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外水自流吧 关注:65贴子:14,570
  • 8回复贴,共1

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和青花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3-04-26 18:26回复
    “假期我去做了检查,昨天拿到结果,肺癌晚期。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去年“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堂课,晏才宏向学生这样宣布,口气平静,然后照常开讲。他平时从不拖堂,那天却好像没有听到下课铃声,继续往下讲,似乎想把他所有的知识一下子全部告诉他的学生。最后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粉笔时,眼里透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一周后他又出现在讲台上。“由于新老师没到,我继续把第一章讲完再告一段落。”那一课许多学生是含泪听完的。“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你们就是我未能完成的艺术品。真对不起!”临下课时,他这样向学生致歉,同学们则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IP属地:广东3楼2013-04-26 18:27
    回复
      书教得再好也评不上教授?
        “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一位学生在校园BBS悼文
        在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晏才宏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的电路课,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学生称他为“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他去世后,多位老师坦陈:“我教课比晏老师还差很远。”
        他上课已达到了这种境界:一杯茶、一支粉笔随身,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知识早已烂熟于胸,例题信手拈来,讲课条理清晰、自成体系。加上一手俊秀的板书,洪亮的嗓音,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学生在校园BBS的悼文中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书本上那些枯燥的字句,到了他嘴里就像活了一样,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定理,经过他的讲解,就变得非常简单明白。”
        “不知道天堂里是不是也会有人学习电路呢?如果有,他们真的很幸运。”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什么至死连个副教授也评不上?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论文。根据高校现行考核体制,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论文的数量,而晏才宏几乎没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学术文章。
        上海交大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在中学,这样一个老师可被评为特级教师;但是大学要求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新知识,两者不能偏废。以此衡量,晏才宏就不够全面。


      IP属地:广东4楼2013-04-26 18:27
      回复
        究竟如何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住院后,晏才宏依然想着他的学生。在病房里,他还给前去看望他的学生现场画图讲题。
          一个学生在BBS上写道:“我不禁要问:究竟如何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授只是把授课当作副业,并未具备足够的认真程度,又或是讲得过于深奥难懂,上得学生们不知所措。”
          晏才宏的表现则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学生们清楚记得他生命最后阶段的一些细节,每每说起,总是扼腕叹息。
          住院后,晏才宏依然想着他的学生。在病房里,他还给前去看望他的学生现场画图讲题。即使癌细胞扩散,颅内大量积水,说话已出现困难时,他还对妻子说:“帮我到学校订一间大点的教室,把学生召来。你带上一杯水,我说不出话时给我喝一口,我还想再讲一课。”然而,这个心愿至死未能实现……
          几乎所有熟知晏才宏的人都认为,他之所以没有发表论文,是因为把主要心思都用在了教学上。为学生答疑、补习占据了他大量课余时间。为方便接待学生,他贷款在校区旁买了新房,并专门辟出一室,挂上一块小黑板,作为“答疑房”。
          记者屡次听到学生说:大学里这样的老师太少了。传道授业解惑本是为师者的天职,如今这样忠于职守的人反倒成了另类。
          晏才宏陷入“钻牛角尖”误区?
          一些人说,他没有论文是因为长期只顾教学而与科研脱离,已经“手生”了。另一些人却说,他聪慧超群、学识渊博,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晏才宏究竟有没有能力写出科研论文?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一些人说,他没有论文是因为长期只顾教学而与科研脱离,已经“手生”了。另一些人却说,他聪慧超群、学识渊博,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在上海交大,讲师评副教授的标准是要发表两篇期刊论文,或主编一本教材,或发表三篇教学研究论文。知情者认为,这一要求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即使不写论文,晏才宏讲课那么精彩,让学生帮忙录一下音,找人整理一下,也很容易出一本教材。而他竟没有这样做,令许多人难以理解。
          晏才宏生前也有人就此问过他,他的回答是,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的做法他不忍为。
          有人对他这种想法不以为然:如今成千上万的高校老师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大量艰苦的研究,发表的成果不可计数,尽管不都是“重大发现”,也不能说毫无价值。如果都要求能拿诺贝尔奖才可发表,不仅太钻牛角尖,也不符合科研的规律。
          另一些人则说,原创的科学研究十分艰难,不少科研成果要经历时间考验,才能证明其价值所在。世界上许多科学大师都自甘清贫寂寞,“十年磨一剑”,而当前国内学术界浮躁之风堪忧,追名逐利,“为成果而成果”者大有人在,不少科研成果含金量其实很低。在这种形势下,晏才宏宁肯不要头衔和待遇,也不制造“学术垃圾”,实属难能可贵。


        IP属地:广东5楼2013-04-26 18:27
        回复
          “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有时他从学校回到家已是一脸倦容,闭着眼斜躺在沙发上,右手还在空中划着电路图。一个学生甚至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吃饭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面也都是二极管呢?”
            “在门口见到一位吞云吐雾的先生,身材不太高,略微有些发福,一副大眼镜,乱乱的头发。”这是一个学生对晏才宏的第一印象。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晏才宏的许多趣事。一次他跟妻子上街,在家具店里,看到店主读初中的小女儿正面带难色地做题,为数学不及格而懊恼。他立马坐下来帮孩子讲解,后来孩子找上门,晏才宏为她一补就是两年……诸如此类的答疑补习数不胜数,他却从来分文不取。
            有时他从学校回到家已是一脸倦容,闭着眼斜躺在沙发上,右手还在空中划着电路图。一个学生甚至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吃饭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面也都是二极管呢?”
            他对教学工作那样投入,以至“影响”了评职称,但从未有人见过他对自己清贫无闻的处境表现出苦闷。他爱吃肉,时常开玩笑说:“学生满意我的课,比吃猪蹄还香。”
            有人称赞晏才宏有“古君子之风”,有人则说他“傻”,而晏才宏却在生命最后一刻说:“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IP属地:广东6楼2013-04-26 18:27
          回复
            @_青花悬想


            IP属地:广东7楼2013-04-26 18:28
            回复
              朱淼华是浙江大学一名不拘一格的哲学讲师,他上课从不带讲稿,向来是兴之所至的讲课风格,但每堂课都不重复,还会加入新的内容。学生们把听朱老师的课称做“过节”。然而,这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却因为没有论文发表“下岗”了———
                “下岗”老师在上课
                2003年,在以学生打分为主的全校老师综合考评中,朱淼华排名第7,前6位都是名望很高的教授。作为普通讲师的朱淼华排名如此靠前,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同年,他的《西方艺术史》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之一。但这一年,朱淼华因为没有论文发表“下岗”了。
                “下岗”后,朱淼华虽然上着课,却拿着每月1000多元的“下岗”工资,只是年终有四五千元的授课津贴。有学生劝朱淼华:“朱老师,你就不能写写论文,评个职称吗?”朱淼华笑笑说:“我的思考还不成熟,决不会发‘不达标’的论文。”有人说他认死理儿,有人说他想不开,“有论文就有职称,有职称就会有好待遇。”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对此,朱淼华却反复说:我并没有放弃学术,试想一位人文学科的教师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怎么能在课堂上激扬文字呢?但我决不会单纯为了申请职称而应付写论文。
                记者在浙大网站的BBS上看到有许多关于朱淼华的帖子:“现在的理工科学生太需要朱老师这样的老师和《西方艺术史》这样的课了。”学生需要朱淼华上课,学校也排了课。但是没被聘上教学科研岗位,按理就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朱淼华凭什么身份上课,学校没有明确的说法。学生说:“朱老师凭‘人气’上课。”按学校规定,连续两次未聘岗者必须调离学校或交校人才开发中心管理。到2005年6月,朱淼华已经两年没签合同了。但2005年9月朱淼华又被安排继续上课,而且是在3个校区同时开设《西方艺术史》。
                不愿做一名俗人
                “我觉得自己太狂了,文史哲艺不分。”朱淼华拉得一手好琴,他9岁开始练小提琴,几乎是无师自通。30多岁自学外语,凭的是一本一块九毛钱的英汉字典和背英语课文。1996年开始玩电脑,他做的多媒体课件在浙大是有名的。近来,他正准备开讲“中国思想史”,一头讲明清,一头讲先秦。
                “我就是太倔了,也有人说我绝。”说到现实,朱淼华一点都不肯松口。比如他坚持50岁之前决不写东西,一本《西方艺术史》拖了4年,大稿都有了,就是觉得没到最佳处,出版社催了多次,他就是硬顶着。“2003年游历欧洲回来,更觉得要重写的东西太多。今年准备去西班牙,把西班牙这章完善了。”
                虽然处境尴尬,朱淼华却说他天天快乐。坐在公园里,会有不认识的人经过,恭敬地叫一声:朱老师。那是以前听过课的学生。坐公交车和人聊天,一旁就有人认出:你是朱淼华老师吧?因为全校没有第二人会像你这样说话。在浙大BBS上有一个祝福版,关于朱老师的帖子是天天有人顶。他房间里放着学生送来的苹果、绍兴的沈园花雕,还有生化专业学生酿制的甜酒酿。
                大概他惟一的错就是没有好好地做一名俗人。他说自己从不看工资单,生平没有打过职称报告和住房报告。别人说他傻,他回答:“我自己觉得自己弄得灵清就好了。”
                尴尬的体制之弊
                朱老师课上得好,没有科研成果就被淘汰,这引发了高教界又一次大讨论。高校对教师考评“一刀切”,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高校评价“一刀切”。目前很多人认为,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科研水平低、师资差。时下流行各种“高校排行榜”,多以科研为主要指标。这对高校管理产生了误导,致使盲目攀比之风盛行。而每年发表的数十万所谓成果中,有很多是用来评职称的敲门砖,是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如此下去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因此,目前的评价体系应该进行适度调整,让优秀者有成长的土壤和容身的空间。
                (据《观察与思考》2006年第1期袁华明/文)


              IP属地:广东8楼2013-04-26 18:29
              回复
                嗯,前几天看到了。之前我没听过朱老师,现在教育界论文确实是必须的。不过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发论文,文史类的东西深入研究下去总能找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的,他是想“了解”到一种什么地步呢?他的思想应该早能够让人受益了。这样未免有些太可惜。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4-27 19:16
                回复
                  “每年发表的数十万所谓成果中,有很多是用来评职称的敲门砖,是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如此下去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这个就有点不科学了。。。怎么就是垃圾泡沫了?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4-27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