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艺术品行业,都说打眼常有,捡漏不常有,但是昨天在深圳古玩城第二十三届全国古玩珠宝艺术品交流会上,却真真切切听到了捡漏奇闻。 11月27日下午,深圳古玩城古玩珠宝艺术品交流会进行至第四天,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寒气袭人,但这丝毫挡不住古玩爱好者和行家们的淘宝热情。一位曹姓白玉爱好者逛到一家北京参展商的摊位前,一番研究比较之后,相中一件和田白玉挂件。“当时就觉得这件作品的雕工特别精致,材料也不错,就想买下来”曹先生说,于是与这位北京参展商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两千元成交。 淘得宝贝的曹先生正打算驱车离开时,看到交流会举办的古玩杂件拍卖会竞拍的十分火热。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曹先生将这件玉雕挂件委托给主办方竞拍,起价五千元。拍品一出,便有几位玉雕界的行家相中,最终一位蔡姓买家出资30万竞得,这让曹先生大吃一惊。但是听完这位蔡姓女士陈述,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不小心居然淘得一件大师级作品。蔡女士经营白玉已十余年,对白玉界玉雕大师的作品风格、雕工特色早已了然于心。当时看到曹先生的这件玉雕挂件,一眼就断定是一位吴姓大师的早期作品,才敢出高价竞买。“我收藏这位大师的作品已有多年,一般都是成套收藏,这件作品正好填补了我收藏的裸女系列的空白,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升值,所以我认为自己出这个价是值得的。”蔡女士如是说。 记者采访以两千元价格卖出这件作品的北京参展商时,这位参展商感到有些遗憾,但是他表示,这也正是古玩行业的魅力所在,因为玩古玩一定要心态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古玩行业,捡漏有,但不常有。不管是初入行爱好者还是资深玩家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多学习和丰富自己的收藏知识和经验,而不是抱着捡漏的心态去碰运气,这样有可能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