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传统农业长临河镇镇自古即为“农业镇”,传统农产品有水稻、棉花、花生、玉米、山芋、大豆、芝麻、甘蔗等。1990年代末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荒置现象严重。到2002年,政府考虑到粮食价格,号召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即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油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6年该镇引导农民群众按照“稳粮扩油、经济作物增收、规模化养殖、品种调优”的思路发展农业,强调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4ddacbf38dbb6fd255be52e3924aba6/ee3171f0f736afc3ac362721b219ebc4b745123e.jpg)
长临河镇,保障粮食安全。现在该镇主要种植“一稻一油”两种耕作物,这两种大宗农作物生产全部推行优良品种,并连片种植,其中水稻收成面积为5万亩,粮食产量35万吨;油菜面积为2.75万亩,5000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5000亩经果林、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粮、经、饲种植比例大致为38:52:10,趋于协调。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耕作逐步替代传统的牛耕地和人工收割方式。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投资亮点。林业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1997年政府号召群众加大经济作物种植力度,在低产田上种植果树,栽上板栗、石榴、大枣、苹果等,受到领导首肯。2001年,长临河镇镇根据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按照政府要求,在全镇利用低产田、抛荒田实施了退耕还林及长江防护林造林工程。全镇通过验收的退耕还林总面积达34004亩。现在全镇林地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有林地森林林种分布情况为:防护林约9000亩,其中国家公益林5586亩,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外松、杉木等等;用材林有2000亩,主要树种是意杨;经果林约800亩,主要分布在白马、茶山、虹光、长岗、迎霞等村,主要树种有油桃、李、杏、柿、枣、苹果、板栗、石榴、葡萄等等;苗圃花卉基地共500亩,主要分布在湖滨、茶山、虹光、白马等村,主要树种有香樟、红叶李、广玉兰、加拿大合欢、垂柳、银杏、枫香、桂花等等。长临河镇镇现在经果林业和花木苗圃林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主要集中在青阳村、白马村、虹光村和茶山村。以白马村的白马山果园场为例,该场地处肥东县东南部白马山脚下,占地面积1500多亩,其中山地面积近千亩,现有正式职工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人。是个以果树新品种研究和生产为主的专业场,场区内共发展优质葡萄、枣、桃、李、杏、石榴各种果园600多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a95a06400e9390156028d364bed54f9/d75724f5e0fe9925ca7d711435a85edf8cb171fb.jpg)
长临河镇亩,并长期与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合作研究果树新品种引进改良与推广。2004年该场引进了省林业厅种苗总站投资500万元建设省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和省花协租地发展苗木基地项目。目前省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已建成3600平方米低档大棚9个,1200㎡中档温室大棚1个,栽植苗木14万余株,同时省花协苗木基地项目也已栽植各类风景树苗7万余株。该场还与省电力公司签定果园认养合同,认养面积达60亩,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白马山果园场下一步将加大林果经济发展力度,扩大规模,突出特色,坚持按照“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好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出一条林果规模化经营致富之路。同时,依托该场的区位优势和林木、山场、水等资源优势,从开展农家乐旅游进行定位,逐步构建旅游观光农业的基础,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渔业长临“2814”渔场占地5600亩,有精养鱼塘403口,去年水产品上市总量2200吨,产值1100万元,纯得300万元,上缴特产税42万元,上缴其他税费20万元。被农业部确定为“生态家园工程项目示范区”,“猪-沼-鱼”生态农业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将逐步发挥效益。长临“2814”渔场的发展,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镇水产业的。其他地方利用荒水养鱼1000多亩,水产品上市量约200吨,产值100万元,纯利25万元。2001年迎霞村利用圩内的抛荒田、低产田230亩挖塘发包给个人养鱼、养虾。现在该村是全镇拥有最大放养面积的水产养殖基地,面积为300亩,实现鱼、虾、蟹、鸭混养的立体养殖。同时,沿巢湖一些村庄的农民平时忙农活,闲暇时进行水产品捕捞,属于非职业渔民。这些捕捞活动受到巢湖管理处统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44cfc6772f082022d9291377bfbfb8a/5e65b951f8198618df7df7c04bed2e738bd4e63f.jpg)
长临河镇管理,需要交费,并且必须按照规定捕捞特定品种,保护巢湖生态资源。现在该镇的三个圩口和迎霞村等都设有休闲钓鱼处,供当地人和外来游人休闲活动,现发展势头较好。编辑本段工业发展长临河镇工业创办于1966年,即长临机械厂。振兴于1980—1992年,到1995年底已有镇办工业企业17家主要以机械制造加工和纺织品制造加工为主,截止到1995年底,镇办工业产值达到1.92亿元,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1996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乡镇工业由于技术力量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倒闭破产。2000年镇党委政府着手对企业进行改制,到2006年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陆续将镇办集体工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了以长临纺织品有限公司、申龙铸锻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中、小民营企业。2006年底,工业总产值达1.37亿元。合肥徽窖酒厂、合肥丰华叉车厂也将落户长临投资发展。湖滨建安公司199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成为国家资质一级建筑企业,现该企业进行了重组改制,建成股份企业,一直活跃在合肥及周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