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剑合璧
安置张绣及其属下的表文方经尚书台上呈,荀彧便收到了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在宛城大败的战报。荀彧闭眼叹了口气,将战报递给身侧的荀攸。荀攸虽将随军,然到许都时曹操已出征张绣,便暂于尚书台助荀彧处理奏章。
荀攸见荀彧神色,知情势有变,却未想到如此惨烈,曹军毫无防备,曹昂典韦皆战死。荀攸抬头望去,主座上的荀彧一手支额,暮光笼罩之中神色说不出的疲惫。
“战报上看,张绣反得毫无征兆……以公之明,若是早有预谋,怎会毫无察觉。”荀彧似乎感觉到荀攸的目光,缓缓抬头道:“张绣军中,还有你的一位故交,贾诩。”
荀攸闻言一惊:“贾诩若在,张绣如何会反……”
“如今随董卓东行的凉州诸将几尽败亡,段煨也已归朝廷,封侯拜将;张绣失势,归降本是顺理成章。”荀彧望向荀攸,续道:“攸侄曾言,论识机断势,出贾诩之右者世间罕见,贾诩如何会助张绣反?张绣势弱,所据在荆豫之间,若归袁绍,则明公发兵强攻,袁绍远在冀州难以急救,而来日公与绍一战,绍必以之为马前卒,张绣将首当其祸。而刘表平庸之辈,保得了他张绣几时?”
“如小叔所言,贾诩若为张绣计,断不当劝张绣与曹公结下如此深仇。”荀攸幽幽一叹,就算未曾心服,以张绣兵力,得一太守之位,以观天下之变,岂不更好。当然这后半句,荀攸并未明言,这也是他当年未曾实现的愿望。如今再见小叔,已是沧海桑田,往事不提也罢。
“攸侄,去军中务必劝着些曹公。”荀彧双眸失神片刻,脑际闪过张绣反叛的数种可能,终是摇了摇头,嘱咐了荀攸一句。
“攸自当竭尽全力。”荀攸郑重应道。他还不太了解曹操的性情,只是他深知贾诩之能,情势如此而张绣反,只可能是曹操举措失当,逼反了张绣。
“还好明公无碍。今日事已毕,攸侄,早些休息吧。”
曹操兵败的消息并未在朝中引起太大波澜,荀彧暗自松了口气。许都的二月春气方盛,草长莺飞。荀彧本想趁休沐去许都郊外走走,却不想在旬歇那日,等来了故人。
“文若,请恕嘉来迟。”
一身灰白棉袍的郭嘉怀抱着瘦弱的孩子站在荀府的门前,比起八年前分别之时眉宇间沉静不少,而这么多年荀彧的容貌却未有大变,如昔的温润清朗中岁月的痕迹寥寥。那孩子却有些怯生,乌黑的眼睛看了荀彧一眼,便害怕地转过头去。
“奉孝......”荀彧连忙迎上前,却微微一怔,“夫人未同来?”
郭嘉将怀中的孩子放下,轻声叹道:“隐娘她,一年多前就过世了。”那孩子也就刚刚能站稳的年岁,或许是听懂了父亲的话,哇地一声大哭。郭嘉蹲下身去,有些笨拙地抹去孩子的眼泪,“生产时染了重病……”
荀彧本想出言安慰,但见郭嘉语调淡然,便招呼唐氏过来哄孩子。唐氏性情温柔,照顾孩子也颇有经验,便将那孩子抱起来,在他耳边轻语几句,止住了孩子的哭泣。“兴许是饿着了,夫人带他吃点东西吧。”荀彧让唐氏带走了孩子,将郭嘉引入正厅。
“多谢文若,嘉还真不会带孩子。”郭嘉歉意一笑,“接到文若的信函时就该来了,可那时隐娘病重……”
荀彧默然,只听郭嘉续道:“嘉带着隐娘访遍名医,医者皆言无能为力…..文若你也知嘉一向自负,嘉信不过医者,便不眠不休地翻医书想找治法,可是当嘉初通医术之时,方知隐娘之症确为不治……别于阳者知病之处,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隐娘就在嘉算得的日子去了……”
言及此处郭嘉沉寂的眼底忽然波澜顿起,又迅速复归平静,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淡淡道:“文若勿忧,逝者已去,不足令生者伤怀。”
“嗯……”荀彧低声应道,郭嘉的情绪被他看在眼里,让他心中忽觉些许怅然,郭嘉想必极爱隐娘,而唐氏是幼年指婚,虽相敬如宾,却未曾有心动之感。
“曹公班师之前,奉孝就暂住彧府上吧,孩子也有人照料”荀彧收住心绪,转移了话题。
“嘉自是恭敬不如从命……”郭嘉略一停顿,忽然问道:“不过曹公班师……曹公莫不是败与张绣了?”
“奉孝的敏锐更胜当年啊,明公确实败了。”荀彧坦言道,“张绣降而复叛,趁夜突袭。”
“若嘉下宛城,必趁势再南进数县以定豫州,慑刘表,若朝中无变,不会如此快便班师……”郭嘉手指轻叩案几,敛眉若有所思,降而复叛,其中恐有蹊跷。他也期待着觐见荀彧相中的主公,在群雄纷争之际挺身而出,奉天子而讨不臣的曹操。
安置张绣及其属下的表文方经尚书台上呈,荀彧便收到了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在宛城大败的战报。荀彧闭眼叹了口气,将战报递给身侧的荀攸。荀攸虽将随军,然到许都时曹操已出征张绣,便暂于尚书台助荀彧处理奏章。
荀攸见荀彧神色,知情势有变,却未想到如此惨烈,曹军毫无防备,曹昂典韦皆战死。荀攸抬头望去,主座上的荀彧一手支额,暮光笼罩之中神色说不出的疲惫。
“战报上看,张绣反得毫无征兆……以公之明,若是早有预谋,怎会毫无察觉。”荀彧似乎感觉到荀攸的目光,缓缓抬头道:“张绣军中,还有你的一位故交,贾诩。”
荀攸闻言一惊:“贾诩若在,张绣如何会反……”
“如今随董卓东行的凉州诸将几尽败亡,段煨也已归朝廷,封侯拜将;张绣失势,归降本是顺理成章。”荀彧望向荀攸,续道:“攸侄曾言,论识机断势,出贾诩之右者世间罕见,贾诩如何会助张绣反?张绣势弱,所据在荆豫之间,若归袁绍,则明公发兵强攻,袁绍远在冀州难以急救,而来日公与绍一战,绍必以之为马前卒,张绣将首当其祸。而刘表平庸之辈,保得了他张绣几时?”
“如小叔所言,贾诩若为张绣计,断不当劝张绣与曹公结下如此深仇。”荀攸幽幽一叹,就算未曾心服,以张绣兵力,得一太守之位,以观天下之变,岂不更好。当然这后半句,荀攸并未明言,这也是他当年未曾实现的愿望。如今再见小叔,已是沧海桑田,往事不提也罢。
“攸侄,去军中务必劝着些曹公。”荀彧双眸失神片刻,脑际闪过张绣反叛的数种可能,终是摇了摇头,嘱咐了荀攸一句。
“攸自当竭尽全力。”荀攸郑重应道。他还不太了解曹操的性情,只是他深知贾诩之能,情势如此而张绣反,只可能是曹操举措失当,逼反了张绣。
“还好明公无碍。今日事已毕,攸侄,早些休息吧。”
曹操兵败的消息并未在朝中引起太大波澜,荀彧暗自松了口气。许都的二月春气方盛,草长莺飞。荀彧本想趁休沐去许都郊外走走,却不想在旬歇那日,等来了故人。
“文若,请恕嘉来迟。”
一身灰白棉袍的郭嘉怀抱着瘦弱的孩子站在荀府的门前,比起八年前分别之时眉宇间沉静不少,而这么多年荀彧的容貌却未有大变,如昔的温润清朗中岁月的痕迹寥寥。那孩子却有些怯生,乌黑的眼睛看了荀彧一眼,便害怕地转过头去。
“奉孝......”荀彧连忙迎上前,却微微一怔,“夫人未同来?”
郭嘉将怀中的孩子放下,轻声叹道:“隐娘她,一年多前就过世了。”那孩子也就刚刚能站稳的年岁,或许是听懂了父亲的话,哇地一声大哭。郭嘉蹲下身去,有些笨拙地抹去孩子的眼泪,“生产时染了重病……”
荀彧本想出言安慰,但见郭嘉语调淡然,便招呼唐氏过来哄孩子。唐氏性情温柔,照顾孩子也颇有经验,便将那孩子抱起来,在他耳边轻语几句,止住了孩子的哭泣。“兴许是饿着了,夫人带他吃点东西吧。”荀彧让唐氏带走了孩子,将郭嘉引入正厅。
“多谢文若,嘉还真不会带孩子。”郭嘉歉意一笑,“接到文若的信函时就该来了,可那时隐娘病重……”
荀彧默然,只听郭嘉续道:“嘉带着隐娘访遍名医,医者皆言无能为力…..文若你也知嘉一向自负,嘉信不过医者,便不眠不休地翻医书想找治法,可是当嘉初通医术之时,方知隐娘之症确为不治……别于阳者知病之处,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隐娘就在嘉算得的日子去了……”
言及此处郭嘉沉寂的眼底忽然波澜顿起,又迅速复归平静,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淡淡道:“文若勿忧,逝者已去,不足令生者伤怀。”
“嗯……”荀彧低声应道,郭嘉的情绪被他看在眼里,让他心中忽觉些许怅然,郭嘉想必极爱隐娘,而唐氏是幼年指婚,虽相敬如宾,却未曾有心动之感。
“曹公班师之前,奉孝就暂住彧府上吧,孩子也有人照料”荀彧收住心绪,转移了话题。
“嘉自是恭敬不如从命……”郭嘉略一停顿,忽然问道:“不过曹公班师……曹公莫不是败与张绣了?”
“奉孝的敏锐更胜当年啊,明公确实败了。”荀彧坦言道,“张绣降而复叛,趁夜突袭。”
“若嘉下宛城,必趁势再南进数县以定豫州,慑刘表,若朝中无变,不会如此快便班师……”郭嘉手指轻叩案几,敛眉若有所思,降而复叛,其中恐有蹊跷。他也期待着觐见荀彧相中的主公,在群雄纷争之际挺身而出,奉天子而讨不臣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