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吧 关注:1,487贴子:19,974

《水经注》中的老子故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隆文
对于老子故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之甚明:“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正义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即唐代真源县,也就是今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今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这本是一桩铁案,自汉代以来少有疑问。可近年来,有关老子故里的认识又出现了否定《史记》旧说的亳州涡阳说,因而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论。我注意到,无论支持旧说还是推尚新说,其在论证资料的采择上往往都以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水》作依据。在这里,本文通过对郦氏《水经注》中有关资料的研究,进一步辨析两说真伪,并据以认为《史记》旧说之可信。不当之处,敬希指教。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5-06 12:22回复
    二、《水经注》中谷水的流向与今天涡阳武家河不符
    老子故里涡阳说的又一依据是“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古名谷水,老子出生地天静宫位于武家河入涡处,故可说:‘谷水处其阳’可知老子故里在涡阳。”老庄先生将涡阳武家河水当做古代的谷水,并据认为这是老子故里在涡阳的又一证据。
    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是不是《水经注》中的谷水呢?从郦道元所记谷水自源头、经行及至赖乡附近入涡水的河道来看,谷水根本流不到今亳州涡阳县境。《水经注》中谷水全文如下:“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春秋经》书: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左传》曰:谋诸侯之从楚者。京相璠曰:今陈留襄邑西三十里有故承匡城。谷水又东南迳巳吾县故城西。《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也,杂以陈、楚之地,故梁国宁陵县之徙种龙乡也。以成、哀之世,户至八九千,冠带之徒求置县矣。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以大棘乡、直阳乡,十二年,自鄢隶之,命以嘉名曰巳吾,犹有陈、楚之俗焉。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城东。《地理志》,淮阳之属县也。城内有柘令许君《清德颂》,石碎字紊,惟此文见碑。城西南里许,有汉阳台令许叔种碑,光和中立;又有汉故乐成陵令太尉掾许婴碑,婴字虞卿,司隶校尉之子,建宁元年立。余碑文字碎灭,不复可观,当似司隶诸碑也。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壍,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
    由郦道元所记,我们知道,谷水并非一条大水,从源头到尾闾,《水经注》记载确凿。谷水在襄邑县城东从涣水中流出,迳承匡城东,又东南迳巳吾县故城西,再东迳柘城县东,之后穿过苦县故城,在赖乡城南东入涡水。注文中所说的襄邑县在今河南雎县西。承匡城,在今河南雎县西三十里匡城乡。巳吾县故城,在今宁陵县西南四十里。柘县故城,即今柘城县城。赖乡城在今鹿邑县东十里,谷水在赖乡城南入涡。所以熊会贞在《水经注疏》按语中说:“(谷)水自今雎州东,东南流经宁陵县,柘城县,至鹿邑县,东北入涡。”此言大体正确。这条水道大体是经雎县西,经宁陵、柘城两城,至今鹿邑县入涡水,其西距安徽亳州数十公里。而涡阳境内的武家河虽为涡河支流,虽源出河南商丘县城北山丘,但其主要部分在安徽省北部,沿商丘与虞城县界南流,经安徽省亳州市东,至涡阳县城中入涡河,全长127公里。因此,以武家河为《水经注》谷水的看法与古代文献不符合,《水经注》中的谷水不在今涡阳县境。老庄先生之说无文献根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5-06 12:28
    回复
      三、《水经注》中的相县故城在鹿邑境内
      《水经注》中的相县故城是确定老子故里在今鹿邑县境的重要坐标。按《水经注》所言相县故城在老子故里与谯城之间,相县故城之西有苦县故城、赖乡城、老子庙、李母庙、李母冢等。相县故城之东则是谯城,曹氏冢群和城父故城。相县故城在两汉至隋唐之间,属于苦县,所以郦道元才说“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这里所说的赖乡,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有记。《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说:“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三里。祠门内右有圣母碑,东院内有九井。”《述征记》:“庙内九井,或云汲一井,而八井动。”《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太平寰宇记》卷十二濑水条下也清楚地记载:“濑水,在县东南十二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南五里谷水分流,入灵溪池,东入涡水。相县在濑水东是也。”这说明至少在宋代,当时“苦县界”确有“濑乡”和“相县故城”,其确切方位是:濑乡在“县(城)东南12里”,在“相县故城西5里”;而相县故城在赖乡东5里,距当时苦县治所也仅仅17里之遥。因此相县故城的地望对于我们寻找老子故里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那么相县故城究竟应在何处?杨守敬按:“《一统志》,秦时相县,非汉沛郡治之相县。《寰宇记》,相县在濑水东。在今鹿邑县东十五里。”也就是说杨守敬认为相县故城在今鹿邑县东十五里。从鹿邑县城向东十五里正好是今太清宫镇附近。仔细考察太清宫镇附近地形,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涡河北岸上的一处高地,可能由于涡水改道时激流冲刷而过,且历代受河流雨水冲刷严重,这块高地现在只剩下半公里大小。它位于太清宫镇东北方向,与《濑乡记》所说相县故城在“濑乡东”吻合。与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是南岸的抄纸店村,该村距太清宫镇大约3华里,加上涡水宽约1公里,高地距太清宫镇的远近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相合无间。其次,当地父老至今仍称高地为“谷阳城”。这个自古相传的地名,不仅令人想到上引晋成帝成康三年更名谷阳县,直至唐乾封元年才更名真源的事实,以及边韶、郦道元“相县荒虚,今属苦”的记载。这均可证明当地所传“谷阳城”之名完全有根有据,决非空穴来风。至此,这个扑朔迷离的“相县故城”的地理位置终于有了完全合乎清理的理解。
      因此,由文献中所记相县故城位置来看,至少在北魏以前能够证明为老子故里的遗物均分布在相县故城以西的今鹿邑县境内,与今亳州涡阳没任何关系。故今安徽涡阳为老子故里之说应属无据之论。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原文见http://h2w.iask.cn/hd.php?u=http%3A%2F%2Fwww.laoziwang.com%2Fthread-157818-1-1.html&gsid=&urlId=36d649399aff8a9d&start=4879&psize=14120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5-06 12:30
      回复


        5楼2013-05-06 22:09
        回复
          初中历史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07 10:58
          回复
            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5-08 15:31
            回复


              8楼2013-05-30 10:20
              回复
                无视历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6-03 10:16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10-07 04:48
                  回复


                    IP属地:湖北12楼2013-10-08 07:03
                    回复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0-08 08:34
                      回复



                        14楼2013-10-10 19:30
                        回复
                          客观!


                          来自iPad15楼2013-10-12 07:55
                          回复
                            同学能告诉我原文出处吗?急求


                            16楼2014-05-29 2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