以武器的本质,但善恶真的可以相抵吗,景明早就已经说过了,
不断重复着不存在必要之恶,杀人者,即为恶鬼。
杀了一个人,拯救两个人,杀了一个人,拯救20个人,杀了一个人,拯救200个人,哪怕只要杀的那一个人是非正义之举,那么此身戴罪,永世不灭。
这个道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复仇篇的关于复仇的种种,
这也正如爱恨不能对等的那样,还记得【文学少女】中有一句很经典话:


【因为,人类最强烈的感情就是憎恨吧?就算爱情会在时间的消磨下逐渐减少,但真正的憎恨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忘记的。而且经过的时间越久,恨意也越强大,不是吗?所以包含了憎恨的爱情,也持续得比较久。因为还有爱,所以会憎恨,因为憎恨着,所以能一直爱下去。】
凑斗景明对于这些道理,我想是比谁都更加明白的,他在此基础上的所作所为,也真的由衷让人感到钦佩,不管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去衡量,他都是应该能成为模范,榜样,英雄的人,只可惜他的命运太过可悲,
倘若被人所仇恨着取走他沾满罪孽的性命就是他的心愿的话,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结局吧
他是如此爱着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也是如此地爱着他,即使他有罪,他的本性作为家人的父亲又如何不清楚,父母的爱从来不可能拿到外界评判是完全无私的爱,即便这只会让景明更加痛苦而已。
菊地明尧失去了爱人,失去了女儿,唯有这个养子能称的上是家人了,
就算平时两人言语冷漠如初见,举止陌生如外人,但如山般厚重沉稳的父爱谁又能去质疑?
就算自己行为让儿子失望了,就算自己的宽恕践踏着儿子的信念,
也不想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自己能代替景明去死,那么他将毫不犹豫地赴死,
就像那时一切的开端,凑斗统毫无迷惘地接受儿子挥出刀刃。
这就是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爱,渗透与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温情,
而我们往往只能意识于一切终结之际。
倘若没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和父亲,景明又如何能成长为这般让人敬仰的人呢。


善恶有报,但却因为爱着别人,被别人爱着而扭转了因果报应
菊地明尧因为爱而纵容杀戮,香奈枝因为爱而选择复仇 ,
一个舍己为人形象光辉,一个手段残忍极尽丑陋,
鲜明的对比,却是同一的根源,
命运就像是这么个环,复仇,守护,新的复仇,新的守护......
世界的恶意,尽情对人类的嘲讽。
复仇只能衍生出新的仇恨,然后不断地轮回着悲伤的故事,凑斗统说的一点也没错。
可即便知道这点,复仇就会停止吗?
作者的三观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我不清楚,但他的确是想让我们去思考去理解去正视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极端很反面的东西,
就像复仇是有意义的,可它对于生者未必有慰藉作用,完成复仇的人往往只会对已逝之人更加思念,怅然若失直到生命终点,亦或是跳进另一个螺旋之中,往复噩梦......
可假想它的意义是在于死去之人,我们未必察觉得到,因为它的价值是体现于另一个世界的,即使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死去的那个人在乎,故应行使复仇之责。
香奈枝抛出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扯的,当然她最后的决意我想并不是这个理由,
缤纷飘落的纯白雪花,悲伤却又浪漫的结局, 很多人都知道景明的苦斗,都知道他所受到的折磨,和抛弃自己的痛苦,但却只有一个人能回应他的悲愿,他的决意,
因为爱着他所以以他最期望的形式回应了他,
让景明在守护和赎罪的梦幻中离开了无牵挂的世界,
因为爱着他所以随他而去,
斩断这毫无道理的轮回的痛苦上演一出最温柔的复仇。
相较来栖野小夏的复仇则是让我打从心底地感到心痛,第一章的铺垫到底有多好,此时大家也应该有目共睹了,那样一个元气乐观善良可爱的少女在她生命的最后化身为最丑陋的恶鬼,怀抱着百分之百的仇恨与杀意沉入了长眠。
最悲伤的故事不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悲剧的故事,而是被扼杀在摇篮中的,明明能够开始,却不得不被抹去的故事,
没能开始的故事。
”那时给予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的你如今却连生的概念都失去了 。
那时给予了我笑容的你如今却怀抱着破碎的梦想在静静哭泣 。
那时给予了我最后希望话语的你如今只剩下了温暖的音色回响缭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