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再像这样想你了
那天早上得知你离世的消息,我没什么感觉。下午有人跟我说你死了,我轻描淡写地说:“死了就死了吧!"可竟然没想到在这之后我会如此怀念你。
过了几天在电视上看见了一个关于你的节目,几位嘉宾讲起你小时候的事,其中一位嘉宾有点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眼睛已经红了。正如你所说,你没有童年,没有圣诞节,没有生日。取而代之的是辛勤的工作,奋斗和挣扎。而其五岁就开始了,开始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了。一天中午放学,去邮亭看书,一本杂志的封面是你,我翻了翻,把它买下了,这本杂志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你,把你的一生作了简单的描述,从你五岁开始工作到你的意外离世。看着杂志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我了解到你在寻找你的童年,你的童年在你心中是一个解不开的结。我的思绪也被你的故事勾了起来。我的青春期基本上就是在阴霾的天气下度过的,在那段时期内我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正常的青春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但我的小学时光还是不错的,过得无忧无虑。所以在我那灰沉沉的青少年世界里,我时常在思念我的过去,我想回到过去。所以因为这一我与你的相似点,我开始了对你很深的怀念,这样的情况差不多持续了一年。
一年以后对你的怀念减弱了,但还是会随时想起你。后来很无意的遇到了艾克哈特~托尔的书,他的书使我的痛苦有所减少,也使我明白了一些东西。如果对你那就是:我不是因为想起了你而伤心,而是因为我的伤心而想起了你。也就是说我如果没那么痛苦,你在我的心中分量就没有那么重。在我那段暗淡无光的日子里,你其实充当了我的挚友,给我带来了安慰。其实已经好久都不怎么想起你了只是那天痛苦伤心的东西又向我袭来,我对你又怀念了起来。使我想到了上面的一些东西。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名句——怜悯那些生活中没有爱的人。(避免歧义,我只截取了一部分)没有爱不是说这个人不善良、没有爱心,而是说这个人缺乏爱。可能是这个人没有人关心他,爱他,也可能是这个人感受不到别人的爱,或者两者都有。我觉得你成长的家庭没有让你感受到充实的爱。你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孤独,尽管有很多爱你的人,但很难取代得了你的家人。你想要一个你心目中的童年,可是怎么要得回来呢?有次我与朋友说起一个问题,就是《哈利波特》中说要怜悯那些生活中没有爱的人,但艾克哈特叫我们不要去寻找安全感和爱,因为世事无常。我问他谁是对的,他说这并不矛盾,只不过艾克哈特的高度太高了。后来我了解到,爱其实在心理治疗中有很大的作用。就像肯~威尔伯在《意识光谱》中说的,西方心理学是帮助人修复自己,整合自己,但它并不能帮助你获得究极的解脱。而东方的灵性,例如禅宗,则是超越自己。心里痛苦的人往往会迷恋那些灵性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它们对人们来说更是一种安慰,因为太难做到了,所以心理学是很重要的。海灵格说,孩子因为自己无辜的爱,会承担着本不属于他的痛苦。我想内心越是情感丰富,越是有爱的孩子,越是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吧!你就是这样的孩子吧!
我取了这样一个标题,这个标题表达了我不想再像这次一样的伤心、痛苦了。而其这个世界的美好不曾离开过我,只要我愿意我就能感受到,虽然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