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临河吧 关注:502贴子:3,929
  • 13回复贴,共1

长临河历史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临河镇位于合肥市东郊,肥东县南部,北与撮镇镇接壤,东与桥头集镇、巢湖市黄麓镇毗邻,南与巢湖市忠庙相连,西与合肥市滨湖新区仅一河之隔。镇辖 27个村,51000人,其中城镇人口6340人,镇域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万亩。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3.924亿元,财政总收入1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2003年被合肥市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75平方公里,2006 年城镇化水平14%。中文名称: 长临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肥东县
下辖地区: 辖 27个村
电话区号: 0551
邮政区码: 231600
面积: 100平方公里
人口: 51000人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肥东站
车牌代码: 皖A


IP属地:安徽1楼2013-05-09 12:57回复
    基本概况位于县境南部,西南滨巢湖,东南和巢湖市居巢区接壤,东北与撮镇镇、桥头集镇交界,西靠南淝河,与合肥市包河区隔河相望。距县城22公里。长临河镇寺门口村有座长宁寺,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青阳山之水从寺前流至 龙庵注入巢湖,久之形成河,河名长宁河,因此地滨临巢湖,后更名为长临河。镇名源于长临河地名。建国前,长临河曾以镇的建制三次分别隶属巢湖县和合肥县管辖。1949年4月,成立长临河乡。1956年8月撤乡建镇。1959年12月,撤销长临河镇,恢复长临河乡建制。1958年,政社合一,成立长临河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长临河乡。1992年恢复长临河镇建制。2006年11月,六家畈镇并入长临河镇。2010年辖2个社区、18个村。全镇面积102.17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长临河镇交通便利,店(埠)中(庙)公路纵穿南北,每天有往返合肥、店埠、中庙客运班车;水路有施口、板桥两个码头,可通客运、货运。长临河镇依山傍水,山水秀丽,湖上烟波浩渺,景色如画。四顶山的“四顶朝霞”旧为“庐阳八景”之一。位于东红村的长临河渔场(2814项目),是联合国粮农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办的水产综合开发项目之一。地方特产有巢湖银鱼。长临河镇历史名人较多,革命烈士蔡永祥就是长临河镇人。全镇有卫生院2所;中小学、幼儿园24所;敬老院1所。


    IP属地:安徽2楼2013-05-09 12:57
    回复
      历史沿革[1]1949年建长临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49.9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长临河、晨光、板桥、姚埠、洪葛、庙王、马新、东红、星二、兴隆、全胜、罗店、施口、牛徐、罗洪、涧桥、东光、胜吾、二站、清泉、青阳21个村委会。2003年底,总人口30186人,其中城镇人口4378人,辖15个村。2006年,将长临河镇、六家畈镇合并,设立新的长临河镇。[2]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长临河镇地处安徽省东部,江淮之间,肥东县域南部地区,东与巢湖市交界,南与巢湖市中庙镇接壤,西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毗邻,北与撮镇相接,全镇辖区面积99.6km2,店中路穿镇而过,位于肥东、庐、巢三市县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地形地貌
      长临河镇
      长临河镇长临河镇域形状呈带状,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0km,西部为湖滨圩畈区,中部为丘陵山区缓冲平原,东北部为岗丘地,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长临河地处暖季风型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2.9—15.6度,最高气温40.5度,累年平均无霜期224天,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长临河镇现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人。


      IP属地:安徽3楼2013-05-09 12:58
      回复
        特色产业独特的风味——长临河镇罗家疃“小萝卜头”秋种时节,长临河镇罗洪村罗家疃村民组的村民正在巢湖大堤北岸紧张忙碌着,准备小萝卜育苗,这里有千亩良田均为沙壤土,土质肥沃,是小萝卜独特的生产区域。“小萝卜”产量不大,形状独特,个头小,圆形,直径1.5cm左右,皮白、肉嫩、汤浓,且风味独特,脆香鲜美,口感极好,营养成分丰富,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健康保健的要求。随着
        地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
        长临河镇们吃咸菜的生活习惯及品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蔬菜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素有“小人参”之称的“小萝卜头”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的“小萝卜头”系列酱菜味美、香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食疗药用功能。早在明清时期它就远销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是赠送亲友的佳品。“小萝卜头”制品作为绿色、环保、餐桌食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地方大力支持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目前深加工系列产品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IP属地:安徽4楼2013-05-09 12:58
        回复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长临河镇镇自古即为“农业镇”,传统农产品有水稻、棉花、花生、玉米、山芋、大豆、芝麻、甘蔗等。1990年代末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荒置现象严重。到2002年,政府考虑到粮食价格,号召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即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油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6年该镇引导农民群众按照“稳粮扩油、经济作物增收、规模化养殖、品种调优”的思路发展农业,强调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长临河镇,保障粮食安全。现在该镇主要种植“一稻一油”两种耕作物,这两种大宗农作物生产全部推行优良品种,并连片种植,其中水稻收成面积为5万亩,粮食产量35万吨;油菜面积为2.75万亩,5000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5000亩经果林、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粮、经、饲种植比例大致为38:52:10,趋于协调。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耕作逐步替代传统的牛耕地和人工收割方式。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投资亮点。林业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1997年政府号召群众加大经济作物种植力度,在低产田上种植果树,栽上板栗、石榴、大枣、苹果等,受到领导首肯。2001年,长临河镇镇根据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按照政府要求,在全镇利用低产田、抛荒田实施了退耕还林及长江防护林造林工程。全镇通过验收的退耕还林总面积达34004亩。现在全镇林地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有林地森林林种分布情况为:防护林约9000亩,其中国家公益林5586亩,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外松、杉木等等;用材林有2000亩,主要树种是意杨;经果林约800亩,主要分布在白马、茶山、虹光、长岗、迎霞等村,主要树种有油桃、李、杏、柿、枣、苹果、板栗、石榴、葡萄等等;苗圃花卉基地共500亩,主要分布在湖滨、茶山、虹光、白马等村,主要树种有香樟、红叶李、广玉兰、加拿大合欢、垂柳、银杏、枫香、桂花等等。长临河镇镇现在经果林业和花木苗圃林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主要集中在青阳村、白马村、虹光村和茶山村。以白马村的白马山果园场为例,该场地处肥东县东南部白马山脚下,占地面积1500多亩,其中山地面积近千亩,现有正式职工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人。是个以果树新品种研究和生产为主的专业场,场区内共发展优质葡萄、枣、桃、李、杏、石榴各种果园600多
          长临河镇亩,并长期与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合作研究果树新品种引进改良与推广。2004年该场引进了省林业厅种苗总站投资500万元建设省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和省花协租地发展苗木基地项目。目前省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已建成3600平方米低档大棚9个,1200㎡中档温室大棚1个,栽植苗木14万余株,同时省花协苗木基地项目也已栽植各类风景树苗7万余株。该场还与省电力公司签定果园认养合同,认养面积达60亩,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白马山果园场下一步将加大林果经济发展力度,扩大规模,突出特色,坚持按照“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好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出一条林果规模化经营致富之路。同时,依托该场的区位优势和林木、山场、水等资源优势,从开展农家乐旅游进行定位,逐步构建旅游观光农业的基础,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渔业长临“2814”渔场占地5600亩,有精养鱼塘403口,去年水产品上市总量2200吨,产值1100万元,纯得300万元,上缴特产税42万元,上缴其他税费20万元。被农业部确定为“生态家园工程项目示范区”,“猪-沼-鱼”生态农业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将逐步发挥效益。长临“2814”渔场的发展,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镇水产业的。其他地方利用荒水养鱼1000多亩,水产品上市量约200吨,产值100万元,纯利25万元。2001年迎霞村利用圩内的抛荒田、低产田230亩挖塘发包给个人养鱼、养虾。现在该村是全镇拥有最大放养面积的水产养殖基地,面积为300亩,实现鱼、虾、蟹、鸭混养的立体养殖。同时,沿巢湖一些村庄的农民平时忙农活,闲暇时进行水产品捕捞,属于非职业渔民。这些捕捞活动受到巢湖管理处统一
          长临河镇管理,需要交费,并且必须按照规定捕捞特定品种,保护巢湖生态资源。现在该镇的三个圩口和迎霞村等都设有休闲钓鱼处,供当地人和外来游人休闲活动,现发展势头较好。编辑本段工业发展长临河镇工业创办于1966年,即长临机械厂。振兴于1980—1992年,到1995年底已有镇办工业企业17家主要以机械制造加工和纺织品制造加工为主,截止到1995年底,镇办工业产值达到1.92亿元,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1996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乡镇工业由于技术力量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倒闭破产。2000年镇党委政府着手对企业进行改制,到2006年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陆续将镇办集体工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了以长临纺织品有限公司、申龙铸锻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中、小民营企业。2006年底,工业总产值达1.37亿元。合肥徽窖酒厂、合肥丰华叉车厂也将落户长临投资发展。湖滨建安公司199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成为国家资质一级建筑企业,现该企业进行了重组改制,建成股份企业,一直活跃在合肥及周边城市。


          IP属地:安徽7楼2013-05-09 12:59
          回复
            第三产业发展餐饮业长临河镇的餐饮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规模较大的饭店有4家,都分布在集镇上,其中以小王饭店最为出名、规模最大。小王饭店以巢湖水产品、山珍(野兔、野鸡等)和土菜为特色招牌菜,运用传统土烧法进行加工,深受合肥地区和江苏地区客人的欢迎,回头客人十分多,大多都是老主顾。旅游业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巢湖观光休闲游的四顶山旅游和侨乡游。这两个主要的旅游资源涉及的区域精品旅游线路为巢湖观光休闲游,“市区-义城镇-四顶山-中庙-姥山”的线路和侨乡游,“市区-长临河镇”的线路。商贸业长临河镇历史上就是商贸重镇,市场繁荣。1992年撤乡建镇后,镇党委政府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新建了集贸市场,促进了城镇商贸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镇注册商家700家,年集市贸易额在3.2亿元左右。编辑本段镇区发展长临河镇在镇区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在教育、文卫等公共设施方面也有了发展,但是文化体育等设施方面的建设还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需要,有待更好的提高。编辑本段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建设长临河镇仅有一条县级店中路通过,这条路1992年前为砂石路,1993年改建为柏油路面,但路面较窄,为两车道,路基、路面质量较差。2002年省政府投资1.27亿改造该路,加固、加宽了路基、路面,使其成为三车道。自1986年起就要求各行政村兴修砂石路,经过几年整修,到1998年全乡基本实现了砂石公路通到每个自然村,其路面也有所拓宽,客车可到达各自然村。水利建设受地域的特殊环境影响,水利一直是影响长临河镇发展的关键所在。该镇拥有沿巢湖的湖岸线长达20多公里,有长临、星光、施口、湖滨、迎霞、万石等村。1995年,日本投资建设了中日友好湖滨电灌站,支援该镇水利建设,改善了灌溉条件。自1998年全镇以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新挖、扩挖当家塘。该镇的农业用水现主要依靠当家塘蓄水和电灌站从巢湖提水灌溉,并且电灌站可实现三级提水。供电2000年开始,镇电力管理站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的投入契机,先后两次对全镇配电台区进行了整改,使农村用电线路规范、整齐。标准绝缘线拉到农户的门口,降低了电损、线损,减少了用电事故,电价也降到了国家规定的0.73元/度电范围之内。现有长临河与六家畈两个集镇,不断涌现出商住楼,方便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镇政府每年号召全镇人民做好“四旁”种树工作,即村旁、路旁、屋旁、沟旁,绿化长临河大街。


            IP属地:安徽8楼2013-05-09 13:00
            回复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 为了让大家多了解长临河古镇的历史


              IP属地:安徽9楼2013-05-09 13:01
              回复


                10楼2013-05-10 18:32
                回复
                  我还真不知道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6-12 13:52
                  回复
                    长临河镇熊瞿村门口是不是修一条大路到烔炀镇?


                    14楼2014-10-29 14:15
                    回复
                      是长临到山口凌的公路


                      IP属地:安徽15楼2014-11-30 22:42
                      收起回复
                        现在正在修环巢湖大道至山口凌的旅游线路


                        16楼2015-06-23 1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