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法兰克立国之初,疆土辖莱茵河、易北河和多瑙河之间地区,古称条顿地方。当时王权微弱,由部落首领演变来的地方公爵势力强大。十世纪初,东法兰克王国有著名的四大公爵,即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公爵。强大的公爵根本不把国王放在眼里,经常兴兵作乱。奥托的父亲亨利一世统治时期(919—936在位),许多贵族穷兵黩武,南方的巴伐利亚公爵和士瓦本公爵公开抗命。亨利被迫一再用兵,仍然不能平息。 在东法兰克内部虽然存在着地方公爵的分裂倾向,同时也存在着一股要求加强王权的力量。首先许多中小土地占有者为避免地方公爵的吞并和渴望对公有地的侵占需有王权的支持;其次教会为扩大自己的土地,也希望获得王权的帮助。还有对外战争与外族的入侵也促使了德国的政治统一。德法两国为争夺洛林曾进行了长期的战争。920年,法军兵临沃尔姆斯城下,亨利只好将洛林归属法国。局势更为严重的是,从907年起,几乎连年遭到匈牙利骑兵的洗劫。马扎儿人不仅横扫四个公爵辖区,而且远及洛林、阿尔萨斯和法国。德国有灭亡的危险。为求得生息,亨利被迫向马扎儿人纳贡。以后亨利实行军事改革,建立骑兵,在萨克森边境修筑许多军事要塞,如奎德林堡、梅泽堡、不来梅、马德堡等都是这时新建或重建的。亨利的这些措施为抵御外侮、敉平内乱和加强王权创造了条件。934年,马扎儿人因亨利停止纳贡发动新的进攻,为亨利所击败,但是马扎儿人以后并未放弃侵扰。 外族入侵的威胁,国内进一步的封建化,都要求有强大的王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奥托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施展其政治才干。 936年初,亨利中风病危,召开贵族会议于爱尔福特,决定王子奥托继位。亨利死后,“全体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遵照先王的遗嘱选举王子奥托为他们的首领”,“他们就这样按自己的习俗拥立奥托为国王”。这种业经先王内定之后,还得再由全体人民进行一次选举方为合法的做法,正是古代日耳曼人民主制的遗风。选举完成以后,美因茨大主教将象征王权的宝剑(驱逐基督的一切敌人和野蛮人)、手镯和斗蓬(恩泽广被)以及权杖(训诫臣民)授予奥托,美因茨和科伦两位大主教还给他涂圣油戴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