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bm指挥官吧 关注:16贴子:265
  • 11回复贴,共1

两个核试验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是转自化吧的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4-09 09:00回复
    一个17岁的美国少年在自家后院进行了一项实验,结果危险出现了……  距密歇根州著名港口城市底特律40公里之外的克默斯乡附近有个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多迪·皮斯驱车徘徊在家门附近,看见十几个人在邻家草坪上来回走动,还有3个戴防毒面具、穿白色宇航服的人正在用电锯拆除隔壁家的棚子,把拆下来的碎片装进旁边的大钢桶,桶上赫然写着“小心辐射”。  棚子为什么会有辐射性?这个异乎寻常的结果是由邻家男孩戴维·哈恩一手造成的。他试图在自己母亲家的棚子里制造一个核反应堆,目的是赢得童子军荣誉徽章。  童年的戴维·哈恩平平无奇。这个金发碧眼、身材瘦长的男孩喜欢打棒球、踢足球,还参加了童子军。由于父母离异时他与生父住在一起,周末则与生母住在一起。  10岁那年他父亲给了他《化学实验宝典》一书,他一下子被这本书吸引住。到12岁时他已消化理解了父亲的大学化学课本,到14岁时他已能自制硝化甘油。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4-09 09:43
    回复
      一天晚上,他住所的地下室发生爆炸,整所房子都被震得摇晃起来。他父亲发现他躺在地板上,呈半昏迷状态。原来他用旋凿猛击一种物质,引起了爆炸。他被火速送往医院,医生给他洗了眼睛。  此后,他不得不将实验场所转移到生母住处的棚子里。尽管生母经常看见他戴着面具去棚子里,一呆大半天,出来时还衣衫不整,但是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个害羞的男孩在搞什么鬼。  一天,戴维决心将可能的东西都变得有放射性,并制造一把中子枪。为了获得放射性物质他想好一堆谎话,并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身份。  他写信给原子核规章制订委员会,自称是一所高中的物理教员。该机构的同位素生产分配主管唐纳德·埃伯为他提供了实验所需的部分资金,还解释了一些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用中子轰击时可产生连锁反应。当他询问危险性时,埃伯表示“危险性很小”。既然该委员会都以为不会引起公害,戴维更加肆无忌惮了。  戴维又获悉可从烟雾警报器中找到少量放射性同位素镅———241,于是他与烟雾警报器经营公司联系,声称需要一大批警报器供学校活动用。这样,他从一家公司买到大约100个破损的烟雾警报器。烟雾警报器到手了,可他不知道镅的具体所在位置。他又写信给伊利诺伊州的一家电子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4-09 09:43
      回复
        公司,在该公司服务部的一位代表的帮助下戴维顺利取出了镅。他将镅放在一个空铅盒里,盒面戳了个孔,阿尔法射线可以从孔中射出来。在铅盒前面他放置一块铝片。铝原子可以吸收阿尔法射线,释放中子。他的中子枪完成了。  汽灯罩表面涂层化合物中含有钍———232。用中子轰击钍要产生铀———233,铀———233可裂变。戴维从旧货店买回几千个汽灯罩,将它们烧成灰。  为从烧成的灰中提取钍,他买到锂电池,用电线切割机将锂电池切成两半。他将锂和钍灰混在一起,放入铝箔球用本生灯加热。这样,钍被提纯了至少9000倍,已超过原子核规章制订委员会的允许值170倍。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4-09 14:45
        回复
          这时,戴维发现自己的镅中子枪威力不够,不能将钍转变成铀。  为了寻找镭以制造新的中子枪,他开始在旧货店和垃圾站徘徊。找到用含镭油漆涂的钟后他如获至宝,立即将漆皮刮下来。  这样进展很慢,直到某一天他偶然发现一家旧货店的桌子摆着一台旧座钟,座钟后面有一小瓶含镭油漆。他花10美元买下这个座钟,当然包括那个小瓶。  接下来,他将镭漆集中到一起风干研成粉末状。不管他有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了。  原子核规章制订委员会的埃伯曾告诉过他,在阿尔法射线下,没有任何东西比铍产生的中子多。戴维恰巧有个朋友从实验室偷到一条铍片。他将铍片放在装镭粉的铅盒前。他的镅中子枪变成了威力更大的镭中子枪。  戴维还探出一个沥青铀矿,矿石里含有微量铀。他用锤子将矿石粉碎,拿镭中子枪对准矿石粉,希望能产生可裂变的原子。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4-09 14:46
          回复
            枪里发出的“子弹”(中子)速度太快了。  为减慢中子速度,他在中子枪前加了一个滤波器。这一次,铀矿石粉发生变化,放射性增强了。  戴维17岁了。一个念头闪入他的脑海:造一个增殖反应堆模型———一个核反应堆,不但能产生电子,还能产生新的燃料。这个模型要用真正的放射性元素,产生真正的核反应。  戴维将镭、镅和铍、铝混在一起,裹在一张铝箔中,形成一个临时的反应堆核心。他又将钍灰和镭粉搀在一起包成很多个小包,散布在核心周围。“反应堆”完成了。它的放射性远远超过先前的实验结果,他用探测器在距母亲住处5米远的地方都能探到辐射。此时戴维逐渐意识到,他在同一个地方放置了过多辐射物,已将自己和他人置于险境。  他将“反应堆”分成3份,一部分藏在母亲家房里,一部分留在棚子里,大部分放在自己汽车的后备箱里。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4-09 14:48
            回复
              当地**接到报警说有轻人正明目张胆地盗窃汽车轮胎。他们赶到现场时,在场的戴维说他正在等朋友。**当然不信,决定搜查他的汽车。  打开他的汽车后备箱,他们发现一个上锁的玩具箱,一些装着神秘灰色粉末的小包,几个圆盘状和圆桶状的小金属片,还有一个探测器。**对他的玩具箱充满戒心。戴维说它有辐射性,他们担心里面装着原子弹。  事情终于引起联邦政府的注意。在棚子里,放射学专家发现很多杂物的辐射性超出安全范围的1000倍。由于这些杂物很容易被风刮走,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将拆除的棚子碎片放入39只密封的圆桶里,运到沙漠。戴维的实验“硕果”连同辐射污染物一同被埋入地下。  普通居民竟然有本事搜集到如此材料并进行核实验,这是当局从未预料到的事情,而一切都出自一个17岁的少年之手。他说:“我可不相信自己会因此短寿5年。”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4-09 14:49
              回复
                第一个完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4-09 14:50
                收起回复
                  然后是第二个……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4-09 14:51
                  回复
                    生日礼物是一辆6吨重的吊车
                    威尔森1994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特克萨卡纳,父亲肯尼斯曾是足球运动员,后来在一家公司工作,母亲蒂凡尼是名瑜伽老师。5岁生日时,威尔森告诉父母,他想要一辆吊车作为生日礼物。而当大人拉着他去玩具店时,他跺着脚嚷道:“不,我要真的!”
                    也许很多父母会一笑而过,肯尼斯却找了个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朋友帮忙。于是,在威尔森生日那天,一辆6吨重的吊车停在了他家门口。威尔森兴冲冲爬上去,坐在驾驶员的腿上,学习操纵这个庞然大物,乐得合不拢嘴。
                    10岁时,威尔森不知从哪弄来一张元素周期表,不到一周,他不仅记住了所有元素,还把它们的质量和熔点也记得清清楚楚。
                    一天,威尔森穿着实验室外套,一手攥着医用手术刀,煞有介事地告诉家人,他要从每个人的手指头上弄点血,在车库做“基因比对实验”,结果每个人都乖乖伸出手指任他摆弄。
                    还有一次,威尔森把家人召集到后院,只见他拿出一个药瓶——瓶里装着糖和硝酸钾,点燃了瓶底的导火线,随后就是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来,竟发现一团小蘑菇云从威尔森家后院中升起。
                    一次小小的爆炸远不能满足威尔森,他又开始迷上了核反应堆。为了庆祝他11岁生日,奶奶带他去书店买书,威尔森挑中了一本讲述制造核反应堆的书。他完全被这本书迷住了,看了又看,还常常大声朗读其中一些章节。“制造核反应堆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等到威尔森12岁时,学校已经没法教给他任何东西了,他每天只能无所事事地坐在教室。于是,父母答应让他收集一些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为学校的科技比赛做准备。
                    为此,父亲肯尼斯借了一个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的盖格计数器,一到周末就带着威尔森到各个古董店搜货。威尔森发现了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闹钟、灯罩、瓷器;他还拽着父母跑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找铀矿石,然后一箱箱地带回自家车库研究。
                    这个对放射性物质感兴趣的孩子,让父母有了一丝担忧。还好,一位专业人士告诉他们,这些放射物浓度极低,不会危害到威尔森的健康。每当有人看不下去,告诫肯尼斯要管管威尔森时,这位父亲总会感叹:“在威尔森眼里,根本就没有‘不能’这个词。”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4-09 14:52
                    回复
                      用几百美元造出核武器检测仪
                      正当威尔森忙着研究放射性物质时,他的外婆患上了癌症,常常要做放射性治疗。威尔森发现,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同位素价格高昂,许多病人因此得不到治疗。“如果能找到一种更便宜的方式获得这些同位素,或许可以挽救更多患者。”
                      一天,当他看着太阳时,突然灵光一闪,“太阳放光发热靠的就是核聚变反应。如果我能制造核聚变,不就能得到高能中子来获取同位素了吗?”
                      可威尔森只是一个高中生,没有仪器,也没有实验室,怎么能做得到呢?威尔森试图在家里车库自造核反应堆。恰好此时,他的父母得知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可以为高中里的尖子生提供研究所需的仪器和实验室。
                      于是,威尔森拜访了该校的一位物理系教授,听说他想要造核聚变反应堆时,这位教授嚷道:“你才13岁,就想捣鼓上千万伏高压和致命的X射线?”
                      不过,威尔森最终还是得到了物理学家法诺夫的支持。威尔森每天下午都泡在法诺夫实验室里寻找材料和解决技术难题,还铆足了劲,自学了化学、工程学、等离子物理学等20多个领域的知识。慢慢地,他开始试着组装核反应堆了。
                      14岁生日那天,一切准备就绪,他神情专注地往反应器里注入氘,然后通上几万伏的高压电。他成功了——威尔森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十一个完成核聚变反应的个人,而且是年龄最小的。
                      不过,这只是威尔森实现理想的第一步而已,“核聚变能用来做些什么?”一天,他看到一篇报道,每天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被运入美国,探测仪根本不可能一个个检测箱子里面是否藏有核武器;而且这些探测仪需要用到的氦-3元素非常昂贵。
                      “何不利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来探测核武器呢?”接下去的几个星期里,他构思出一套快速检测装置:如果集装箱中藏有核武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会迫使武器的原子发生裂变,从而发出伽马射线或氮气,探测器就会采集到信号,并发出警报。
                      他用几百美元造出的核武器检测仪比海关几十万美元的还要灵敏。
                      2008年,威尔森带着这个核检测仪参加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全球最高级别的中学生科学展。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听说一个14岁的孩子造了核反应堆时,径直走向威尔森,与他交谈了20分钟,然后,保罗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离开,“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太庆幸这孩子是我们国家的了!”威尔森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大奖。
                      之后两年里,他获得了9个奖项,奖金总额达到10万美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2012年,威尔森应邀参加在白宫举行的科技展,向总统奥巴马介绍了他的检测仪,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改变世界,热情和干劲是关键
                      瘦瘦的威尔森头发蓬松,留着齐刘海,模样乖巧。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野外寻找放射性物质或者埋头做实验。“一些人不愿意研究科学,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书呆子才会做那个,科学一点也不酷。其实,科学比什么都酷,只有科学能改变世界,改变未来。”热衷于科学并没有影响威尔森的社交生活,相反,还让他成了名人。
                      “有时我会带女生到实验室参观,这招很有用,当我说‘你想看我的核反应堆吗?’哪个女生会拒绝呢?”平时,威尔森还喜欢和朋友们踢足球,性格随和的他也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别惹威尔森,那家伙有核反应堆!”威尔森听了哈哈大笑。
                      去年5月,威尔森高中毕业了,却不打算读大学。他想建立一家通过核裂变反应堆获得清洁能源的公司,并计划5年内将产品推向市场。他乐观地表示,这项发明,不仅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廉价的清洁能源,还能用于太空项目。
                      威尔森是一个智商高、并善于表达的“综合型人才”。一次,美国国土安全部邀请他参加讨论会,看他的设计能否用于反恐。官员们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报什么期望,但是威尔森却是有备而来。
                      他先是礼貌地和每个人握手,然后出人意料地说:“你们都知道这栋楼有放射物吧?”威尔森随身携带的盖格计数器一直发出“哔哔”的声音,原来大楼装饰用的花岗岩含有放射物,虽然危害很小,却让这些官员对他另眼相看。“他们总算开始认真对待我,不把我当小孩了。”威尔森不无得意地表示。
                      虽然许多人认为他太年轻了,缺乏经验,但威尔森觉得年轻人能够改变世界。“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科学领域的官僚和限制,更愿意尝试。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能做得更好!”
                      谈到自己成功的最大原因,威尔森表示:“也许我的脑子挺好使,但我的热情才是关键。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比如乔布斯,一直都有种热情和干劲,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的认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4-09 14:54
                      回复