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觉得,女人要到三十岁才会凸显其作为一个女人的全部魅力。二十出头的太嫩,过了四十又朱颜不再。三十岁就恰到好处,游走在年轻与成熟之间,可以退回去疯狂一把,也可以端起来,老成一记。
木木这个女人正好三十岁。本就计划着给这个女人写点什么,但总觉得这女人玲珑八面,即便是专职写计划、总结、流程的我,也觉得难以一蹴而就。遂,筹划筹划,总算有了腹稿。可不曾想,这女人突然自己爆出惊人内幕,让在下弹眼落睛。
顿时又推翻了原先对这女人的认知。不得不另起炉灶。眼看着离时限越来越近,在下却依旧处于痴头怪脑之中。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太可能,于是决定即刻动笔,写到哪里算哪里。不晓得木木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我只是看了她写的文字,听了她说的话,力图刻画一个我想象中的胭脂VS砒霜式的剪影——一个矛盾的女人。
木木这个女人果决冲动。这一点从她跟我说的一些事情里有所反应。但这种果决里偶然会带着点不假思索的一意孤行。木木在6.1节写给孩子的小短文里,提到过这种脾性。这种脾性,让一个女人有点歇斯底里,但如果一直谨小慎微,从不犯错,那样的话,这人不是圣女,就是修女,也有可能是老处女。
木木这个女人优柔寡断。这是我听她一些私房话题时的感觉。在涉及感情的事情里,藕断丝连,摇摆不定是木木这个女人常有的状态。耳根软,只要捏住她的七寸,她顶多象征性抗议一下,就任女人们予求予取。在某些事情上她的立场和原则几乎只是摆设,或者说她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糯到几乎让我这个南方人都嫌糯性太足的地步。
木木这个女人圆滑。这是生意人都有的特质。木木是生意人,所以不能免俗。严格说,我是个慢热型,和木木初识时,她热切的客套还是让我觉得不太舒适的受宠若惊。不过她的确能很快营造“不是外人”的人际氛围,这是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的亲和力。但在圆滑之后,在她信任了别人之后,她会释放出带着柔软的真诚,所以她的身边不全是生意伙伴,而是有一支亲卫队。
木木这个女人幼稚。要说明,幼稚在这里不是个贬义词。总觉得,木木有时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她对归属感的渴求似乎永远也填不平。她会游走于一个又一个形形色色的女人身边,从来不长时间停留。可一旦她转身离去,却总要回过头去,顾盼之间,全是留恋。我听说过,不要把所有的财产都放在一个钱包里,这样就算丢了,也只损失一小部分。我不知道木木的潜意识里是不是这种逻辑。因为她毕竟是经历过围城的人。
暂时先用了两对反义词。有空再来加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